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知学习法”之学生建设和培养

2016-06-18 18:44彭志卫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体裁记叙文自学

彭志卫

“六知学习法”的精髓就在于学生的自学,小组之间的互学,严格来说就在于小组学习,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小组学生代表展示——老师调拨总结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根据“六知”学习法,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课前充分预习是“六知学习法”在语文自主学习教学中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前、自习课进行充分的预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讨论重点难点,完成学案自主学习,甚至于课本剧的编排等。

二、充分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课堂展示,是能力的体现

优秀的学生讲的是头头是道,有条不紊,思路清晰,语言清楚,然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展示的时候可能就差强人意,但是如果积极展示,经常展示,那么进步的就很快,如果不展示就不能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愿展示,都有机会展示,这样就能让全体学生得到进步。

三、对小组长、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指导

对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每一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六知”内容在不同体裁文章中的具体内容都要进行细致的培养指导,不定期的召开培训会,让全班同学都会学习。

四、预习的重点、难点

“六知学习法”中的“知结构”和“知写法”是学生预习的重点和难点。

“知结构”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复杂的一环,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于重点难点的分析,他都包含其中。看到“结构”,很多人会误认为是文章层次结构,实际上层次结构仅是这一环节很小的一部分,它含有很多内容,例如对于全文的整体感知,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理解,对于人物的塑造,关于事件的详略,对于论述的深浅等等一些具体而繁琐的问题,都将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所以在学生自学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环节,只有这一环节抓得牢、抓得实、挖的深、用得活,才能将一篇文章学好,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章、学习语文的能力,知结构这一环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文章结构层次,②文章知识脉络,③重点问题解决(学习目标中的问题设计),④精美语句赏析,⑤疑难问题研讨(小组完成不了,可提交课堂讨论,或请教老师。),⑥相关知识联络,⑦知识拓展延伸,⑧学习方法归纳。对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实施,不同文章不同对待,要看学习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写法”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确定学习的内容,首先要学生知道所学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散文、诗歌等等。如果是记叙文要围绕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如果是小说,则要了解小说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如果是说明文,就要分析书明文的说明对象特点、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如果是议论文,那就要看一看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同时,要注意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重点语句的情感态度价值感等等。

五、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个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到两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讨论、补充或修改。这种展示在上课时用5—10分钟完成。展示后小组同学对展示内容进行讲解或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身兼数职,经常是出发在外不能给学生及时上课,而他的学生学习成绩却依然遥遥领先,起初我还是不解,现在我信了,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会学习,现在,我也可以享受魏书生先生的“待遇”了,上课看学生讲课,有事外出学习几天,新课照常进行,学生成绩还可以名列前茅。

猜你喜欢
体裁记叙文自学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茫然的体裁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