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敏 刘银格 刘招娣
【摘要】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常与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等混淆,以至于缠绵不愈。临床应细心鉴别,对症治疗,方可收获疗效。
【关键词】毛囊虫皮炎;中西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139-02
毛囊虫皮炎又称蠕形螨、毛囊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螨[1]。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的毛囊虫均以吸食脂肪为生,多数学者认为可不予区分。该病临床初期表现为面部轻度发红,逐渐明显且持久不退,以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皮肤瘙痒灼热等。导师刘爱民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在治疗毛囊虫皮炎中,有独到见解,笔者仅就此略述一二,以飨同道。
1发病及临床表现
毛囊虫皮炎好发于颜面部,特别是鼻部、鼻唇沟;其次为额部、口周、颊部;颈部及肩背部也可受累。毛囊虫常群集寄生,一个毛囊内可多达十余条,以脂为食,怕光,对温度敏感,最适宜温度是37℃,故皮脂腺分泌旺盛、温度适宜的面部是其主要寄生部位。一般情况下,并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比如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患者,虫体繁殖增多,其代谢物或死虫崩解物可刺激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潮红斑,逐渐明显且持久不退,以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结节等,自觉瘙痒、灼热。随着毛囊虫不断繁殖,可逐渐引起毛囊肿大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和延伸,甚至增生肥大,形成鼻赘和肉芽肿。毛囊虫的进出活动,易使化脓性细菌侵入,产生脓疱、疖肿等。近年来研究显示,毛囊虫皮炎发病与加重和宿主免疫、内分泌状态及精神、饮食密切相关[2-3]。
2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镜检毛囊虫阳性或口服杀虫药效果明显即可诊断。虽然在面部毛囊虫皮炎患者中,镜检阳性率很高,但亦有假阴性。这可能与毛囊虫镜检有一定难度、毛囊虫皮炎的阳性检出率受检查方法、时间、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关[4]。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试用杀虫药。值得注意的是,毛囊虫皮炎常常以脂溢性皮炎、口周皮炎、酒渣鼻等相混淆,以至于患者四处求医未效,故诊断应慎重。
3治疗
导师刘爱民教授通常思路开阔,不拘泥于古方,用药精简力专,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虫皮炎,疗效颇佳。跟师学习过程,笔者收益匪浅,现略述如下。
刘爱民教授认为毛囊虫皮炎诊断至关重要。其发生是虫邪侵犯机体,加之饮食情志失常致脾胃湿热,肝气郁结,郁热化火,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无能,积湿生热,气火循经上扰,亦或外受风邪均可导致或加重本病。发病初期患者以肺胃郁热为主。亦有许多患者反复发作,于四处治疗未效,方来刘教授处诊治,此类患者除病程缠绵外,多因之前用凉药治疗,伤及阳气,但皮损仍红,或有脱屑、脓疱,故表现为寒热错杂证。
3.1肺胃郁热证皮损仅为潮红斑,若隐若现,少许丘疹,皮肤发痒。治以清肺胃之热类药为主。
病案举例:患者杨某,女,25岁,2015年2月20日初诊。以面部反复红斑、少许丘疹伴轻痒1月余为主诉来诊。曾去某医院以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未效。来时症见:双面颊及鼻部淡红斑,少许丘疹。喜食辛辣油腻。纳眠可,脾气急,大便稍黏,日1次。舌红,苔腻淡黄,脉尚可。镜检毛囊虫(+)。组方:辛夷花10g,黄芩15g,荆芥10g,连翘15g,石膏30g(先煎),赤芍12g,苦参9g,甘草6g,苍术15g,陈皮9g。15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配合甲硝唑0.2 Tid po、烟酰胺0.2 Tid po、多西环素0.1 Bid po,外用甲硝唑乳膏,治疗一周皮损明显减轻,两周愈,回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方中辛夷花入肺、胃二经,可解肺胃郁热,且诸花皆升,可达头面,宣发肌肤郁热;黄芩、连翘归肺经,清热解毒,黄芩兼入胃经,配伍陈皮、苍术能燥湿,连翘配伍荆芥疏散风热;石膏专清肺胃之热,赤芍清热凉血兼解肝郁,苦参清热杀虫。组方甚是精妙。
3.2寒热错杂证皮损表现为红斑、密集丘疹、脓疱,伴脱屑、瘙痒灼热。此类患者多系失治误治。此类患者不但需清上焦之热,还应顾及中焦。方以黄连汤加减:黄芩、黄连、荆芥、连翘、干姜、公英、桑白皮等。临床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应用。如大便偏干可加适量大黄以导湿热从大便而去;脾虚重者除清上温下、祛风止痒外,应侧重健脾除湿;兼有脾气急躁、脉弦者应加柴胡等。若患者面部红肿较甚,脓疱多,可予公英、龙胆草、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湿敷(以纱布蘸药汁拧至不滴水为度,每次10min,并如此重复2次,每日2~3次)。
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女,38岁,2015年2月28日初诊。以面部反复红斑、丘疹、脓疱,伴脱屑、瘙痒4年,加重2月为主诉来诊。经治疗可减轻,但常反复。来时症见:面部红肿、密集丘疹脓疱,鼻翼及面颊两侧最重。自觉灼热瘙痒,纳可,眠一般,晨起稍口苦,二便调。舌淡尖红,苔厚腻白,脉稍弦。镜检毛囊虫(+)。组方:桑白皮15g,黄连9g,黄芩19g,干姜9g,陈皮9g,紫草18g,茯苓20g,柴胡12g,甘草6g,凌霄花10g,苦参10g,炒白术10g。15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龙胆草30g,公英30g,益母草30g,7剂,水煎湿敷,日2次。配合甲硝唑0.2 Tid po、烟酰胺0.2 Tid po、多西环素0.1 Bid po,外用甲硝唑乳膏,治疗一周皮损明显减轻。两周后面部仅剩红斑,轻痒,稍有脱屑,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稍弦。原方去苦参、凌霄花,干姜减为6g,继服15剂愈,回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桑白皮、黄芩、黄连清上焦郁热;凌霄花上达头面,宣发郁热,与紫草配伍可清热凉血;干姜温中焦,助陈皮、茯苓、炒白术祛湿,后三药兼助脾运;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佐以柴胡调达肝气;外敷龙胆草、公英、益母草直达病所,清热解毒消肿。
刘爱民教授临床经验丰富,除以上治疗外,对于炎症明显患者,如有条件即给予蓝光加清热解毒类中药冷喷以辅助治疗,促进皮损消退。红斑期可配合红光促进血液循环,修护受损肌肤。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63.
[2]孙灵军,李晓卿,柳建发.蠕形螨的研究现状[J].地方病通报,2002,17(2):90-91.
[3]Akibv EO.Immune response in dermatosis[J].JEADV,2004,28(4):440-444.
[4]梁裕芬,李辉.影响蠕形螨检出率因素的探讨[J].广西预防医学,1999,5(2):96- 97.
(收稿日期: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