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
(安徽淮北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安徽 淮北 2350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王志芳
(安徽淮北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安徽 淮北 23500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板块积分,将其分为2分组202例、4分组176例及6分组222例。回顾分析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颈动脉板块积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LDL、HDL、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史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主要因素,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原发性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临床上通常用颈动脉硬化程度对患者的全身动脉硬化程度加以判断,且其与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从而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上通常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男性和年龄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近年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就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板块积分,将其分为2分组202例、4分组176例及6分组222例。其中男172例,女123例;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57.4±23.5)岁。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降压药物治疗或是停药时间超过2周。通过OGIOX- 9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美国GE公司,探头频率为7.5M赫兹)对患者的颈动脉板块积分进行测定。2分组为3 cm以上无中断,内、中、外膜三条线清晰,超声表现正常;4分组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1.0 mm以上,内、中膜粗糙,颈动脉内膜增厚;6分组为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2.0 mm以上,无血流动力学紊乱。
1.2 方法
1.2.1 血液标本采集和指标检测
患者采集静脉血前12 h禁食水,采血量为5 mL,指标检测设备为日立公司生产的7600-020自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主要指标包括血尿酸、血肌酐、LDL、HDL、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
1.2.2 血压测量方法
让患者将膀胱排空,休息5 min后保持坐位,右上臂裸露,保证心脏与肘部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通过听诊法读取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个2 min测量一次,并对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1.2.3 吸烟的定义
每天至少吸烟10支,且吸烟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颈动脉板块积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LDL、HDL、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颈动脉积分患者观察指标结果分析(±s)
表1 不同颈动脉积分患者观察指标结果分析(±s)
2分组 4分组 6分组 T P血尿酸(μmol/L) 314±23 314±18 314±17 2.323 0.76血肌酐(μmol/L) 78±6 78±7 79±5 2.124 0.84 LDL(mmol/L) 2.78±0.322.90±0.32 2.88±0.18 1.8720.76 HDL(mmol/L) 1.08±0.23 1.07±0.42 1.02±0.15 1.654 0.54胆固醇(mmol/L) 4.53±0.23 4.50±0.53 4.65±0.28 1.8740.78三酰甘油(mmol/L) 1.26±0.07 1.20±0.08 1.18±0.15 1.872 0.87空腹血糖(mmol/L) 5.06±0.34 5.04±0.26 5.14±0.64 1.436 0.98
由以往的前瞻性研究和对照研究结果可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诱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是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产生的颈动脉硬化的影响,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增加VitB 6、VitB 12和叶酸的摄入量,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食富含红肉的食品,控制高蛋氨酸饮食等,均能够帮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1-2]。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于1998年批准在面粉等食物中添加叶酸制剂,从而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而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形成对于B族维生素治疗方案的统一认识,B族维生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卒中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也在临床实验阶段,若结果为阳性,则能够对于公共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3-5]。
综上所述,除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史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主要因素,应该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自身也应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1] 雷 伟,莫新玲.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同型半胱氨酸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6):986-987.
[2] 冯 娟,王 宪.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炎症免疫机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3):10-17.
[3] 张 岩,霍 勇.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3-6.
[4] 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6(8):1187-1192.
[5] 李志超,宁显忠,胥向红,等.女性绝经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0,31(23):3110-3111.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4.11
B
ISSN.2095-6681.2016.2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