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与KPI理论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2016-06-21 15:46杨媚杨运东刘卫民童小玲
会计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杨媚++杨运东++刘卫民++童小玲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和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仍存在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方法不易操作、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效果不佳等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理论和关键业绩指标(KPI)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制定符合高校资金管理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对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促进资金效益最大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关键指标分析法;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2-0098-05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高校科研越来越重视,而高校专项资金的经费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需要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1]。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专项资金资源配置,提高专项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了各大高等院校管理的重点、难点。

一、BSC与KPI的理论概述

目前,在管理界和学术界研究和应用得最多的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Balance Scorecard,BSC)、关键业绩指标绩效管理体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和标杆超越绩效管理体系(Benchmarking)。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和关键业绩指标绩效管理体系。

(一)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BSC)

平衡计分卡(BSC)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个名为“未来的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的研究项目,其主持人Kaplan和Norton经反复研究后提出,其目的是有机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与绩效管理,将企业战略转化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绩效指标,兼顾了财务与非财务的指标、短期与长远的利益、短期与长期的目标,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只考虑财务指标和短期利益等问题,成为当前现代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管理工具。目前,平衡计分卡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各类营利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和评价过程中,包括在国外高等院校也得以逐渐推广。相比国外,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大多为大型企业所用,甚少应用于非营利组织,因此,平衡计分卡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

在高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克服传统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观性、片面性,有助于更全面、公平、科学地考量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促使高校结合长远战略管理目标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可起到强化专项资金发展定位,正确引导资金管理方向,提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水平的作用。

(二)关键业绩指标绩效管理体系(KPI)

关键业绩指标(KPI)是一种用可行为化的标准或可量化的数据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绩效评价需求,是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确定关键业绩指标主要遵循SMRT原则:S(Specific)指绩效考核的绩效指标是具体的;M(Measurable)指绩效目标是可行为化或者可量化的;A(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R(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现实的;T(Time-bound)指绩效指标的实现是有时限性的。关键业绩指标管理体系所制定的绩效指标对实现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制定的过程也是组织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和成员在过程中不断提升绩效能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二、基于BSC与KPI理论制定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存在指标不全面、层次不清晰、效率和效益评价不够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过于模糊等问题。参照平衡计分卡原理(BSC),借鉴企业绩效评价过程,结合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战略要求及特点将原有理论的四个维度调整为具有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特点的四个维度,投入方面的指标分为财力维度和过程维度,产出方面的指标分为效益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财务”代表高校专项经费是否合理配置、规范使用;“过程”代表专项经费到位情况和执行效率;“效益”代表专项经费的产出效果;“学习与成长”代表项目实施后对高校组织成员的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情况。然后运用关键指标法(KPI)选取影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在制定绩效评价系统时,应按重要性原则选取可考量的重点关键指标,而非指标越多越好;同时,由于各类专项资金的实施目标具有差异性,因此高校应该在制定关键业绩指标时首先考虑所衡量的专项资金的目标要求,并据此选取适用的评价指标,以提高评价质量。

笔者以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专项资金为例,设定该类专项资金的绩效指标体系如图1。

三、实证案例分析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关键指标确定重要性权数[2]

1.以上述构建的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制定量化指标重要性标准(如表1),邀请数位专家根据表1的标准对初步设定的关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打分。然后根据数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分别计算各关键指标的权重平均数和权重标准差,由此确定各个关键指标的初始权重。

2.以上述方法得出的指标初始重要性权重为依据建立各要素层次之间的两两对比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3.计算判断矩阵中各层指标要素相对于上一层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个要素指标相对总体目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如表3所示。

(二)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关键指标的评价分数进行无量纲化

结合高校专项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引入了功效系数法把评价专项资金的各项关键指标按多档次标准,经功效函数转化成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以此得出被评价项目的总体评价分数。

以A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为例,设置五档标准值以及对应五档标准值的标准系(如表4)。按照功效系数法的计算公式,对每个指标计分如下:

1.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2.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3.调整分=[(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4.单项指标分数=本档基础分+本档调整分

5.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该校该类专项资金各项指标平均值以近三年平均值为衡量依据,设定定量指标评价标准表,如表4。

采取A高校2014年国家特色重点学科X项目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为标本数据,计算该项目绩效评价分值,如表5所示。

从表5的数据可得出A高校2014年特色重点学科X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情况。

1.财务维度:反映专项经费的配置合理性。表5反映了财务维度中科学研究与队伍建设投入不足,需进一步改善经费资源配置。

2.过程维度:反映专项经费到位情况和执行效率,效率越高越好。从表5可看出,该专项资金的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到位及时,但资金执行率不够满意,说明可能存在资金使用批复和执行情况相脱节、项目招投标不够及时的情况。

3.效益维度:反映专项经费投入的产出效果。从表5可看出,该专项资金投入后,学生受益人数和实验人数达到项目的设定目标,效果较满意;在专项资金投入到该学科建设后,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立项和奖励的情况也较为满意,发表论文与著作数量超预期目标,说明学科科研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但科技成果转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说明该学科在今后应加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以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科研平台建设和设备购置较建设期增幅的分数较低,说明该校仍应加大对该学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引进和补充一些档次较高的软、硬件设施,以增强研发的实力,保证该学科有良好的科研环境。

4.学习与成长维度:反映项目实施后对高校组织成员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情况。从表5可看出,该学科的学习与成长情况有待改善。在学生方面,应加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增加研究生人数的同时,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升;该学科应认识到其科研整体实力和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项国际学术会议,努力争取多承办国际型的学术交流与会议,提升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与水平。

总体来说,X项目综合评价得分较低,分数仅为68.615,说明该学科在今后还需不断完善专项资金资源配置,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果,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找出学科发展水平与国内外高校的差距,使学科发展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综合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和关键指标法构建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流程,既关注了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又关注了项目的产出情况和持续发展情况;既符合专项资金的短期目标,又符合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既重视了资金的使用过程评价,又重视了资金的效率和效益评价。本文的实证研究能够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对加强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同时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类型多样化,很难一概而论或者进行比较,本文选取较为重要的指标作为研究标的,且由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数,可能会受主观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今后还需不断探索,继续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孙红.层次分析法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及其常州电视台绩效评价系统的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蒋方华.基于平衡计分卡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1(11下):84-86.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设立国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