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丽+杨玲波
【摘要】学习投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身心健康。本研究以德宏师专五年制大专生为例,采用自编《学习投入问卷》对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五年制大专生对学习投入表现无所谓;(2)学习投入在不同民族、年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德宏师专 五年制大专生 学习投入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9-01
1.引言
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同时,积极与他人协作,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下,充满学习热情,能够持续学习、解决问题、协作运动,并能正确地评价学习成果[1]。它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fredricks等人认为学生投入是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相互作用或融合[2]。笔者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中、课外,在金钱、时间、精力和行为等方面上的积极性。五年制大专生由教师约束阶段直接到自我管理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心理机制也比较不成熟,在学习投入方面也会存在一些特点。本研究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状况,为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校学习风气,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2.1对象
完全随机抽取德宏师专五年制大专生189名,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汉族82人,傣族47人,景颇族38人,其他13人;一年级53人,二年级55人,三年级27人,四年级45人;女生120人,男生60人。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学习投入问卷》,共有2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选项从完全投入到完全不投入,分为5个维度,反向记分为1-5。
2.3数据分析
数据用spss17.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
结果表明,50%左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会投入太多;70%以上的学生在课后基本不投入;在时间、精力、物质三方面,50%以上学生属于不怎么投入状态。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投入并不乐观,力度较弱;只有少数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投入。
3.2不同民族、年级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状况
由表1可知,不同民族之间学习投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经事后检验(LSD)发现,傣族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低于汉族学生,P=0.03<0.05;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并不显著,P=0.067>0.05。
4.讨论
4.1五年制大专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现状
研究表明,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大多属于无所谓,主动投入较少。五年制大专生通常为初中应届毕业生,进入大学后,学科课程、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的学习相对要宽松,以自主学习为主。五年制大专生一方面由于五年制学生的主观因素,年龄较小,处于比较叛逆的时期,自制力比较差,心理机能不成熟,爱贪玩,他们很难主动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没有升学压力,学习氛围变得自由宽松、老师及家长对学生的管理及要求降低、课程内容多样化,有些内容甚至较难,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等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投入造成影响。
4.2不同民族、年级五年制大专生的学习投入分析
首先,不同民族的五年制大专生在学习投入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德宏地区地处边疆,毗邻缅甸,是一个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的限制,其教育状况和学习状况相对落后一些。五年制大专生作为本研究被试,几乎全部来自德宏本地州,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他们多数出生在偏远的农村少数民族聚集地,部分汉族学生也生活在以傣族、景颇族为主的人文环境中。这些学生之间从小接受的基础教育差异并不明显,且基础知识水平都较为薄弱,学习投入没有本质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傣族学生的学习投入明显低于汉族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力相对较低,来到大学之后,大部分教师的讲课使用普通话,速度也会比较快。相对其它少数民族而言,傣族学生涉及更多的专业,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这导致基础薄弱的傣族学生的学习更难一些,导致学习倦怠,学习投入逐渐减少。
其次,不同年级的五年制大专生在学习投入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投入力度一般。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但主要都不是学习。一年级学生刚进大学,把精力时间集中在新环境的适应;二年级和三年级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学习的自主性,虽然学习内容增多了,学习方法多样了,但学习的氛围宽松了,老师的严格要求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逃课、挂课也成为常见的现象,这些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投入逐渐减少;四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相对成熟,社会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学习之外的事情变多了,例如社团活动、恋爱、打工、考证等等,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知识学习之外。
5.建议
学习投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了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力度,笔者从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需抓好学生的专业认识教育,加强五年制学生的管理力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完善软硬件适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再则,父母需给予积极地关注和引导,父母的期许是学生努力的源泉之一。最后,学生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汤倩、彭苏浩.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述评[J].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2月
[2]朱红灿.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教论坛.2014年4月
作者简介:
袁丽丽(1988.12-),女,云南保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发展与教育学专业,学习及认知的跨文化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