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长还给孩子

2016-06-21 03:08亓俊然
江西教育B 2016年5期
关键词:虚度周国平一棵树

亓俊然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头,轻轻翻开《周国平论教育》,纸质的粗糙伴随原始的书香滑过指尖。“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周国平鞭辟入里的话一如往常,直指教育的实质。

让我不禁想起顾城的诗:“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也是我所憧憬的教育美好。把生长还给孩子,我们只是“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教育是座远离尘嚣的山谷,我憧憬孩子们在教育的土壤里安静地生长,像山谷里的百合,没人指导,更没人打扰,但他们依然如大地所希望的那般绽放。哪一个生命没有生长的本能呢?哪一所学校不是为了孩子的生长呢?只是我们往往在生长之外附加了些什么,比如成绩,比如就业,比如所谓的“有意义”等。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无意义”的,则被我们以爱的名义堂而皇之地抛在脑后。卢梭说:“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也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不要打扰那些快乐的小生命啊!让每一个孩子在教育的王国里安静地生长,不为迎合外界的喧嚣,只为丰富生命生长的需要。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周国平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教育又何尝不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呢。仿佛老在外面飞来飞去的彼得·潘,带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离开家庭,到“梦幻岛”上去享受童年的欢乐。童年的经历筑造着人生的精神家园,就像盖房子的三只小猪,草房子是最经不起风雨的,石头房子才是最坚固的心灵港湾,欢乐的童年筑起的正是大理石的宫殿。只有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快乐。走进孩子的心,要先捧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仿佛捧着爱因斯坦的罗盘、牛顿的苹果、瓦特的烧水壶、伽利略的吊灯,仿佛推着人类向前行走的车轮。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即使你的容颜苍老,你依然可以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彼得·潘。看着孩子们欢乐地生长,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教育是位仁慈的老人。“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周国平如是说。教育,他用高尚的智慧,评价每一个孩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筑起美轮美奂的心灵大厦。他不偏爱成绩好的孩子,也不偏爱听话懂事的孩子,他喜欢赞扬那些像他一样拥有美丽心灵的孩子;他不偏爱教学成绩好的老师,也不偏爱善于钻营取巧的人,他喜欢那些像他一样拥有高尚智慧的老师。他给每个孩子、每个老师犯错的机会、胡思乱想的空间,他从不苛责,只是影响。他一直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教育是座安静的图书大厦,安静地研究,安静地阅读,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或许你曾辜负了一树盛夏的浓荫,或许你曾辜负了一片秋叶的静美,但在教育的怀抱里,你一定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安静地寻觅。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安静地阅读教育之书,作一朵凡尘中的素莲,让心灵远离窗外的喧嚣,给自己掸去一路的烦躁。静下心绪,沉到阅读之中,剪一弯盈盈秋水,执一笺阕阕青词,倾听那些荡涤我们灵魂的思想和理念。像诗人一样抱月自醉,拥水而弹,曲径通幽,斜倚栏杆。“慢慢走,欣赏啊”,让阅读成为最美的学习姿态,丰富我们的教育生命。在人生的节点上,遇见更好的自己。“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安静地阅读,是成就美丽蜕变的重生,像一片用心绽放的云彩,只有用心地阅读才能靠近天空的那抹蓝。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将阅读的收获化作舌尖的言语,将阅读的心得融入人生的脚步,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有所改变。在书本的字里行间,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贪婪地读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幻想自己是一棵树,站在风中,静静摇动;我也幻想自己是一朵云,站在天空,轻轻推动。当我们解放了学生,把生长还给了学生,学生才能被唤醒。

猜你喜欢
虚度周国平一棵树
你是一棵树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不应虚度
不虚度任何一场危机
一棵树七个人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周国平 藏石欣赏
窗外,一棵树(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