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花生高产创建十项技术措施
1.选择高产地块。选择区域优势明显、种植面积集中、地势平坦、地力相对肥沃、灌排方便、村民科技素质强、种植管理水平高、花生集中种植区作为花生高产创建田。在高产创建田内设示范方、攻关田作为核心展示区。
2.深耕整地、培肥地力。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全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结实层疏松,干时不散不板,湿时不黏不漓的沙质壤土,有利于深扎根。选择的花生高产创建地块冬季全部进行20~35厘米的深耕改土。深耕后打破犁底层,加深熟化耕作层,增加土壤抗旱、耐涝能力,为花生根系发育创造条件。结合耙耢整理,要求创建示范方内每667平方米(1亩)施土杂肥3000千克加以改良,为花生高产打下基础。
3.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良法配套是获得花生高产的关键,而良种是创高产的第一要素。根据临沭县的气候、地力、产量指标要求,在高产创建示范区重点引进推广产量潜力大、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丰花1号、山花9号等主导品种。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核心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花生营养特点合理施肥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重点做好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花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进一步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土壤养分测试,按照花生需肥规律和高产创建产量目标,制定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并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5个环节,为示范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科学制定施肥数量、用肥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等,解决农户传统盲目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创建田推广肥效后移技术。将化肥总量的40%~50%改用控释肥,将全部有机肥、化肥的2/3于年前结合耕地施入,1/3在起垄时包施在垄内,达到全层施肥。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适当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每667平方米施用钙肥20~30千克,硼肥0.5~1千克,铁肥2.5~3千克。
5.播前选种、拌种。为增强种皮的通透,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减轻花生田间发病率,在花生播种前7~10天,将选好做种的双仁果晾晒2~3天,剥壳后根据种子饱满度再次进行分级粒选。同时,为了防虫治病,采用毒死蜱+适乐时+钼酸铵拌种,有效减轻和防止花生虫害和烂种,为确保高产创建田播种的花生出苗后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打下了基础。
6.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花生苗齐苗壮,夺取高产的基础。为避免花生因播种过早,地温不稳定,造成烂种、弱苗、病重,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根据花生发芽出苗对所需温度的要求,将高产创建田花生的播期推迟到了4月28日~5月5日。
7.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攻关田和小面积示范方的密度为每667平方米9000~9500墩;大面积示范片密度为8500墩。各类创建田全部采用行距80.5厘米规格起垄,双行种植。攻关田和示范方播种覆土后,耙平畦面,用小钩镢或穿沟犁将垄两边切齐。随后在垄上、两边均匀喷施精异丙甲草胺,每667平方米100毫升,对水50~60千克。随喷随覆膜,拉平膜面,压实膜边。做到足墒播种,保证了苗全、苗齐、苗壮。
8.地膜覆盖。为防护不良气候的侵袭,在创建田中全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前选用精异丙甲草胺除草剂+多菌灵+白绢净混合喷施垄面,达到除草防病防虫的综合效果,为花生高产创建田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9.推广机播、机收。在核心示范区,加强花生栽培机械化和配套农技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技有机结合,大力开展花生种植的机耕、机播和机收技术的试验示范,逐步推广花生机械化作业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10.加强田间管理。①前期管理。花生幼苗顶土可见时,取畦沟土,在播穴膜上加盖5厘米高的小土堆用以引苗。当子叶节升到垄(膜)面时,及时将土堆撤回畦沟内,子叶节自行升到膜面以上。同时进行查苗补苗,并用氨基酸叶面肥+吡虫啉+爱苗进行喷雾,保护幼苗,防治蚜虫和蓟马的为害。②中期管理。花生开花至饱果期前,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确保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稳健生长。抓好重点环节管理,针对花生生长情况,组织示范户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6月下旬、7月上旬施用吡虫啉、阿米妙收、苯醚甲环唑、苏云菌·虫酰肼、花生疮痂叶斑病、爱苗、花生控旺膨果增产宝等较好的防治了棉铃虫、叶斑病、疮痂病。7月底、8月初针对植株旺长,叶斑病发展较快的情况,使用苏云菌·虫酰肼、爱苗、花生控旺膨果增产宝等药剂控制植株旺长,防治棉铃虫、叶斑病、疮痂病。③后期管理。花生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防止植株早衰,促进果大果饱。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继续防治病虫害,二是进行叶面追肥,三是及时排涝,防止烂果,四是及时收获,减少或避免伏果、芽果和烂果发生。(闫林香 刘娜 临沭县农业局 邮编:27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