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涂 红
浅析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的有效策略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涂红
对于青年年教师来说,参加工作的头三年是其专业成长的关键期,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危机期,因为从学生身份转换为专业教师,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所谓的“现实冲击”。在这种“现实冲击”下,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师徒结对”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这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给予其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提供有序、有力、有效地指导和引领。尤其在实际地教育教学情境中,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观察、学习、实践,逐步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增强教学技能,尽快胜任教学工作,为可持续成长奠定基础。同时指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对旧有的经验进行加工提炼,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精细的设计,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因此,“师徒结对”能促进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双方对教育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实现师徒双赢。
如何有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使活动落到实处,达到实效呢?应该激发结对师徒双方的内驱力,使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展结对活动,从而达到师徒结对工作真正的宗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本着“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宗旨,师徒结对的方式遵从针对性与双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遴选师徒结对的对象
首先要遴选师徒结对的对象。为确保结对效果,指导教师的选择极为重要,应该是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如我区就正式聘请省、市、区级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徒弟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部分师徒不在同一所学校,师徒结对的时限为3年。
(二)把握师徒结对的原则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进行结对,同时尊重个人意愿,由结对双方实行双向选择,项目组为他们分别提供指导教师、青年教师的相关信息,在结对双方各自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分别确定各自希望结对的师傅或徒弟。对于按照“尊重个人意愿”进行而无法确定结对帮扶关系的师傅和徒弟,则统筹协调,帮助结对双方确定各自的师傅或徒弟。
(三)明确师徒结对的职责
师徒结对前,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师徒结对协议书》(下称《协议书》),结对双方通过签订《协议书》,形成结对帮扶的师徒关系,并按照《协议书》的要求,制定《师徒结对工作计划》,明确双方工作职责,以达成预期目标。
我区目前共有58名指导教师和101名青年教师结对,涉及人数多,学校、学科的覆盖面广,为了有效地落实和有力地推进师徒结对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推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使其落到实处。
(一)在师徒帮扶观摩活动中推广,进行示范、引领
1.师徒帮扶观摩活动的形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师徒结对项目,让结对师徒真正互动、交流起来,项目组分中小学、分学科开展师徒帮扶观摩活动。即由某学科的一对师徒承担活动,由师傅指导徒弟上一节观摩课,项目组组织其他同学科结对师徒参加观摩活动,进行听课、议课、评课,并且课后分享这节课打磨、完成的过程、感受,同时邀请不同学科结对师徒代表参加,分别交流指导徒弟的经验、向师傅学习的经历。
2.承担观摩课师徒的选定
选定承担观摩课的师徒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指定,即根据平时师徒各自活动开展情况,选定积极、有代表性的优秀师徒来承担观摩课,并且进行经验交流,这样能起到一个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其他师徒学习他们的经验。二是自我推荐,即激励青年教师自我推荐,在师徒双方自主、自愿的原则上承担观摩课,充分发挥师徒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内驱力,效果更理想。
(二)在学科团队工作坊活动中推进,确保全员参与
在师徒帮扶观摩活动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全员参与,让每位青年教师都有展示、交流、学习、发展的机会,针对师徒结对人数多、涉及学科多的情况,项目组将结对师徒分学科成立“学科团队工作坊”,采取“学科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学科团队为抓手,通过学科团队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1.学科团队工作坊的成立
小学结对师徒按学科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包括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四个团队,各团队选出组长、副组长。
初中结对师徒按学科分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物理、化学)、综合(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思品、历史、心健)五个团队,各团队选出组长、副组长。
2.学科团队工作坊的工作方式
在师徒结对项目的总体计划下,本着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原则,确保每对师徒都能参与的前提下,学科团队工作坊由组长、副组长负责每学期制定团队师徒结对工作计划,在组长的组织带领下,团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徒结对活动,借助活动搭建青年教师学习、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得到培养。
3.学科团队工作坊的具体任务
(1)各学科团队工作坊要有三年的整体培养架构,在整体培养架构下制定每学期《师徒结对学科团队工作计划》,并且每学期计划要根据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围绕一个指导主题制定并组织活动。
(2)学科团队每学期开展2-3次活动,如组织团队中青年教师在其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同课研修,组织听课、评课、学习交流等,保证团队中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能在学科团队活动中执教一节研讨课。
通过以上的活动形式,逐步推进师徒结对活动,给青年教师锻炼、展示的机遇、平台,有助于指导教师专业上的自我提升,同时让师徒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以便更有效的开展各自的师徒活动,实现师徒双赢。
(三)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创设多种渠道
项目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青年教师QQ群、指导教师QQ群,创办各种网络栏目,如优秀教学文章栏目、师徒结对经验交流栏目、师徒结对活动新闻栏目、师徒结对活动信息早知道栏目等,每个栏目的内容由项目组提供,也可以从教师们原创的文章或推荐的文章中筛选,真正激发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这一广阔的平台相互进行充分地交流、学习。项目组还定期对每次活动办简报,简报中有老师们的结对感受、活动经验等,使教师们有多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渠道。
(一)落实管理原则
1.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管理,为帮扶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硬件服务,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为师徒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2.坚持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和教师个人三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师徒结对的整个过程实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结对师徒所在学校对师徒结对活动进行辅助性管理。结对师徒按照《师徒结对协议书》要求,组织和实施自我管理。
3.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管理结合的原则。既注重阶段性的管理和监督,又注重长期性的宏观管理、指导和评价,逐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保证师徒结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
根据师徒共同制定的《师徒结对工作计划》要求,以集中检查,指导、督促等方式,定期对结对双方的课堂教学引导、课堂教学观摩、教研等环节进行检查。定期下校,通过访谈相关的学校领导、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查看相关材料,进入课堂听课等方式,及时了解师徒结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同时,根据下校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师徒结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结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畅通沟通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努力搭建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和教师三方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师徒间的结对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四)完善档案管理
结对的师徒每学年根据《师徒结对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完整地填写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青年教师培训手册》,连同结对的过程资料及所获成果的综合材料报送至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归档管理,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的审核和认定提供依据。
自师徒结对活动实施以来,项目组已进行下校、走访三十多次,分中小学、分学科开展了相关集体活动8次,通过活动的一次次开展,教师们由观望、接受到积极主动参与,每次的交流都让师徒们受益匪浅,在教材解析、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掌控等教学能力上有明显提升,师徒交流的方法上也有所创新,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地。同时还可以从中挖掘有潜力、有意愿发展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打造,使之成为我区教育战线的骨干。
总之,“师徒结对”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它在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常规、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时,应该一改传统的“师徒结对”过分强调师傅的“传帮带”作用及其权威影响,忽视了徒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在此双向互动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同时,应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师徒内驱力,强调自我发展意识,有效地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真正达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宗旨。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