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萍 陈 华
明长城沿线军事寨堡文化遗产保护刍议*
——以永泰龟城为例
张萍 陈华
摘 要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的永泰古城以完整的军事防御设施成为明长城边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沿线现存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军事堡城。该文通过实地测绘、调研和对文史资料的整理,分析永泰古城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军事建筑、传统建筑、水利设施等建筑文化遗产的特色;明确永泰古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客观问题;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人居环境提升、社区营造机制三个角度探讨永泰古城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探索长城沿线军事寨堡文化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军事寨堡;永泰古城;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张萍, 陈华. 明长城沿线军事寨堡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永泰龟城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2): 46-51.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4YJCZH006;14YJCZH210);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YD067);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044)
张 萍: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7121815@qq.com
陈 华: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Abstract: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which constructed in the WanLi thirty-five years of Ming Dynasty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Great Wall border defense system in Ming Dynasty for its completed military defense facilities.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was the most showpieces and relatively completed in extant military fort city in the Ming Dynasty along the Silk Road. By the measure of field survey,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te selection, space layout and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ilitary architectur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secondly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current protection problem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Thirdly, it explored the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from three angles: the integral protective concep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mechanism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t explored the method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of the fortress settlements along the Great Wall.
明代为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威胁大力修筑长城,长城沿线分设九镇 (即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固原、宁夏、甘肃九个边镇),亦称九边,镇下设“路”,“路”下又设“关”和城堡,形成从中央政权到底层军事单位完备的军事构架。所谓“十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十里一寨,二十里一堡”,长城全线大小关塞共有1000多个,这些军事聚落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各级军堡根据一定级别和制度修建排列,共同构成完整的明长城防御体系[1]。随着长城失去军事防御作用,这些规模等级大小不一的军堡逐渐演化为长城沿线各个自然村落。这些军事寨堡携带了大量的传统信息,反映了长期以来长城沿线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价值。中国现行的村落文化遗产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评价体系作为标准,专注于物质遗产的“稀缺性”和“等级性”的价值导向,对社区生活、传统技艺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质现状和静态历史意义的评价重于对活态文化传承及社会行为的评价[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强调当地社区历史人文(包括传统营造技术、传统手工艺等)的复兴与延续,注重本地居民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改善,重视乡土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遗产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3]。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研究多从物质层面的聚落形态及其演化规律、整体防御格局、保护规划等方面入手,以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研究的相对较少,以永泰古城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军事寨堡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由于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缺少保护资金和先进保护技术,面临的保护形势更加严峻。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将长城定义为“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完整的长城,进一步将“城堡”纳入到长城保护体系之中。然而只有少量军事寨堡聚落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落名录等不同层级的保护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缮。大量的聚落仍处于保护盲区,在日趋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中,相当数量的村落己经面目全非甚至被整体迁移[4],导致军事遗迹、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蕴含于传统文化空间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消失。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是明王朝设于河西东部、兰州以北地区,沿边险要地段所筑的大小一二十个“堡城”中的一个,其西为“镇虏堡”,东为“红水堡”,是河西东部防御体系中的一个据点。永泰古城地处甘肃、宁夏、内蒙古交界处,“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秦边纪略》),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具有完备的军事防御设施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要塞的典范之作。2006年永泰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永泰古城所在地永泰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永泰古城自古为羌戎之地,自秦至汉归属中原王朝,一直以来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南北交汇的边缘地带,也是少数民族和中原王朝各割据势力争夺对峙的边防要地,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地。汉代就在这里修建有老虎城,唐时称为龙沙,损毁于元代。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为巩固征讨鞑靼的松山战役的胜利战果,修建了从景泰到武威共400余里的长城,史书称之为“松山新边”。据《创修红水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巡抚顾其志上疏“兰州至红水五百里而遥,兰州官兵策应猝不能及”,请于老虎城建堡设将为宜,西南再筑两小堡,接传烽燧使首尾相应,犄角相成,边疆可恃以无恐”。遂将此地原有的老虎城改扩建为永泰城,成为松山新边重要的军事堡城。《永泰城铭》记:“始于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丁未春三月,迄三十六年戊申夏六月落成。城凡三:大曰永泰、次镇虏、暨保定”。永泰城因平面呈乌龟形,故又名“龟城”[5-6]。当时的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战备之时,城内驻有士兵两千多人,马队五百人,兵营、练兵场、火药场、武器库、草料场、马场等设施一应俱全[7]。永泰古城成为通往青海、河套、新疆和西藏的咽喉之地。清朝建立之后,疆域大幅扩展,景泰由边塞变成了内地,永泰古城的战略作用也渐渐由军事防御变成了屯兵开垦,当时城内曾遍布二十八处庙宇、牌坊和戏楼,人烟繁兴。随着历史的变迁,永泰古城的军事作用逐渐失去,屯军后裔在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
2.1 空间形态格局
2.1.1 永泰古城区域山水空间格局
永泰古城(图1)位于景泰县县城南约20km的寿鹿山之北, 选址于寿鹿山至老虎山北间水磨沟洪积扇的上部的永泰川上,水磨沟口东侧。古城南依的寿鹿山山脉,寿录山“崇岗隐天,邓林蔽日”,层峦叠嶂可藏雄兵百万,依山居高临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北为西刘庄,西临水磨沟沙河,东北两面皆为川滩。登高远望,可瞭望于百里之外。从西到东,横亘百里的数十村庄可一览无余。其地户纳北极,背山面滩,易守难攻,且周边山川可以提供水源,滩涂可以种植粮草,解决军队后勤保障。永泰古城的区域山水空间格局具有非常突出的防御特色。
图1 永泰古城鸟瞰图Fig.1 aerial view of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2.1.2 “龟”形空间形态
由于龟在中国古代的崇高地位,龟有天、地、人之象,龟长寿,加上龟有坚甲保护,可免受敌人侵害,中国古代城池、村寨及建筑,多有以龟为营造意象的[8]。吴庆洲先生总结的二十多座龟形城中甘肃境内的永泰古城、嘉峪关城、松山古城同为明代修建。与大多数“因地形用险制塞”形成的自由形态布局的军事寨堡不同,永泰城修建于地势开阔的永泰川上,选择修筑“龟”形城池取坚固克敌之意,民国时李国华在《皋兰县红水分县采访事略》 中记载:“城以图形为之龟(图2),盖离首坎尻为之龟向,城周炮台为龟肩足,预建诸庙,按三吉六秀布置方位,以应甲折为之龟文。经心曲画,寓理于中,乃取洛龟献瑞之义也。欲使北狄西羌倾心向化,永为覆载,赤子以应,岁贡朝献”[9]。永泰古城占地面积21.2hm2,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520m,南北宽500m。东、西、北三面筑有半圆形月城,城门南开,宽4m,外筑瓮城,形似龟头。城下有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形似龟尾[5-7]。
图2 永泰古城古城池图Fig.2 the map of city wall and moat in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2.1.3 规整的街巷格局
长城沿线戍边城堡形态特征突出反映其军事防御工程的特点,在高大坚实的城墙内是整齐划一的街巷建筑[10]。永泰古城军事防御时期规整的街巷格局延续至今,城内由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和岳府巷、仓房巷、东巷为代表的“三街三巷”构成“田”字形街巷布局,主次分明。南北向街道三条,中大街(图3)为主街较宽,约11m,两端联接起南门与北月城,成为整个古城的主要轴线;西大街、东大街较狭窄,约4~6m,东西向岳府巷、仓房巷、东巷三条小巷连接起中大街,宽约4~5m。入户小径多错口交接,通而不透,民居院落有规律的分布在道巷之间。
图3 永泰古城瓮城Fig.3 Semi circular enclosure in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2.2 建筑文化遗产资源
永泰古城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经历了400多年的岁月沧桑,总体风貌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价值。
2.2.1 军事建筑
永泰古城保存了明代建成时期的军事防御格局,城墙、护城河以及周边烽火台等以及选址的背景环境均为原物,真实性完好。
(1)城墙
永泰古城城墙周长1710m(加瓮城达2136m),城墙黄土夹砂夯筑,高8~12m,墙基宽6m,顶宽5m。该城仅南部瓮城(图3),设门,城门洞是砖砌拱券。其他东、西、北筑有3个半圆形封闭的瓮城,均无门。城墙外侧共有12个高大的马面①(图4)。城内沿城墙内边围城墙一周修有马道,城墙上有射击垛口,在瓮城上建有瞭望哨。
图4 永泰古城东护城河与炮台Fig.4 the moat and the fort in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2)护城河
城下有深达2.5m、宽6.6m,总长2003m的护城河环绕,人畜不能自由跨越(图4)。
(3)长城烽燧
永泰古城的长城烽燧一直通往“松山新边”经过的红水堡,包括烽火台、头座墩烽火台、二座墩烽火台、双墩1号、2号烽火台、官草沟烽火台、水磨沟烽火台、龙沙砚烽火台等八座烽火台。建筑形式为多实心覆斗状,台体系就地取材,黄土夯筑而成。
2.2.2 传统建筑
城内原有点将台、校场、衙署、敌楼等军事建筑和龙王庙、老君阁、玉皇阁、城隍庙等宗教建筑,在文革中遭受毁灭性破坏,现仅遗迹尚存。目前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仅有10座明、清两代修建的民居院落,和民国时期修建的永泰小学。民居为西北地区传统木构梁柱结构的夯土建筑(图5-6),用土坯、木材、灰瓦、草泥等作为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简朴、实用性强。多为一进院落,一明两暗的三开间正房带两小间耳房的L型三合院式布局(图7-8);一层建筑为主,个别为二层;以单坡硬山屋顶为主,带前檐廊,屋顶坡度在1/3~1/14之间。屋面铺砂石,仅屋顶沿周长边铺设筒瓦一圈;木格扇门窗,开窗面积较小。
图5 53号院落正房Fig.5 the principal room of No. 53 courtyard
图6 13号院落厢房祠堂Fig.6 the ancestral temple of No. 53 courtyard
图7 53号院落正房平面图Fig.7 the plan of No. 53 courtyard house
图8 53号院落正房立面图Fig.8 the elevation of No. 53 courtyard house
2.2.3 水利设施
永泰古城所在区域无常年性地表河流,仅有源于老虎山、穿过寿鹿山的水磨沟大沙沟在永泰城西侧通过,城内的用水成为主要问题。城建好后“李公劳心焦思,周于营谋,城既落成,其形显著。尤思龟为水族, 旱燥之地恐难资生,故于城南门距数十丈设大清池一,曰‘用汲海',使龟无燥涸,……于北城巅建高楼一,以取天一生水之义,欲民终不苦其旱燥”[9]。南城门外修建的涝池,成为调节城内用水的主要蓄水设施。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镇守甘肃、青海时曾勘察永泰城防卫并增修了一些水利设施,以增强永泰城的持久防卫能力。“李公虽设龟形,未设脏腑,宜补之'。公于城内街东西并西巷北角设五眼井,以作五脏,尤于北城角设一大池曰‘甘露池',合诸井并名六腑。由老虎沟口造石槽于地中接流水于井,以充龟腹,由井边至甘露池,池盈,于北水洞穿城而过至郭外”[9]。岳钟琪铺暗渠,砌水井、修涝池,既可以防止水源污染方便百姓生活,也出于军事防御目的,防止敌人围困古城,坚壁清野。光绪邑生员李国华《永泰城图说》“知李岳二公诸设,非虚关地脉,重民生,老臣筹边之良谋,保民之善道,宜世守勿替可也[9]。”城内原有的五眼井相通,连成一线,井水相汇流入城南外涝池,时至今日这座人畜饮水工程完好无损,并有2处水井和南城门外涝池依旧在使用。永泰古城水利设施的兴建体现了古人在干旱自然环境下引水用水的生态智慧,也展示了明代军事设施全方位防御的严整性。
永泰古城所在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干旱、大风 霜冻、冰雹、暴雨干热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下降,致使腾格里沙漠每年以3~7m的速度向南推移,迫使城中的村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20世纪50年代永泰古城所在地永泰村里还有1300多人,随着近十年间大量村民外迁,到2013 年9月锐减到100多人[11],且多为老人或留守儿童,古城“空心化”的趋势日益严重,文化遗产失去了保护主体。
3.1 逐步损坏的传统建筑
永泰古城的文物保护对象城墙、和周边烽火台等大部分为夯土建造(图4),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及夯土墙体自身的特性,墙体裂缝、风化、坍塌、掏蚀、豁口、墙皮剥落及人为掏洞、不当加建等病害遍布多个部位[12],严重威胁到古遗址的保护和生存;土木结构夯土外墙民居建筑因缺少维护或人走屋空遭到废弃逐渐败落,村民对现代城镇生活的追求之下白色的瓷砖与混凝土墙面逐渐侵蚀着古民居;护城河多年未清理,形成淤塞,河道逐步变浅,城内涝池淤积严重,已不能起雨季蓄水功能。
3.2 低质量的生活环境
由于永泰城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存文物原真性,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制约,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限制了村民改善居住环境,主要的生活环境问题集中:一是水源问题,至今没有自来水,采用暗渠方式将位于水磨沟沟口的沟谷潜流引入村内,现存水泥槽暗渠修筑于1973年,年久失修且水质较差;二是雨水、污水排放问题,城内雨水排放借助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暴雨季节山洪下流,直接影响古城的安全,生活污水直接泼洒到自家院内及周边道路;三是卫生问题,城内无集中生活垃圾堆放点、无公共厕所,各家早厕多临街搭建,严重影响城内卫生状况;四是道路问题,城内所有道路未经硬化,保存了原有土石路面,平时尘土飞扬、雨雪天气泥泞难行。
目前的村落遗产评价体系偏重已有遗产的留存,而很少涉及村落的未来发展,甚至一些村落遗产出现了虽然名声在外,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却都难以为继的窘境[2]。因此对永泰古城的保护在对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需要提高当地人居环境水平,通过引入社区营造机制,以“活态”保护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使社区生活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古城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永泰古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保护明清两代军事防务和城建技术、传统街巷空间格局、传统文化空间及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
4.1.1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村镇的历史文化遗产,首先就要保护它们赖以存在的自然景观环境,包括山体、水系、植被、耕地农田等,强调历史文化村镇自然景观环境的整体性保护[17-18]。对永泰古城寿鹿山、老虎山、水磨沟等自然景观要做到整体性保护,恢复军事寨堡整体空间的天际线与环境风貌;准确把握古城空间肌理,明确平面布局特色,梳理“三街三巷”网络系统,完整地保护和延续传统空间格局;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建筑、历史遗迹、特色场所进行重点保护,修缮恢复城墙、烽燧、护城河等文物古迹原貌;注重历史街巷的空间界面、密度等控制要素,对古城周边建筑空间及景观环境进行控制,恢复和延续永泰古城军事屯堡风貌特色[13]。
4.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表现形式”的主体,是物质空间和场所的附属部分,永泰古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军屯文化、边塞文化、民间宗教信仰文化以及住居文化等地域文化,表现为以道教音乐、背鼓子舞、景泰拉花、景泰社火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以木雕、夯土建筑等为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反映出明清军事屯堡的战时防御、军事屯田和边塞贸易等历史文化信息。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与演变,承载了永泰古城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的根本,需要认真发掘并加以保护发扬,与文化产业和旅游规划相结合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以传承者活态传习和文化空间保护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4.2 人居环境改善
永泰古城的更新建设要在保护好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特色的同时,处理好文化保护、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活条件改善,要村民自愿留在自己的家园[14-16]。首先,保护水土与防治风沙相结合,对古城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改善永泰古城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水平;其次,合理计算永泰古城环境容量,确定适度人口规模,采取相应措施引导部分人口回流;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旅游业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适度发展生态农业;第四,转换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对废弃建筑的功能置换,适度增加公共服务空间和绿地面积;第五,更新道路系统,延续原有道路格局,合理布置疏散交通,注意保护特色街巷空间尺度和特色;第六,改善城内供电、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完善消防、防灾避险等必要的安全设施;第七,制定适用于生土建筑的修缮加固和节能保温技术,提高村民居住质量。
4.3 社区营造机制
军事寨堡的村民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活态”文化的保护要保留原住民的生活场景,探索适宜的社区营造机制,调动村民参与保护家园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军事文物展示、古代军事演练和地方民俗表演等与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项目及其服务、经营项目,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再建过程中选用地方生土建筑材料和地方匠人的传统工艺手法等增加本地居民就业和地方认同性的社区营造活动。把遗产保护工程本身作为村民特殊的社交平台,让其可以为加强社区凝聚力和培育社区自豪感作出贡献,让保护工作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区的良性自发式发展的一个举措,这些才是遗产得以长久保护、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2]。通过政府引导、居民委员会协调、专家和村民共同参与制定古城保护规划政策,使古城各项保护政策的实施真正符合本地村民的利益,整体提升古城的生活活力。
永泰古城整体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是明边城防御体系军事聚落选址、空间规划、营造技艺的重要实例,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思想和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遗产价值。永泰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以展现完整的军事屯堡空间特色和防御体系为目标,应以传统文化物质空间保护为主体保存与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恢复古城生活活力;引入社区营造机制,实现古城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是保护历史遗迹、空间格局等物质文化要素,还应当包括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要素,同时还需要兼顾村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村落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马面,即与城墙一体的凸出的墩,便于打击攻城之敌的战术防御设施,也称炮台。
参考文献:
[1] 徐凌玉. 明长城军堡形态规制研究与比较——以西北地区为例[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3: 40-67.
[2] 张天新, 王敏. 中国村落遗产保护中活态文化标准的可能性分析——从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与中国传统村落评定的比较说起[J]. 中国园林, 2015(04): 46-49.
[3] 张得亚, 方拥班, 张一兵. 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J]. 中外建筑, 2009(05): 89-90.
[4] 曹象明. 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演化及其保护与利用模式[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126-127.
[5] 张庭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6227.
[6] 高财庭. 感怀永泰城[J]. 丝绸之路, 2012(07): 56-58.
[7] 蒙宝玲. 甘肃省景泰县永泰古城加固工程设计[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3: 15-16.
[8] 吴庆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哲理研究——以龟形城市格局为例[J]. 中国名城, 2010(08): 37-46.
[9] 景泰县志编纂委员会. 景泰县志[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0: 481-482.
[10] 陈喆, 董明晋, 戴俭. 北京地区长城沿线戍边城堡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探析[J]. 建筑学报, 2008(03): 84-87.
[11] 郭铁流. 甘肃永泰古城变枯城[N]. 西部时报, 2013-07-05(04).
[12] 李最雄, 赵海英, 韩文峰, 等.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研究[J]. 敦煌研究, 2006(06): 219- 228.
[13] 黄家平, 肖大威, 魏成, 等.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 城市规划, 2012, 36(11): 14-19.
[14] 郭璇. 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28(04): 24-31.
[15] 黄璐.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梅州客家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5-16.
[16] 魏成. 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J]. 南方建筑. 2009(04): 21-24.
图片来源:
图1: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 p5350c3d7b70ef96.htm
图2-3:http://image.baidu.com
图4-6:作者拍摄
图7-8:作者绘制
(编辑:刘志勇)
The Protection Research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Fortress Settlements Along the Great Wall in the Ming Dynasty —A Case Study of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with the Idea of Turtle Morphology
ZHANG Ping, CHEN Hua
Keywords:The Military Fortresses; The Ancient City of Yongtai;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6)02-0046-06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60210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