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恩 刘雨潇/文
城市群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肖光恩 刘雨潇/文
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探讨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战略和机制方面。二是对城市群内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研究,张连莲基于VAR模型对1993年以来武汉城市群的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存有长期协整关系,土地生产率的变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李名峰对湖北省9个武汉城市群城市和5个非城市群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群整体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圈内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不均衡。三是关于城市群建立的政策效果分析研究。邓妮、杨玲和李拓使用处理效应分析了武汉城市群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认为武汉城市群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可以发现,多数文献是从宏观层面解析城市群效应,从实证角度和微观层面分析城市群政策效应的文献比较少,尤其是在分析城市群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面,所以本文正是弥补了这个空缺。此外考虑到用处理效应研究其他政策效应较为普遍且经验效果好,本文将处理效应用到分析城市群对生产率影响研究上。鉴于中西部有大量城市群仍处于建设中,武汉城市群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建设程度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武汉城市群对生产率的影响对其他城市群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首先从时间趋势和均值方差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城市群建立前后企业生产率的变化,预估了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其次使用了处理效应的思路,用倍差法分析该政策对生产率的净效率影响。
(一)样本选择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于1999年到2010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中提取湖北省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该数据库中有很详细的微观企业数据,我们利用企业代码以及湖北省地级县市代码,将企业归类到各自所属的市级单位,并依此来进行控制组合实验组的划分。为了排除异常值的干扰,本文按照惯例对数据进行了异常值处理,通过stata中的winsor命令来实现这种处理。
(二)企业生产率的度量
评价企业生产效率的前沿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它属于确定性前沿生产函数法;另一类是随机前沿,可以用极大似然法、修正最小二乘法等方法估计。Aigner,Lovell和Schmidt及Van Den Broeck都提出了相同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即
其中,v是随机误差项,u是一个反映技术效率损失的非负随机变量。Y是生产产出矩阵,X是投入矩阵。
Battese和Coelli提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面板数据的同时估计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方法,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Yit为生产单位i在第t年的产量(或其对数),Xit是成产单位i在第t年的投入数量(或其对数),β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未知参数。Vit是假定服从于正态分布的,均值为零,方差为σ,且独立于uit。uit是生产单位i在t年的技术效率损失的非负随机变量,假定服从均值为mit方差µ为的半正态分布。又效率损失指数mit=zitd,zit为K×1阶向量,代表对生产单位i技术效率影响的k个变量,d为待估参数,反映z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其值为负即代表变量对技术效率有证的影响。
但是上述方法的回归方程误差项不符合最小二乘的经典假设,因而不能直接它来估计有关参数。Battese和Corra提出了一个利用非线性估计技术得到所有参数最大似然法估计量的方法。本文采用的即是这种方法。
(三)其他变量
本文考虑了企业类型、是否出口两个企业异质性特征。不同行业类别企业的生产效率是不同的。干春晖和郑若谷研究了1998年至2007年间细分行业层次水平上的企业生产效率差异,发现不同行业的生产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张杰,李勇和刘志彪运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发现这种关系非常复杂。基于此,本文在模型(1)中加入了企业类别和企业是否出口虚拟变量。
(四)初步分析
1.武汉城市群内企业生产率趋势分析
武汉城市群九个城市的年平均企业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时间上看来,2005年各城市群内城市的企业平均生产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本文认为研究武汉生产圈的正式建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影响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同时,不同城市的企业平均生产率有显著的差异,虽然各个城市在增长趋势存在趋同性,但各自的增长比率是不同的,起步点也不同。因此在后文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到企业所属地区的影响。在研究微观企业生产效率问题时,企业所属性质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湖北省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将企业分为十类,从十三年的总体水平看,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最低,为31%;外商投资企业生产效率最高,为52%。
有大量的研究发现企业的出口行为与生产率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对出口企业和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其按所属地区进行了一个均值方差检验。武汉的出口企业水平稍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为8.64%,但其出口企业的基数是最大的,为1608个出口企业。均值方差的检验数据可以看出,各市和湖北省的出口企业和不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统计学水平0.1%上并且差值的符号是负的,即说明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平均水平要低于出口企业生产的平均水平,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的。从差异值看,武汉市是两种企业生产率差异最小的城市,差异值为0.012,即出口企业比不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仅高了2.6%。
2.武汉城市群内与群外企业生产率的总体均值方差分析
表1 城市群内外企业生产率均值方差分析
在分析了武汉城市群内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以后,本文对武汉城市群内与城市群外湖北省工业企业生产进行差分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市群内外企业生产率也是存在差异的,从1999年的0.34变化到2011年的0.35。表1中每年城市群内企业生产率的平均值,13年间圈内企业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也并不唯一。从城市群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值,可以发现除2009年外,这个差异均在统计水平0.1%上显著,并且为负数。这意味着,除2009年以外,城市群内企业生产率的平均值要普遍比城市群外企业生产率平均值高了至少1%。从这个结果出发,即使2005年至2011年的均值差分结果显示为显著的,也不能就证明城市群的建立对企业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因为即使没有建立城市群,两种地区的企业生产平均生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均值差分法得到的结果,只能说明圈内外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存在差异,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所有企业,所以也不能有效地解释城市群的左右,因此接下来,本文采用倍差法,来进一步分析城市群的建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一)倍差法估计城市群建立对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
倍差法是用一个不受政策影响的对照组来解释政策效应评价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将城市群内企业数据集视为处理组,城市群外的企业数据集视为控制组,构造一个二元虚拟变量CITYID,若CITYID=1表示企业所属的地区在武汉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内,CITYID=0表示企业所属地区不在武汉城市群内。同时构造另一个时间二元虚拟变量,YEARID。YEARID=1,表示武汉城市群建立以后的时期,YEARID=0,表示武汉城市群建立之前的时期。YTE表示工业企业的生产率,∆YTE表示企业在城市群建立前后生产率的变化,若企业位于城市群内,则其生产率的变化为∆YTEe,若企业位于城市群外,则其生产率的变化为∆YTEc。因此,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净效果β3为:
于是本文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YTE是企业的生产效率,CITYID=1表示企业i所属的地区最终会被划为武汉城市群,YEARID=1表示武汉城市群建立后的时期,CITYYEARID是交互项,是政策发生后的处理组,其系数β3,就是倍差法下建立武汉城市群对企业生产率的政策效果。对照表2可知,如果β3>0,意味着城市群建立前后两个时期,圈内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对增加幅度要大于群外企业,即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是促进作用,是一种正效应。反之,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即为负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企业异质性也是分析政策效应的微观作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的类别、是否出口等性质同样会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大小,因此我们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中,本文使用stata中diff命令来分析武汉城市群建立对企业生产率的效果。
(二)估计结果及稳健性分析
因为武汉城市群正式成立于2004年,所以本文起初以2004年为时间断点,用倍差法分析2004年武汉城市群内和群外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为了更进一步研究群内企业政策效应差异化影响问题,本文通过对样本按地区拆分,分别研究了武汉城市群建立对武汉市企业、群内武汉市以外地区企业生产率影响以及武汉市与群内武汉市外企业生产率差异分析。回归结果见表5。同时为了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每个全样本回归都使用分样本进行稳定性检验,考虑到稳定性检验结果与全样本检验较为一致,为了文章的简洁性,仅报告以2011年作为单样本进行稳定性检验的结果,见表2。
使用模型(1)进行倍差法分析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城市群内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时,我们发现用全样本数据进行混合回归时,系数β3是负的,与上文的趋势分析和均值方差分析结论完全相反,也就是说,武汉城市群的建立使圈内企业生产率降低了,这个降低幅度为0.0164。单样本稳定性检验结果类似,表明武汉城市群的建立降低了圈内企业生产效率这一结论是可靠的。另一方面,企业类型和是否出口系数都在0.1%的水平上显著,与上文描述性统计相一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是对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但同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企业生产效率没有正作用,因为在上述分析中,我们是把武汉城市群内9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事实上这9个城市本身即存在差异,在武汉城市群内所处的战略位置也不相同,当然受到城市群建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分析城市群建立对单个城市的净效应,本文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即单独分析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武汉市工业企业影响,对圈内除武汉以外其他八个城市的影响,以及武汉市与其他圈内八个城市的影响差异。
表2 倍差法全样本和单样本分析结果
表2回归结果显示,系数β3是显著为正的(在0.1%的统计水平上),稳定性检验同样支持这一结果。这个结论与将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的回归结果相反,与趋势和均值方差分析结果一致,即武汉城市群的建立显著提高了武汉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幅度约为2%。通过上述的三个模型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武汉市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总体上是显著为正的。因为武汉城市群内9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时,受到城市群影响的效果是负的,那我们是否能够得出结论,除武汉以外的八个圈内城市所受到的影响为负呢。
表2第六栏结果显示系数3β是负的(在0.1%的水平上显著),意味着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圈内除武汉以外的八个城市企业生产率产生了负作用。假如一个企业位于武汉城市群内,但是很不幸地,它并没有在武汉市内,而是在其他八个城市中,那么武汉城市群建立使它的生产率降低了3%到4%左右。
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整体的企业生产率影响是显著为负的,对武汉市工业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除武汉市以外圈内八个城市的企业生产率仍然是降低作用。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武汉城市群建立对武汉市的净作用相对于其他八个城市净作用的差异大小。表2第八栏回归结果显示,系数3β为0.0410(在0.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武汉市与其他八个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中,有4.1%的差异是由于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带来的。
通过上述四种分析,我们分别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城市群这个整体的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是显著为负的;第二,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武汉市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是显著为正的;第三,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除武汉市外其他八个城市生产率的净效果是显著为负的;第四,武汉城市群的建立对武汉市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效应大小要明显高于其他八个城市。
武汉城市群的规划和发展是国家中部崛起计划的一部分,城市群的建立能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是城市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本文回归结果,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及企业发展提供了几条建议。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群建立的最大受益者,武汉市政府应该大力推行武汉市城市群的建立。积极响应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根据武汉市的创新能力和行业需求,实施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另一方面,虽然武汉城市群的成立仅对武汉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武汉市仍应该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制定促进城市群产业分工、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转移,以及推进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各项诱导、鼓励政策。积极协调各级政府间的关系,建立武汉城市群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圈内城市党政领导及部门间互访,扩大干部交流,建立和完善联席会制度。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看,武汉城市群对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划,企业应该找准自身所处的发展方向,在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科技先导原则、经济社会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所处的产业带,契合城市群发展的布局和规划。具体而言,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武汉市所具有的政策红利效应,如果是新设企业,尽量选址在武汉,而且根据自身产业类型,选择落座于相应的产业集群中。如果企业所属地区不在武汉市,那么企业而已权衡自身实力和发展状况,评价所属地区给企业带来的便利和扶持政策,以及搬入武汉市能够获得的利益,权衡其中利弊,如果条件合适可以考虑搬入武汉市的相应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分享城市群的政策红利,还能获得集群产业的溢出效应。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11&ZD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120);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和特色学术领域建设计划项目“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和武汉大学“70后”创新团队项目(10527419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book=55,ebook=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