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双孢菇和平菇相比,哪个品种投入少效益高?
答:从使用的原料来看,双孢菇以粪草为主,农村稻麦草有的是,可就地取材,成本相对低廉,平菇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成本相对较高,双孢菇产量较平菇产量低,各地产品价格不一,只能按当地价格高低进行比较。
问:夏灰高温品种为什么出菇部分出现菌盖小,肉薄,容易发黄的现象?
答:如果菌丝内部生理成熟度不够,菌丝未长满袋或刚长满袋未经后熟培养就进入出菇管理,袋内营养未积聚成熟不能向菇体输送养分,就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问:秀珍菇,出菇阶段温度多少度最好,一次通风多久才能提高产量?
答:子实体生长期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8~22℃,若温度低于15℃,则菇蕾难以形成;高于25℃时,要在菇棚上方加盖遮阳物降温。出菇时,菇房应加强通风,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以无胸闷感为宜。同时,在子实体生长期间每天还应适当给予少量的自然散射光照射,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问:夏季天热,接种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夏季高温高湿,杂菌虫害多,要严格消毒杀虫,接种选择晚上或者清早温度低时进行接种。
问:平菇正常发菌时间应该多长?
答:平菇发菌快慢受诸多因素影响,与袋子大小,原料的粗细,含水量的高低,温度高低以及栽培方式有关。一般在25天左右就可以了。
问:哪些原因易引起菌棒烧袋?
答:食用菌菌包“烧袋”,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偏高;二是菌包自身产热难以散发。食用菌的菌丝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一般在35~36℃(少数品种除外),超过即停止生长,时间过长会死亡。因此,防止“烧袋”,一要想法降低环境温度;二要让菌包有散热的通道,菌包之间不能过于拥挤,最好用竹竿层与层隔开;三对香菇类菌棒栽培堆积增温发菌的,则需注意经常检查堆温,防止“烧袋”,发现温度过高迹象,立即去除覆盖物,散堆,加强通风。
问:链孢霉防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洁净环境,最大限度减少链孢霉病源菌;其次要根据链孢霉的为害特性,制造不利于链孢霉发生并有利于食用菌生长的条件。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和相对湿度;比较关键的一点是降低菌袋表面湿度,要严防以下情况:低温天气向暖湿天气转变时,菌袋表面低温产生镜面雾水现象;灭菌后,袋头受外界冷空气影响,温度低于袋内料温,袋头结水,杂菌孢子萌发后向袋内延伸侵入;菌种冷藏后没有恢复到常温便接种,种温低于料温而结水,容易感染。重点做好接种环节的防控,不使其杂菌孢子萌发。链孢霉抗逆性不强,不耐80℃以上高温,培养料灭菌相对容易。在偏酸性的培养料中竞争占优势,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竞争力则减弱。可在培养料中添加石灰提高pH值,以减弱其竞争能力。
问:引起链孢霉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答: 链孢霉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22~35℃,相对湿度80%以上时生长速度非常迅速,而在温度与湿度不适时,发生速度相对较慢,或者不发生。孢子萌发迅速,芽管延伸远,可从袋口、接种口、刺孔口、微破口等处侵入。如果培养料pH值偏酸、灭菌不彻底,遇高温高湿环境,就易产生链孢霉。
王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