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
对学生进行模型思想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所要求的内容,并且积极响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教学目标。模型思想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和积极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使用数学模型思想。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
数学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生活当中总结和深化的理论知识,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紧密相关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回归实际生活,以数学知识的运用为实际生活的依据,从而对社会起到推动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数学和实际生活结合密切这一出发点,把实际生活当中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将实际案例和数学知识结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兴趣。这样的做法的优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就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消除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恐惧心理。其次就是可以让学生在相应的生活体验中学到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丰富生动的课堂中提升综合素养。
二、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个体发展的中心,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以这一点要求为教学的出发点,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进行数学公式、定律和原理的引导,而应该在合适的情况之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数学思想便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深化和升华。所以,把模型思想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之下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开展模型思维训练
由于小学数学时刻离不开数学建模,模型思想在日常的生活中又是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认识数学模型和构建模型,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数学模型思维。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把所有的数学问题全部转化成数学模型,因为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反感的情绪。模型教学方法并不是要求教师完全舍弃传统对于公式、概念、定律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求教师在沿袭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并且适当引用数学模型思想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可以抓住两条主线:其一是可以利用一些符号和文字来表示比较复杂的数学关系。例如,数学中最多的问题就是“速度”和“路程”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鲜明地体现出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它们之间蕴含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其二就是用含有字母的方式来代表比较复杂和抽象的数学关系。例如,数学中“摆火柴”的问题,一直令很多学生头疼,教师可以利用字母代表相应的问题,从而体现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四、在课下设置梯度作业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模式思想的教学和练习之后,还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下练习,也就是梯度作业,从而使得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课下练习提升数学模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思维。其实所谓的梯度作业就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布置作业练习题,这样使得学生对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发展和升华过程形成体系。并且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模型思维解决遇到的问题,学有所用。
例如在进行“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的讲解后,教师可以根据本题考查的数学思想布置一些类似的课下作业,从而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设置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运用数学建模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升华,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模型思想,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维的方法是正确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在对数学的教学、数学知识的汇总和分析过程中运用模型思维的模式,挖掘出建立数学模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数学模型思维,并且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作者单位:涟水县朱码镇中心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