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以学论教”实施步骤之探索

2016-06-18 10:28吕金波
成才之路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后课前思想品德

吕金波

摘 要:从课前注重以学定教、课中注重以学施教、课后注重以学评教和以学促教三个环节着手,对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实施“以学论教”进行研究,以实现思品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初中;以学论教;课前;课后;课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13-02

思想品德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品德的养成,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操,指导道德行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懂得变通,大胆地摒弃繁文缛节的内容与教法,进行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以学论教”是一种从学生的“学”出发,进而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观与评价观,它是在对传统教学观与评价观的不断否定中建立起来的。如何发挥“以学论教”这种新型教学评价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呢?现对“以学论教”的实施步骤进行研究。

一、课前——以学定教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它起着先导的作用。首先,要求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入手,充分了解、把握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的实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既切合学生实际,又略高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如果脱离实际,学生会觉得空。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它是一种思想的共鸣、价值观的认同、情感的升华,脱离学生实际而设定的目标,是不可能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情感上的升华的。比如,讲到“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框内容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设定在增强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可能就显得空泛、过高,脱离了学生实际。可以把这一目标进行调整,设定为增强学生对所在学校、所在地区(即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这样,就很容易走进学生心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当然,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在切合学生现有实际的基础上,必须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实际,过高、过低与持平的教学目标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略高的教学目标才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它是一种让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并且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起到“灵魂”作用。

2. 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有人认为,教学内容是教材中规定好的,是不能改变的。其实,每一课教学内容虽然是教材中规定的,但对每节课教学内容中知识点的处理则是大有讲究的。有的知识点要讲,有的知识点不仅要讲,而且要花大气力去讲,即既基于教材,又深于教材。这是需要教师课前认真思考的。那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前,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制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呢?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叫“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抓住这个“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来实施教学,确定教学的内容。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仅仅按照教材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比如,在讲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框内容时,教学内容的设定必须简化,有的学生对“所有制”形式可能不太理解,死记硬背的效果不太好。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思想品德教师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有差异地发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思想品德教学走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

二、课中——以学施教

1.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选取、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预设得再好,如果没有合适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教学策略的运用至关重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是好的教学策略呢?其实,教学策略本身是无优劣之分的。当然,教学策略的选取与调整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定。当学习状态良好时,可采用能加深思维力度、提高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探究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式教学法等;当学习状态低迷时,可采用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一框内容,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因为书本提到的一些民主权利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如果采取情境教学法,把教室布置成模拟投票现场,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自然而然被掌握了。

2.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时间

有这样一段对话:有人问一位著名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的?”雕塑家回答:“把石头上不像人的部分去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向这位雕塑家学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置也应追求实效,删繁就简。以往的一些传统教学,思想品德课的环节往往是根据评课的标准来设置,哪怕是明知道浪费时间也必须保留这个教学环节。比如,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在每个学生回答完后都有“赞赏点评”这一环节,可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回答都可以得到“赞赏”,有的回答显然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话语。可就是因为评课中有“人性化赞许”这条评课标准,很多思想品德教师为了迎合这一标准,不管这一环节有没有必要,有没有作用,都把它加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既浪费课堂时间,又不利于学生成长。

“以学论教”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来定。对学生都能自主学会的教学内容就应灵活地处理,不宜为这部分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和分配时间。

三、课后——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1. 根据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听课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纯粹地按照评课的指标去评价一堂课,几乎每一个指标都达到,也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结构安排合理、板书清晰,整堂课似乎无可厚非。可是,这样的课总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以学论教”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它的关注点是学生的“学”,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展开的。“以学论教”,对教师“教”的评价也是根据学生的“学”进行的,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状态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措施、教学质量等。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学习的整个状态出发,而不是简单知识的转移。

2. 根据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

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自己根据学生的学习实况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哪一层面比较欠缺,哪一方面达成比较好,思想品德教师其实心里是有数的。在欠缺的方面要进行反思,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法,在下次课堂教学中进行弥补。这样,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循环,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到提高。二是学校教研组或上级教研组把学生的学习实况如实地反馈给授课教师,并指出问题所在,最后和授课老师一起合众人之力,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观察—反馈—找疑—解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以学论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与评价观,它强调教学从学生出发,评价回归学生,正是贴合学生诉求,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种教学评价观。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对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实施“以学论教”这一教学评价观进行研究。不管哪种方式,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在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实况基础上下功夫。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教学环节加以保留,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帮助不大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吴金根.以学论教,需“三学”联动[J].江苏教育,2015(05).

[3]张海霞.“以学论教”——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本土言说[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03).

[4]吴德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07).

猜你喜欢
课后课前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谈谈高职数学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