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娴
【摘 要】“实战派”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是导演徐浩峰自编自导的处女作,改编自其早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影片讲述了明朝末年两个戚家军旧部武将想在武行中为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开宗立派的故事。反讽贯穿于整部影片,导演运用反讽的叙事策略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武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关注“人性之尴尬”的文化批判视角。
【关键词】《倭寇的踪迹》;反讽;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89-03
“实战派”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改编自导演徐浩峰本人的一部中篇小说,是其自编自导、自己担任武术指导的处女作。它不同于当下流行的“特技”武侠,没有“飞檐走壁”和“电脑合成”,只有中华武术中真实的“挪转腾移”和“寸劲发力”,是写实武侠的代表作之一。该片曾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温哥华电影节以及韩国釜山电影节等十余个国际知名电影盛事,并荣获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处女作导演提名、第33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新导演提名、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等多项殊荣。影片讲述了明朝末年两个戚家军旧部武将想在武行中为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开宗立派的故事,其中掺入了导演自己对中华武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思考,以及一种关注“人性之尴尬”的文化批判视角。反讽贯穿于整部影片之中,无论是片名设计、主题阐述,还是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处处体现出一种“黑色幽默”的效果,充满反讽意味。
一、何为“反讽”
在具体探析影片《倭寇的踪迹》中的反讽运用前,首先需要对“反讽”这一范畴进行阐述。“反讽”(irony)是西方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最初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该现象古已有之,例如在《奥德修记》中,求婚者当着奥德修斯的面,以嘲弄的口吻说他再也不能返回故乡了。“反讽”一词则最初源自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古希腊文“eironeia”,此时的这个词并不是用来描述“反讽”,而是用来形容“一个受苏格拉底嘲弄的人”,其意思近似于“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eironeia”这个用来指称行为方式的术语也渐渐开始用来指代虚假语言的运用,成为修辞学中的一种辞格,即“以反讽性褒扬予以责备,或以反讽性责备予以褒扬。”[1]P21而对于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而言,“这个词或是一种辞格,或是纯然令人赞美的苏格拉底式‘温文尔雅的佯装,即一种作为普遍可见的谈话习惯的反讽。”[1]P21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在西塞罗所辨别的两种反讽含义之间又加入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含义,即“由辞格到整个论辩的扩展”。直到1502年,“irony”一词才在英语中出现,源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几种译本,是其中“peripeteia”(情况的突然逆转)一词的译名。在西方,反讽概念的演变过程十分缓慢。18世纪初叶,西塞罗和昆体良赋予“反讽”的含义即“作为辩论中对付敌手的方式和作为整个辩论的语言策略”,并没有得到重视,“大约有二百多年,反讽主要是充当辞格使用。它被定义为‘说与本意相反的事、‘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责备而褒扬或者为褒扬而责备和‘进行嘲弄和戏弄。它也用来‘掩饰(甚至是非反讽性的“掩饰”)、‘克制陈述和‘歪曲模仿”。[1]P23到18世纪上半叶,“反讽”的含义才又扩展到作为行为方式的反讽。总体来说,直到18世纪中叶,西方的反讽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大体不超出昆体良所理解的水平。
“反讽”一词开始获得新的含义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这源于德国多年来在西方思想界保持前导地位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思考,此时期研究“反讽”概念的代表人物主要有F·施莱格尔、A·W·施莱格尔兄弟和卡尔·佐尔格。A·W·施莱格尔持一种严肃和诙谐或者幻想和求是相互平衡的反讽概念,即“反讽……可以说是一种与描述本身交织在一起的表白,它多少清楚地表明:在幻想和感受这两个问题上,它具有过于偏重一方的倾向,但通过这一点却再次达到了平衡状态。”[1]P27后来英国评论家、诗人理查兹也认为“反讽是为了获得‘平衡状态,而‘引进反面事物即辅助冲动的做法”,[2]P250该定义成为20世纪新批评派反讽概念的基础。卡尔·佐尔格断言,反讽“始自对整个世界命运的沉思”。F·施莱格尔认识的反讽是“对于世界在本质上即为矛盾、唯有爱恨交织的态度方可把握其矛盾整体的事实的认可”,[1]P28即认为在人与其他事物、在生与死、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立中存在着反讽,这种观点在反讽概念的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1833年,英国历史学家康诺普·瑟沃尔在其《论索福克勒斯的反讽》一文中赋予了反讽概念新的名称,即“辩论反讽”和“实用反讽”。显然,前者只是将西塞罗和昆体良的反讽概念换了一种新说法,后者则显示出瑟沃尔试图构想出一种没有反讽者参与的反讽、一种“可能存在于反讽观察者的态度里,存在于被观察的情境里”的反讽,可以说这是反讽概念的一个重要发展。此外,瑟沃尔还认为反讽是两种对等而又对立的观点、行为、情境等,这显然是对F·施莱格尔“反讽是一种矛盾形式”观点的再次论述,并且这种反讽在19世纪反讽概念发展史上被提升到了重要的地位。自1841年克尔凯郭尔发表《论反讽概念》以来,“关于反讽的思考,大致倾向于把它放在他所谓的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审美‘阶段和伦理‘阶段之间。”[1]P35
到了20世纪新批评派这里,反讽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艾略特、理查兹、布鲁克斯、燕卜荪等人都谈到过反讽。新批评派关于反讽的探讨主要针对诗歌创作,瑞恰兹认为“反讽是为了获得平衡状态而引进反面事物即辅助冲动的做法”是“对立物的平衡”,并指出反讽性关照是诗歌创作的必要条件。理查兹之后,布鲁克斯在其《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一文中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是“表现诗歌内不协调品质的最一般化的术语”,“反讽作为对语境压力的承认,存在于任何时期的诗、甚至简单的抒情诗里”。[6]P376-396如今,人们对反讽的探讨不仅扩展到了整个文学领域,更是延伸到了文学的外围,譬如笔者在本文中所要探析的电影中反讽的运用。
二、《倭寇的踪迹》中的反讽运用
电影《倭寇的踪迹》全片都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进行,严肃的故事、严肃的场景、严肃的人物,但在“严肃”之中却产生了不少“笑料”。可这“笑”不是“无厘头”而是“无奈何”,不是“笑出了泪”而是“流泪的笑”,这种“黑色幽默”的效果是通过贯穿全片的反讽策略营造出来的。影片从片名设计、主题阐述到情节设置、人物塑造,都有一种“黑色幽默”存在,充满反讽意味。
(一)片名反讽:“倭寇的踪迹”无倭寇
该片片名为“倭寇的踪迹”,但全片并没有真正的倭寇出现,所谓的“倭寇”是两个被霜叶城四大武林世族全力围捕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旧部。二人之所以被四大武林世族以“倭寇”的名义围捕,是因为他们想在武行中为戚家军抗倭军刀和军营技击术开宗立派,但被四大门以“抗倭军刀”刀型形似“倭刀”,是“邪道”为由予以拒绝。此外,四大门认为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只是在战场上好使,而“战场上好使的,并一定是武功”,甚至认为改进自“倭刀”的“抗倭刀”只是一时“应急的玩意儿”,言外之意便是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只是为抗倭而制,讲究的是“低手打高手”的技巧,不是功夫,而能在武行中开宗立派的是真正有功夫的武功。影片名称为“倭寇的踪迹”,而影片实则讲述的是两个被人为指定为“倭寇”的戚家军旧部武将的踪迹,即“抗倭军的踪迹”,“抗倭军”成了“倭寇”,这种身份的完全对调形成了强烈的反讽;两个戚家军旧部想在武行中开宗立派,将改进自“倭刀”但能够有效克制“倭刀”的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流传于世,但四大武林世族以“抗倭军刀”刀型似“倭刀”、是“邪道”为由拒绝,抗倭利器成了与“倭刀”一样的“邪道”之流,成了一时“应急的玩意儿”,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二)主题反讽:军刀难立派,武将入苏杭
该片主要讲述了两个戚家军旧部武将想要在武行中为戚家军军刀和技击术开宗立派的故事,经过一番努力,二人最终获准在武行中开宗立派,独成一门。但当戚家军军刀被拿到冷清阴暗的兵器库,并被随意放在兵器架旁边时,看似圆满的故事结局却成了悲凉的结尾,大门关上的一瞬,兵器库被黑暗吞噬,戚家军军刀的命运也就此陷入黑暗。整部影片都在讲戚家军旧将之一的梁痕录如何费尽周折地为戚家军军刀争取在武行中开宗立派的机会,希望戚家军军刀能够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千辛万苦之后,他最终被准许开宗立派,但随后的镜头却是戚家军军刀被随意放在兵器库的兵器架旁。梁痕录的“千辛万苦”与军刀入库时的“随意放置”形成强烈对比,至生命于不顾的“奋斗”换来的就是这兵器架旁的随意一放,笑声之后必定是一声叹息,是惋惜也是无奈。戚家军军刀被放在兵器架旁而没有被摆上兵器架的镜头,隐含有此种军刀和技击术虽然进入了武林但难以占有一席之地的意味,这与他希望戚家军军刀流传民间、“给戚家军留个影子”的愿望形成反讽,梁痕录获得的只是“开宗立派”的这个名分而已。影片最后,马上的赛兰问梁痕录:“我们去哪里?”答:“苏杭”,苏杭是文人汇集之地,一个希望在武行中开宗立派的武将却要去“苏杭”,反讽之意显而易见,或许梁痕录在输给裘冬月后想明白了军营技击到底不同于世家武功,戚家军军刀刀法虽然获得了开宗立派的资格,但倭寇已除,用于克制“倭刀”的刀法又有何用武之地。戚家军军刀的尴尬处境也是“写实”武侠面临的困境,在特技横飞的时代,“实战派”武侠电影到底处于何位?
(三)情节反讽:开宗派、战倭寇,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以说该影片所讲述的主要故事便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反讽。两个戚家军旧将为了使戚家军军刀能够在武行中开宗立派而历经千辛万苦、费尽周折,不顾自身性命安危,虽说最终获得了开宗立派的资格,但戚家军军刀上不了兵器架,被随意放在一旁的情节使二人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变得毫无价值,经过千辛万苦得到的却不是预想中的结果,过程和结果的不相称形成故事情节的总体反讽。而在总体反讽之中又设置了多个具体情节的反讽,例如:四大武林世族和彩船中的“倭寇”对战的情节,这一处的情节反讽是典型的戏剧反讽,即观众的无所不知与演员的有所不知构成反讽,观众知道彩船中打倒众多武林高手的并不是“倭寇”,只是一个学了打人“一打一个准”方法的歌姬,而影片中的演员并不知道彩船中的“高手”是歌姬,始终认为是“倭寇”,于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来对付,结果却是连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也被打倒在地。在观众看来,一个歌姬临时学了“一招”,便将四大门打得人仰马翻,但片中演员并不知道将他们打败的竟是一个只学了“一招”的歌姬,观众的全知和演员的无知产生反讽效果。在对战这一环节之中还有一处情节充满反讽意味,当四大门的四位大佬讨论是否接着上人与彩船中的“倭寇”对战时,有两位大佬担心伤人太多会毁了四大门的名声,但另一位大佬马上打消了二人的顾虑:“我派人封了河两岸,老百姓看不到。”后面的镜头便是“第一高手”裘冬月与四位大佬坐在河岸上观战,可前去对战的人又被打倒,彩船上另外的三个歌姬嘲笑四大门为什么不从船后面包抄去围捕“倭寇”,四大门的一位大佬很不屑地对歌姬们说教道:“你们懂什么,我们是名门正派,讲究正面进攻!”“名门正派”却要为维护名声“封了河两岸”,在这里,四大门的言与行产生直接矛盾,形成鲜明对比,反讽意味尤为强烈。
(四)人物反讽:人为“名”死,鸟为食亡
该部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也运用了反讽策略,使人物具有反讽意味;另一方面,这些人物又具有现实性,引起观众反思。本文主要探讨“第一高手”裘冬月和海道防刘凯这两个人物。裘冬月的上山归隐和下山除倭便是一个反讽,他虽人在山上,但心却在山下,他一直揣着自己是霜叶城“第一高手”的身份,于是,在听说城里进了“倭寇”,担心后生们对付不了,便“责无旁贷”地下山了。下山前,裘冬月将自己的胡子涂黑,但他心知肚明自己已经老了,可自己是“第一高手”,怎能让别人看见自己老了呢?这种心知肚明的佯装,反讽味甚浓。裘冬月与彩船中的“倭寇”对战时,想象的对战与实际的对战也构成了反讽,在想象的对战中,裘冬月可以用多种技巧置对手于死地,但到了实际对战时,裘冬月又端起了“第一高手”的身份:“我是第一高手,不用技巧,用功夫”,要与对手比反应,事实证明他老了、反应慢了,也被一棍子打晕在地。裘冬月对“第一高手”这一身份的在乎也正反映了现代人对名誉的看重。影片中另一个具有反讽意味的人物就是海道防刘凯,在这部以“严肃”为主调的影片中,刘凯是其中少有的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海道防刘凯作为一名底层官员,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朝廷赏赐的一身铁铠甲,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穿的纸浆铠甲其实是比铁铠甲更高级的装备,甚至在梁痕录告诉他纸浆铠甲优于铁铠甲时,他还是坚持想要一身朝廷赏赐的铁铠甲,他的无知便是莫大的反讽。其实海道防刘凯身上也体现出一种对身份名誉的看重,不同的是,裘冬月在竭力维护已有的身份和名誉,而刘凯则是在盲目地追求自己没有的身份和名誉。
三、结语
“实战派”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跳出了武侠片复仇、寻宝、行侠、民族大义的套路,讲述了一个在武行中开宗立派的故事;影片也没有在绝对的善恶之分与宣扬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中打转,正如徐浩峰导演自己所说:“我想做的文化批判,一直都不是那种特别狠的,要归结于民族性、人性恶的东西。中国文化的悲剧是自己把自己搞乱了,在和平年代仍然使用革命年代的思维,老是想着一个阶层推翻另一个阶层,文化和行为准则都会乱。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你死我活,我不想表达人性之恶,我想说的是人性的尴尬——《倭寇的踪迹》改编成电影之后里边有一句台词:我不是坏人,我只是起了邪念。”这些尴尬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处境问题、现代人在现代化潮流中身不由己的问题等等。影片巧妙地运用反讽策略,将这些问题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现代人的反思。
参考文献:
[1][英]D·C·米克著,周发祥译.论反讽[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2][英]艾·阿·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3][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著,汤晨溪译.论反讽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徐浩峰,阙政.徐浩峰:书生出关[J].新民周刊,2014,(23):78-80.
[5]李芳芳.电影《芝加哥》的反讽艺术[J].电影文学,2014,(02):72-73.
[6][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A].“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76-396.
作者简介:
王 娴(1991-),女,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