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户环境治理服务需求分析

2016-06-22 07:12陈爱丽林丽梅郑逸芳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陈爱丽,林丽梅,郑逸芳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为通讯作者。

福建省农户环境治理服务需求分析

陈爱丽,林丽梅,郑逸芳*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基于南平市14个镇(街道)的调查研究,在测量农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需求优先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各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农户对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公用厕所改造的需求较强烈,对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和农药薄膜污染防治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对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水平相对较低。据此指出应结合需求次序,建立层次化的农村环境治理服务供给模式,可从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纽带作用,向上表达农户心声;规划好农村公共产品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优化供给结构,维持供给内容的平衡性;实施环境治理服务外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供给模式等方面着手,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供需一致性水平。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服务;需求优先序;灰色关联分析

[DOI]10.13322/j.cnki.fjsk.2016.03.008

长期以来,以生态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增加农村经济总量的同时,也加剧了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资本的收缩。农村环境问题给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阻碍,但由于治理主体缺失、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高等原因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强国的需要,是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要求。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乡村清洁措施,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土壤环境治理、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业“三废”排放监督等工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0年,福建省被列入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省,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着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福建落户。南平市是福建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典型区域,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献回顾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其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影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水平。为充分发挥农村环境治理服务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助推作用,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如何确定农村环境治理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和优先序列,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合理的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效果的保证。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研究生产性和生活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孔祥智等对福建省永安市农户进行14项公共产品的需求优先序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需求进行分层和排序,结果表明农户对农田、山林、水利建设的需求最为强烈[1];俞锋等以常州、南通、连云港等3市的农村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频次统计和分层聚类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生产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次序逐渐后移,而对生活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逐渐明显[2];崔治文等对乡村道路建设等14项公共产品进行需求次序调查,在进行简单频数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分层聚类法将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成5类,分析结果表明“乡村道路建设”是农户需求最为急迫的一类公共产品[3];高萍等分析发现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的满意度普遍较低,且农民需求次序依次为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农业生产与农业服务、农村公共卫生[4]。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正确选择治理模式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环境治理成效的需要。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提出了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郭建等倡导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四方合作共赢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新模式[5];肖萍等提出构建以村委会为治理主体,村民、村经济体、企业与社会团体等共同参加的多元治理模式[6];张俊哲等主张合理划分政府、民间组织、农民等多元主体的职责界限,形成网络化的多中心治理结构[7];刘慧主张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大众传媒和环保组织为“两翼”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8]。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手段等,较少从供需一致性的角度研究环境治理服务。而研究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的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多局限于频率统计分析,所得的需求排序结果精确度不高。基于此,本研究出于探索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供需情况,在南平市14个镇(街道)开展走村入户的抽样调查,并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农户对各类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和需求优先序。

二、研究区域和样本选择

作为福建省农村环境治理的典型区域,南平市推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加大对农村环保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南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地处闽西北地区,位于闽、赣、浙三省的交界处,是福建省的北大门,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功能区。南平辖区内设有二区三市五县,其中,建瓯、建阳、邵武等3个地区是本研究的调研区域。建瓯是福建省北部的农业大市,总人口54.5万人[9],农业人口42.5万人[9],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419元[9];建阳是一个农业县级市,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5%[10],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邵武是闽北的“林海粮仓”,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57%的户籍人口为农村人口[11]。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在南平市的建瓯、建阳、邵武等3个地区的14个镇(街道)开展实证调查,选取了七类目前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已提供或拟提供,且能够较为直接影响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环境治理服务为调查内容,具体包括: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公用厕所改造、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随机选定一些村庄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了解农户对各个项目的满意度水平及需求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问卷192份,有效问卷173份,问卷有效率为90.1%。有效问卷主要分布在14个镇(街道)的32 个村庄(表1)。

三、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供给情况的评价

在借鉴袁建华、张立荣、李燕凌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12-14],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衡量农户对七类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对每类环境治理服务均设置“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备选项。根据收集得到的被调查者对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进行量化处理。根据满意度等级设置情况,赋予各个满意等级5、4、3、2、1的分数值。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得到Cronbach′s a总体系数为0.81,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1 问卷分布表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表2 七类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及排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由表2可知,多数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集中在3~4分,即农户对大部分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等级处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依据满意度得分,各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公用厕所改造、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农民满意度越高,说明政府该项服务供给充分;农民满意度低,则说明农民的需求与政府的供给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异,政府在该服务领域的供给有待提高和加强[15]。

目前,南平地区的农村环境治理服务中,农户满意度较高的是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这与南平市针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开展重点整治的环境治理工程相关,表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的供给水平有所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南平地区多数村落都有设置垃圾投放点,摆放垃圾投放公共设施,并配备清洁人员进行定期清理。生活污水处理上,虽然多数农村已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还比较简陋,但实现了从长期的供给不足到初步供给,农户的需求得到初步满足,故其满意度较高。禽畜养殖污染治理方面,政府实施分区管理,划定禁止养殖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完善病死畜禽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加大畜禽乱丢乱弃现象的整治力度;同时,随着就业选择范围的扩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户缩减了家庭养殖活动,禽畜养殖污染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相对于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户对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公用厕所改造和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等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较低。其中,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直接影响周边农户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因此农户对工业污染治理较为敏感。且在环境治理中,企业环境责任机制不健全,同时,地方政府面临着发展区域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致使工业污染治理监督服务的供给相对不足,农户满意度较低。农药薄膜污染防治方面,作为福建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南平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的使用量较大。受到治理成本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工作的覆盖范围较窄。公用厕所改造方面,部分已经实施公用厕所改造工程的地区,存在卫生管理与分布格局的漏洞;而部分尚未实施公用厕所改造工程的地区,农户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故农户满意度较低。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人口规模较城市小、财政资金配套不足,故该项环境治理服务在农村的投建量较少、供给相对不足,农户的满意度较低。

四、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排序

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是决定供给的关键要素,准确把握需求结构才能做到有效供给。本次调查中,由被调查者对各类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紧迫程度进行1-7的等级排序,数值越大说明该项服务的需求程度越高。受到受访者知识、经验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求紧迫程度的排列结果属于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分析能将评价因素之间的不完全确定关系进行量化,因此,其对不完全确定、信息不精确的小样本系统具有明显的理论分析优势[16]。故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加权关联度,排列出各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次序。本研究以所调研的14个镇(街道)的农户对七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迫切度作为评价指标(指标需求迫切度=该指标需求总得分/该指标被调查者总数),并构建原始数据矩阵P,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一)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1.求差异信息空间。确定最优比较序列为G=(1,1,1,1,1,1,1),计算各个比较序列与最优参考序列之间的差,将第j项指标在每类环境治理服务中的需求迫切度的数值与参考序列同期数值的差的绝对值记为:△0j(i)=|g0(i)-xj(i)|。其中,g表示参考序列同期数值,j表示第j项指标,i表示第i类环境治理服务。

表3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灰色关联系数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二)熵权法确定权重

(三)确定需求优先序

表4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优先序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优先序依次是: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公用厕所改造、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农药薄膜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同时,对七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次序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P=0.000<0.01,可知农户对七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迫切度差异较大。结合需求优先序的排列结果,可将环境治理服务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处于较高需求水平的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和公用厕所改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户更加关注居住环境质量和追求生活品质,对用于满足环境美化目的和休闲娱乐需要的公园等生态工程的需求逐渐提高,而这项服务在农村的规模效益较低,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故农户对其需求较为急迫;而公用厕所改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楼房的建设,多数农户家中建有厕所,对公用厕所使用率不高,但调研过程中发现出于方便少数旧房屋居住村民和外来人员使用以及改善村容村貌的考虑,多数农户仍认为有必要进行公用厕所改造。另外,已实施公用厕所改造的地区,存在未安排固定人员进行卫生清理等管理缺陷,农户对该项环境治理服务供给的需求较大。

第二类是处于中等需求水平的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和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监督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农村成为城市企业污染的转移地,且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等错误观念加剧了工业污染,对农村水质、土壤肥力造成破坏,给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南平地区的工业污染多集中在邵武等重工业区域,其他地区的工业污染相对较轻,少数农户的高需求在整体上得不到体现,故总体上农户对该项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程度不高。农药薄膜污染防治方面,农户自身作为农药薄膜污染的直接制造者,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考虑,存在否认农药薄膜污染严重性的可能性。此外,在所调研区域内,目前农药薄膜污染尚未对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的重大影响,多数农户对这类污染的认知程度不高,故对该项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类是处于低需求水平的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虽然这三类环境治理服务项目的供给程度相对较高,但实际供给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垃圾投放设施供给数量不足、投放点设置不合理、未进行垃圾分类、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难以满足农户需求的情况;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的现象。因此,农户对这三类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但需求水平相对较低。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南平14个镇(街道)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农药薄膜污染防治、公用厕所改造、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需求优先序依次为: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公用厕所改造、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农药薄膜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 结合满意度评价水平和需求优先序的分析结果可知,农户对多数环境治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比较低,且需求迫切度差异较大。同时,农户对某项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程度具有动态性,与环境治理服务的供给水平、农户的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根据有效供给理论,维持产品的供需平衡性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进行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时应结合实际需求情况,决定供给的优先序,保证供需一致性。因此,在提供环境治理服务的过程中,应按照需求次序确定供给优先序,通过提高供给水平以满足农户需求,进而提高满意度。结合需求次序建立层次化的供给模式,重点提供农户需求较为迫切的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和公用厕所改造项目,持续提高处于中等需求水平的工业污染治理监督和农药薄膜污染防治项目的供给水平,进一步优化满意度较高的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等项目的供给质量。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本质是政府对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变化作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农民利益的过程[17]。为提高农户对环境治理服务项目的满意度水平,准确提供符合农户需求的项目,应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纽带作用,向上表达农户心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不合理的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限制了农户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阻碍农户偏好的准确表达。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作为扎根在农民群体中的力量,应承担向下了解农户需求和向上表达农户心声的重要任务,扮演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供给传递模式。

2.规划好农村公共产品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各类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赖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资金的合理分配。应采取制度内的资金供给方式,倡导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资金分配渠道。规划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专项财政资金使用计划,建立相应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

3.优化供给结构,维持供需平衡。在提供环境治理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个别侧重和全面考虑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确保农户需求最为迫切的服务得到充分满足,又要防止服务缺失,维持供需平衡,分区域、分阶段地提供符合地方特色和农户需求的环境治理服务。

4.实施环境治理服务外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供给模式。农村人口分布分散,公共服务的供给任务艰巨,实施区域连片的环境治理服务外包,并采取配套补贴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供给农村公共服务,有助于优化供给主体结构,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李圣军,陈丹梅.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投入重点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4):20-26.

[2]俞锋,董维春,周应恒.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需求的归因与实证——以常州农田水利设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205-16208.

[3]崔治文,周毅,马锦峰.临夏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序研究——基于农民需求调查的视角[J].财会研究,2011(3):15-18,19.

[4]高萍,冯丹丹.农村公共产品农民需求优先序的灰色关联分析——基于湖北农村问卷调查的研究[J].财政研究,2012(3):29-33.

[5]郭建,柴艳萍,孙惠莲.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创新研究——兼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四方合作共赢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71-19974,19978.

[6]肖萍,朱国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治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5(4):73-79.

[7]张俊哲,梁晓庆.多中心理论视阈下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J].理论探讨,2012(4):164-167.

[8]刘慧.农村环境治理“一主两翼”公众参与模式构想[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6):6-8.

[9]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市情简介[EB/OL].(2016-02-15)[2016-03-20]. http://www.jianou.gov.cn/cms/html/szfwz/jogk/index.html.

[10]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建阳概况[EB/OL].[2016-03-20]. http://www.jyszfw.gov.cn/cms/html/jysrmzf/jygk/index.html.

[11]邵武市统计局.2015年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23)[2016-03-30]. 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6-03-24/1564828355.html.

[12]袁建华,赵伟,邢文龙.农村公共物品投资优先序研究:一项来自山东省的实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8-23.

[13]张立荣,李军超,樊慧玲.基于收入差别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偏好与满意度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118-122.

[14]李燕凌,甄苗.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农户需求满意度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119-123.

[15]童伟.基于农民需求的农村民生服务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79-84.

[16]易棉阳,夏茜,张小娜.基于熵权法的农户对农村水利设施需求优先序的灰色关联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8):223-227.

[17]方堃.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50.

(责任编辑: 林安红)

Analysis on farmers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ervices in Fujian Province

CHEN Ai-li, LIN Li-mei, ZHENG Yi-fang*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bstract:Basing on the survey of 14 townships in Nanp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priority sequence of demand on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measuring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show as follows. Farmers have more satisfaction on the garbage and sewage treatment.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various demands for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ervices. Farmers have the most intense demand fo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ch as parks and public toilet renovation, followed by the need of monitor on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preventing film from being polluted, then the deman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ollution from breeding livestock, sewage and garbage treatment. Accordingly, som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ervice. For example,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demand sequence, establishing hierarchical supply mode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ervices; the rural grassroots self-organization should play a role of link to grasp the needs of farmers and then express the needs to their superiors; a special fund should be prepared for rural public products plan,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 A discussion for only one project " system; implement the area of continuous service outsourcing model to attract social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services, and establish the collaborative supply plural pattern.

Key words:services project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mand priority;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6-02-21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4A033)。

[作者简介]陈爱丽(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6.2;X2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22(2016)03-0042-06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分析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运动员组织承诺水平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河南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
探究区域碳绩效评价体系
海南省第三产业及其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