为什么两年多的时间里,机器人企业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而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这些企业?
追赶工业化进程
全世界对机器人的定义多种多样,比较通行的是: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则认为,机器人是可编程、具备多功能的操作机,或者为了执行不同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但是在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看来,这些定义都比较“啰嗦”,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单凭前面拗口术语就很容易让人抓不着头脑了。根据他的分析,机器人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表达:机器人=机器+人工智能。
罗军告诉《经济》记者:“正是两者的结合,才让机器人产业有别于传统,毕竟很多传统行业也有不少机器,也能为人类社会做很多贡献,但它们却不是机器人”。
提到机器人企业在数量上的爆发,罗军神色凝重。实际上,工信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从事机器人相关业务的企业只在800家左右,而其中拥有专利基础、涉及整机业务的本体企业不过200家。可以说,目前中国不少所谓的“机器人企业”根本与机器人技术毫无关联,而想要弄清这些企业为何大量涌进市场,先要从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推广开始。
罗军指出,至少两个原因促成了国家高层对机器人的重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历史上就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如今正是追赶的好时机;劳动成本高昂的今天,需要新的改变为企业削减开支,机器人承载了这样的技术改变。
工业化进程包括不同阶段,分为前期、中期、中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很早,如今已完成工业化革命,所以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和产业能力很强。“国内常拿德国制造作为榜样讨论,可德国的优秀并非凭空得来,而是长期工业化革命进程积累的结果”。
相比之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为历史原因,直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才开始,且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工业化集中在手工劳动,科技含量可以说没有。这就意味着,当西方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时候,我们才进入起步阶段。此外,作为高科技的象征,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比较具有戏剧性。“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并不比发达国家晚很多,也一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到重视,可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种集中关注就突然消失了”,罗军这样解释。
如今,国内工业化基础已经扎实,经历了粗放式经济大发展,我国正重拾曾经对机器人的热情。而随着沿海地区和内陆经济发达城市中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机器人发展的理由无形中更充分。
按照罗军的分析,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伴随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在受雇佣者因此可以享受更多薪资和福利的同时,企业压力变得很重,沿海地区不少工厂曾一度出现用工荒、用工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选择机器人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当然,机器人能被社会广泛接受也因为如今就业者面对多样化选择。他强调,美国在1962年就生产出了第一台机器人,可当时为了解决工人就业问题,政府不会允许企业大规模采用机器人。实际上,上世纪英国伦敦还出现过企业工人打砸机器的社会事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觉得后者抢了他们的饭碗。
寻找经济新落脚点
除了弥补历史上一度缺席的重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欧勇盛还认为,机器人产业是目前国内经济诸多领域中最适合引领大局的新落脚点,而这也为该行业短时间内涌现大量企业(不管它们目的何在)提供大环境。
他向《经济》记者强调,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变为机器人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企业自然就容易向它靠拢。近几年,国内不少产业经历了低潮发展期,但机器人还处于“朝阳期”,作为实体经济,它拥有为经济提色的实力。“很多行业看上去利润丰厚,比如房地产,但它不足以带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而科技创新只能落脚在实业当中,具体地说,要落到制造业上”。制造业分工细致,同时具备科技、创新、智能的行业并非只有机器人,但它作为国家产业网上的一个节点,却能与其他行业钩织出最多元的关系。
此外,中国在机器人科研、生产领域的落后也不得不让政府提起重视。
国际上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存在这样一个标准: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即一万名产业工人平均拥有机器人的数量。数据显示,韩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超过500台,德国、美国和日本都在300台左右,但是中国只有36台,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50台)。很显然,即便单纯从不想被全世界落得太远这一个原因看,中国也已经到了必须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
中投顾问研究报告显示,按照日本产业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工业机器人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且其持续时间可长达近30年。我国人均GDP在2011年超过5000美元,当时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就已经出现明显增长,按照这一规律,机器人产业在国内的生长期会持续到2040年左右。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国内经济格局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又一个“30年”就在眼前,国家政策信号无比清晰,企业但凡稍敏感便能嗅出未来机遇。当然,除了希望搭乘国家产业政策的春风,不少企业还看到了更实际的好处:行业补贴。
补贴魅力大
如果说历史发展、宏观经济选择只是为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爆发做基本铺垫,那补贴绝对是最直接的“诱饵”。
2016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以来,机器人补贴力度问题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阳新松”)自2010年至今共得到政府补贴4亿余元,从2011年的6000多万上升为2015年的1.2亿元,超过同时期净利润的30%。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埃斯顿”)近些年获得的补贴数额与净利润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不足2%攀升至2015年的68%。
“尽管补贴可能超过同期利润,但毕竟我们知道沈阳新松和南京埃斯顿都是国内机器人行业里名正言顺的老牌企业,他们自己掌握技术,补贴用到研发中,短期内无法见效也很正常”,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鹏飞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更大的问题在于,不少所谓的机器人企业来到这个行业就是为了拿到补贴,至于这些钱到底用来做什么,就再也与机器人毫无关系。
中国机器人网董事长赵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5年国内机器人销售量为7万台,一台按20万元算,产值才140多亿元,除去外资产品占比(按照85%计算),国内产品仅21亿元的销售额。照此,近千家机器人企业年均产值才200万左右,意味着很多身在行业的企业根本不存在机器人业务创收。
“国内没有对机器人企业的统一界定,如今各地政府补贴力度都不小,的确存在外行企业通过更换名称、改变营业范围等手段获取补贴的情况,”王鹏飞这样解释。不得不说,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巨大的好处容易吸引“心怀不轨”的人,加上审查程序有空可钻,机器人企业“滥竽充数”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
《经济》记者联系到上海普陀机器人产业园招商部的童经理,几番咨询发现,入驻该园区的企业想要享受租金减半的补贴政策,必须要过当地政府的初审,入驻后再向政府申请补贴。而通过初审的核心关键就在于,这家企业需要从事机器人相关业务,且具备本行业专利,无论本机、集成还是减速机等零部件。
乍一看,这套规定比较严格,毕竟申请专利也不是简单事情,至少需要研究设计人员的一番功夫。可是,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谢仑告诉《经济》记者,专利申请不需要样机或者成品,通常有图纸和相关原理即可。尽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专利有一整套严格规定,终究不需要落实到生产环节。
童经理还告诉记者,企业入驻产业园后,若不能享受政府补贴,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3.5元,且没有任何税收优惠。但若能够通过申请,不仅租金减半,还会产生税收补贴和最高达500万元的“开办补贴税”,若公司发展良好成功上市,当地政府还会额外加码奖励。
上述“鲤鱼跃龙门”式的落差只在一纸专利。对此,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反问《经济》记者:“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难道你就一点其他心思也没有吗?毕竟,一旦得手,企业拿到的可都是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