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联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也有人调侃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梅花魂》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乡之情”主题中的一篇课文,作为选作“思乡之情”的范文,文本在表达情感方面尤为突出和意味深长。文本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解读这类文本时就应该把理解、体悟文本的情感作为抓手,以此进行组织和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一、基于学习者的思维,填补文本的空白
学习者等同于一般的读者,又区别于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阅读文本可以自由选择我想接受和我能接受的信心。而作为学习者的学生阅读作品无论意愿和能力如何,教师都有义务领着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本,在文本的学习中学有所获。所以,结合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发现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本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阶梯、提供引领,让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所以,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站在学习者的维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情况,明确学生解读文本时能理解哪些内容,清楚学生体悟文本的情感还缺失了哪些重要密码。以此进行适度的填补,引领学生在课堂上顺利破解文本的情感密码,高效体悟文本蕴含的深刻感情。
二、基于课文的思维,关注表达的序列
文本的呈现形式是直线性的序列语言。不同的文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逐句呈现时间和空间内容,把事件叙述清楚,传递出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信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跟随文本的特定语词序列和段落排列,破解文本在表达情感的构思之巧妙、结构之精巧。着力去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规律,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建立知识架构,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梅花魂》文本内容比较长,纵观整个文本,总共选取了与外祖父相关的五件事,从这五件事的细节中让学生去体会外祖父的深刻思乡之情。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要学会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体悟文本的情感。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通常会想当然地以为概括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内容知道了,也就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就很简单地问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或者直接问课文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其实,这些笼统的问题对于刚从中年级跨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因此回答时也通常空泛而不着边际。
整体把握、整体感知,是语文教学一直倡导的教学观,离开整体,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有失偏颇,教学时就无异于缘木求鱼,教学就会陷入低效甚至无效。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年级的教学要加强对篇的把握,对整体的理解。所以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关注构思、顺序、表达、写法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基于作者的思维,凸显关键词句的张力
《梅花魂》的作者陈慧瑛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是因为他的外祖父十分渴望回到祖国却一直未能如愿,为纪念这种深刻的乡情;二是因为作者希望我们能像梅花一样,有骨气,有灵魂,有品格,不怕困难。通过解读文本,笔者发现了散落在文本磁场内的“磁极”——文本的13段。这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作者颇具匠心地运用了对比、排比、反复、比喻、关联词等多种表现手法,作者希望通过这一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的描写,来凸显外祖父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希望。
在文本的进一步解读中,笔者发现在这个重点段落里,最关键的词句是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个句子是磁极中“磁极”。梅花是国花,梅花精神即如中华民族之精神,所以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两个句子之理解,就有了“中华民族愈历经磨难,愈受到欺凌,愈顶天立地,愈不肯低头折节”的有高度的创意解读。
因此,文本解读最忌讳缺乏涵泳的肤浅比较,更忌讳唯教学参考至上的缺乏思考的照搬照抄。文本解读必须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文本为媒介,寻求作者先于文本的写作意图,揣摩文本的构思巧妙处、情感凸显处、语言精妙处做深度的解读,去仔细揣摩和玩味。这样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才能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特点,为学生设定最短路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无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