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

2016-06-22 07:33孙悦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互联网+高职院校

孙悦

【摘要】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偏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将课程进行改革、重组、整合,使其课程改革不走形式化、大众化,每个课程都应该改革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而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实施“优化课程改革+职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14G29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3-02

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网民数量还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均堪称世界第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互联网+”时代,对于中国教育意味着新时期的到来,对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

那么“互联网+”对中国高职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象是一场教育革命,它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实时更新、教学形式上不断变化、教学方法上多元化,中国高职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的变革中。

下面就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谈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实时更新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如何借助“互联网+”理解并践行新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实现良好教学目标的关键。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广而杂,既包括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宗教、信仰禁忌等,还包括旅游业最前沿的信息及市场变化(如:近几年,新型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开始成为旅行社业务的重要经营者,以携程等为代表的旅游在线运营商迅速壮大崛起,去哪儿网、欣欣旅游网、同程网、艺龙、驴妈妈、途牛等在线旅游供应商及平台发展迅猛,业务增速明显高于诸多传统出境组团社。另外,百度、淘宝、中航信,甚至Priceline、Expedia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也都通过各种途径进军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如果单靠教师照本宣科授课,学生有如坠入十里云雾,糊涂一片。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其生动的图文,大量的实物彩照、精典案例、特色视频,使得教师甚至可以不发一言,学生就可以对专业知识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其所学课程正是因为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的存在,才使得其课程内容得以全面拓展与更新,使得课程内容更加艺术化、生动化。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并收集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实时变化的信息,这种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有时可能超越教师的传统精心备课。

“互联网+”时代,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多数使用互联网的教师来说,十分清楚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是以怎样的速度在锐减老化,教师远程培训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互联网世界里变得更加现实,互联网不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技能,同样也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不再以教师的权威俯视学生,而是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究式学习。

“互联网+”时代,不仅创造了移动学习,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仅可以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感,同时也使自主学习口号变为实际行动。通过互联网学习,使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并且提高和激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形式不断变化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过去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看来,正在一点一点发生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战略技术的出现,使得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手段等不得不发生大大的改变。

1.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同时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同时,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即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告别了传统的知识灌输,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引领思维、激发兴趣。

2.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企业、国家急需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行业和岗位特点,对接行业、对接社会的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基点,设计具有专业意识、前沿意识、市场意识的课程内容;可以考虑在学习旅游专业课时(如:模拟导游、旅行社线路设计与操作、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旅游策划等课程),让学生课上、课下借助一切现代化网络资源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己或以团队、小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其成果(好创意、好方法、好点子)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自信、拼搏向上的良好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针对“互联网+”时代及旅游行业的特点,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整合,总结。

1.发现与探究教学法做主导

告别传统的教师讲授,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生动化。改革后的发现与探究教学法将替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主导课堂教学,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序组织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穿插讲授与讨论教学法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强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善于设问解疑,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微课、微信平台等),系统并实时地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传播具有时代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3.融合项目与实践教学法

项目与实践教学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一方面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则通过校内外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于中国的高职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希望,同时又带来了挑战。旅游管理专业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从而更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达到最优化。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每一个旅游教育工作者都应坚定信心,全力培养和打造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行业精英。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中国教育报 2015.04.10

[2]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及案例选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全文 2011.06.0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互联网+高职院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