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学习, 成就英语高效课堂

2016-06-18 20:23张雪琴
考试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短语英语课堂交流

张雪琴

容,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同时为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 小组学习法 初中英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同时,为英语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对如何有效应用小组学习法进行论述。

1.何谓小组学习法

所谓小组学习法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该活动中不仅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能确保高效英语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

2.小组学习法在阅读学习中的应用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仅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之后老师给答案,或者是进行简单的分析。事实上,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的,也是不利于阅读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的。所以,素质教育下的阅读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法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进而在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在阅读时,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比如:就“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tell readers to ?摇 ?摇”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分析文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文本中所阐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构建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英语课堂。

3.小组学习法在习题讲解中的应用

习题讲解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效率,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以往“订正答案”或者是“一讲到底”的模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小组学习法与习题讲解活动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轻松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We will go for a picnic if it ?摇?摇 tomorrow.

A.doesnt rain B.wasnt rainy C.wont rain D.wasnt raining

该题是201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试题之一,在讲解该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自主说一说,该题中的考察点是什么,应该选哪个选项,为什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高,对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该题的讨论中,我们首先分析,该题考察点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即如果主句用一般将来时的话,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这样答案就非常容易找到,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更好地掌握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特点,进而在逐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小组学习法在短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短语教学相当于汉语教学中的词组,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

例如:“turn”的短语,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如:turn off 关掉;关上;turn up 开大;出现;来到;找到;turn down 关小;调低;拒绝;调小;turn over 移交;翻过来……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短语放在语境中进行理解和应用,比如:I have to get up and turn off the radio.组织学生在自主整理、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同时,能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自主整理中掌握知识,锻炼应用能力。

5.结语

作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英语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以促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为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光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32期.

猜你喜欢
短语英语课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健民短语》一则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