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6-06-18 18:47唐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阶段中学生读书

唐艳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赐予学生阅读方法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认为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 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我班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认真地读,不感兴趣的部分就走马观花地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并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提升阅读能力措施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

2、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

指导学生写读书心得。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

五、积累阅读知识,掌握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论。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在文体上,应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在内容上,议论文指论点和论据;记叙文指描叙部分和议论抒情部分;说明文或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

在形式上,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说明文则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再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和关键词。

六、归纳总结

俗话说得好,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无论那种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贵在坚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平时阅读训练的核心目标。只要有恒心,有细心,提升阅读能力就肯定有希望。

老师们也许有更好的办法,这里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但是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希望我们携起手来为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阶段中学生读书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