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字街头”迈向“象牙之塔”
——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及实践

2016-06-18 01:14刘宏业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审题作文教学

◎ 刘宏业



从“十字街头”迈向“象牙之塔”
——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及实践

◎ 刘宏业

“十字街头”本指文艺家走出自己的艺术天地,深入现实生活;“象牙之塔”则指超越社会现实的艺术天地。这里借指中学作文教学的两种境界:前者指现实的作文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应试,把作文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后者指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注重积累生活素材,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一、对两种写作观的认识和反思

综观中学写作教学实践,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写作观。一种是“能力技巧”说,认为写作仅是一种能力和技法,需要实践训练。在这种写作观指导下,派生出侧重“技巧训练”的写作模式,如将写作分解成审题、立意、构思、结构、表达等专项,专注于训练的技巧、方法和效果。另一种是“生命流动”说,认为写作是个性情感不断被唤醒的过程,更是个体生命真实流动的过程。在这种写作观指导下,教师善于创设写作情境,激发个体内在诉求,“我手写我心”,让写作成为自然而然的表达过程。

两种写作观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中学写作教学中的矛盾。一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写作成为学生个体心灵的情感流露,希望“作文不仅是一门课,不仅是我们的一种表达工具、技能,它更是个体生命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张中行《作文杂谈》)他们在作文教学中向往心中的“象牙之塔”,寻求心中的写作“乌托邦”。但是,广大一线教师又不得不面对中、高考这一严峻现实,“戴着镣铐跳舞”,只好长期徘徊在“十字街头”。

鉴于此,对作文本质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正确认识作文的本质,必须要“去蔽”,要剔除叠床架屋地强加于其上的种种翳障。张中行先生认为要认识作文的本质,“必须打破框框”“必须解放思想”,不能拘囿于以往的肤浅认识,仅将作文看作是一门工具课、技能课。他提到以往作文教学在学生心头造成的两个“影子”:影子之一是疲于应付考试的功利心态;影子之二是各种作文套路、法度的束缚。这两个影子的出现正是我们对作文的本质认识不清的表现。

那么,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我们有没有“叩其两端,允执其中”的做法呢?能不能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呢?能不能在两种写作模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求在戴着镣铐中“舞”出作文教学的别样风采呢?

二、作文教学是现实的,需要在“十字街头”智慧前行

强调作文教学是现实的,意在强调作文教学不能无视中、高考的存在,只要有中、高考在,师生就要考虑应试作文特殊的评价标准。这是应试教育下作文备考无法回避的现实,更是万千学子必须正视的现实。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智慧备考。

(一)学段体系化

中学六年,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应有一个大致的体系。学段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写作的规律和文体等因素,努力不做重复的事,不做高耗低效的事。以高中三年为例,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写作训练体系。

高一主要突出叙事类(含散文)作品特征的把握和训练。结合教材编写体例,高一上学期训练内容包括:写出人物个性,写出事件波澜,安排叙事类作品结构,掌握叙事视角,学会在叙事中抒情、议论,掌握复杂记叙文的写法。高一下学期训练内容包括:学会安排叙事散文的线索,叙事散文中抒议结合,写景散文中景和情的关系,说理散文的即事成理,文化散文的场景组合。

高二主要突出议论类作品特征的把握和训练。结合教材编写体例,高二上学期侧重训练内容有:时事评论,读后感,文学评论;议论段写法,议论的结构层次(并列、递进、正反),论证的方法等。高二下学期侧重训练内容有:学会提炼观点,如何分析论据,如何让分析深入,学会辩证分析,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议论文创新写法(由一般议论文向杂文迈进)。

高三主要突出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训练。高三上学期训练各类命题形式的作文写作(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图画类作文),主要突出新材料不同形式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高三下学期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专题训练,如准确审题,最佳立意,符合文体,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如何追求发展等级(深刻、新颖等)。

个人小传

刘宏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宁海中学副校长。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曾被评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南京市斯霞奖,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现为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南京市中语会常务理事。他积极探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2014年获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称号。有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参写编写教学论著多本。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学校第“十一五”“十二五”课题,顺利结题并有论文发表。主持的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品质之追求的行动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写作隽语

◎写作教学要多一些过程性指导,少一些写作术语的灌输。教师要善于将复杂的写作过程简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模仿的过程,引导学生“入乎其中”,最终“出乎其外”,如此假以时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作文命题对内应是与考生个体心灵世界的打通,对外应该是与社会百态相联系。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找准考生情感的“缝隙”,用题目激发、冲撞,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阅读感悟同步,让他们情感的洪流倾泻而出。

◎作文题目应如播撒在学生心里的一粒种子,以考生生活阅历为土壤,用情感为雨露,用思辨作剪刀,让考生的思想内核在这土壤中长出美丽的花朵。

◎当下,我们亟待呼唤作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深厚的积淀,广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深刻的思考,语言的敏感,文字的自如,这是作文教学最需回归的基本常识。

◎要解决学生生活面窄、“无米下锅”的选材困难,首要任务是引导用好教材,从教材中挖掘素材,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注重内外兼修,扩大课外阅读,拓展选材空间,激活思想,为我所用。

(二)训练序列化

教师要善于将写作训练的内容序列化,通过化整为零,将应试作文重要环节切分成点,以点切入,如读题训练、审题训练、破题训练、构思训练、扣题训练、修改训练……细密规划,有序推进,不仅有利于应对中、高考作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终身受益。如针对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审题训练。通过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审题的意识,掌握审题的方法,培养审题的习惯。审题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内涵阐释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在应试训练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在备考中不断获取新的智慧。

在将写作内容进行序列化时,训练的点尽可能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发现、梳理、提炼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而不能自说自话,目中无“生”。如针对学生作文开头普遍存在拖沓冗长、游离题外的现象,笔者借鉴优秀作品的开头方法,总结出考场作文开头“破题”的四种方法:开门见山法、引用名言法、氛围渲染法和排比起兴法。方法指导以课文经典开头为范例,由课内到课外,在对范例的体悟中动手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过程化

提倡作文指导过程化,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写作背后的过程,提炼写作过程中规律性的结论,努力让学生回归到作文的常态。如进行“描写训练”,一般的做法可能是:先陈述什么是描写,描写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语言更生动;然后选取几段经典的描写片段,让学生欣赏;接着就让学生运用所讲的描写手法进行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指导因忽视过程而最终往往收效甚微。同样是训练细节描写,笔者将指导过程分成四步:第一步,请学生尝试给“两只鲤鱼戏水图”进行描写训练。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在描写时要关注哪些内容,学生在自主训练后逐步得出,描写是要注意描写的对象、特征,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师生及时小结:描写时应注意三点,即“有什么”(对象)“怎么样”(特征)“像什么”(修辞)。第二步,对照上述三条原则,检验修正自己的描写文字,互改互评,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再归纳出结论:一是描写的前提要尊重事实,做到准确;二是多角度、多方面地描写对象,让其更加具体形象。第三步,运用描写的方法进行“校园一景”写作训练。经过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精彩纷呈的文字。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在描写复杂的场景时,注意描写的主次、层次。第四步,布置课外练习,出示草原场景图片,要求描述画面,或者描写家乡的一处场景。四步指导,突出过程,淡化纯写作知识的传授,始终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所有写作技巧等规律性东西全部由学生发现得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栋生说:“高考作文是不自由的写作,但是不等于说戴上了镣铐就一定禁锢了思想……我们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智慧不得不用到这些方面,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的痛苦所在。”(王栋生《在理想与生存之间——谈两种写作状态》)这段话启示一线教师,面对应试作文这一现实性问题,完全可以戴着镣铐跳舞,智慧前行。

三、作文教学可以是理想的,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考试实际固然没错,但这种教学如果长期止于“十字街头”,那么,势必会让写作流俗化。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学术思想出了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俗化。老庄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白云观以静坐骗铜钱的道士;《易》学经过流俗化以后,其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这都是世人所共见周知的。”为避免作文教学的流俗化,徘徊在作文教学十字街头的教师们要时时回首瞻顾作文教学的“象牙之塔”。

在对写作本质的不断认识过程中,笔者大胆采用“周记”这一形式,充分考虑学生写作感受,努力达到“四自”的写作境界。

1.自由。笔者反复向学生申明,所谓作文,可以在课堂之内,而多半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说,作文不仅仅是一门课,而是与个体的生存和日常生活紧紧联系了起来,成了我们无法割舍的一种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是我们每个人的“私有财产”,它见证我们特定时间的生命历程。为此,笔者承诺,周记每周1-2篇,每篇300-500字,内容不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喜怒哀乐,皆可入文。为激发学生的自由创作热情,笔者特地为他们算了一笔账:一周按800字计算,一年就达4万多字,三年可创作12万字的私人作品,这可是最宝贵的私人藏品啊!安全区的设立和美好的预期,为学生自由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自信。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灿烂。作文要张扬个性,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表现“自我”,而周记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诸如很多学生在周记里描述“我”的青春梦想,倾吐“我”的肺腑之言,叙述“我”的一念之差,袒露“我”的心中至爱,诉说“我”的烦恼困惑,抒写“我”的理想追求,发表“我”的主张见解,表现“我”的气质风度等等。一位曾经视周记为负担的男生在《周记杂感》中记下了自己独立写作的乐趣:“刚开始老师让我写周记时,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但当我把高兴和忧伤之情融入其中时,我才真正发现:我完全有能力记录我的学习生活经历,周记是我练习写作的大舞台,是我宣泄情感的场所,我真的离不开它了。”

3.自乐。富有个性的创作,还表现为构思的巧妙,写法的独特。请看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的《××食堂精彩留言》

(1)如果买四两饭,应该打两个二两,这样你的四两绝对比别人的多。(2)不到食堂就不知什么是节约,中午剩下的菜晚上热了再吃,晚上剩下的可以当第二天的包子馅。(3)为了证明青菜是绿色食品,无超标农药,每回青菜中都有小青虫。(4)一次吃面条,吃到一半时吃到一块肉,结果嚼了半天感到不对劲,吐出来一看,原来是块创可贴,还是用过的!顿觉腹内翻江倒海,欲呕不能。以后每次吃面条前我都要先翻一遍,进行安检……

同是反映食堂的饭菜问题,更多的学生喜欢用议论文的形式,发发牢骚,难免空泛。而这位学生或正话反说,或褒词贬用,或以叙代议,给人以幽默生动、耳目一新之感。

4.自觉。无论是自由、自信,还是自乐,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写作的自觉境界。要想达到自觉的写作境界,需要重视写作的体验。这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为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用心翻阅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本“大书”:学过《荷塘月色》,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校园的月景;学过《故都的秋》,启发学生体验一下自己家乡的秋景秋味。利用网络,下载本年度最让人心动的图片,让学生写配图说明,初步体验社会人生百态。每学期组织1-2次参观附近的人文景致,进行活动写作。学习之余,引导学生听听父母议论工作、谈谈生活,多关注街头巷尾、商场菜场、公园景点等人群汇聚的地方……有一位学生记下了自己的真实体验:“经过这次活动,我的发现意识增强了,想象能力丰富了,开始有了“一触即发”的体验,见到什么都有写作的冲动和自觉,因为这些都是我的……”

从教学的实际看,尝试让学生写日记、随笔、周记等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有以下优点:第一,刺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形成了安全写作的空间,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自由。第二,拓宽了学生的写作天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自信。第三,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获得了写作的乐趣。因此,初高中学段中,初(高)一、二写作应适度放,初(高)三收,即先放后收,收放自如。先培养兴趣,不要过多限制,激发学生写好课外作文,重要的是教师在其中还要有所为。初(高)三再指导学生应试写作基本策略、技巧,进行选点训练。

四、阅读:让作文教学从“十字街头”迈向“象牙之塔”的桥梁

元代程端礼有句名言: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强调劳于读书,是相对于今日学生疏于读书来说的,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可惜遵循落实者不多,学生多劳于“习题”。

教学中,一方面,笔者配合应试要求,要求学生扎实读好相关名著,并定期举行名著阅读汇报会。汇报会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课代表负责牵头,设计汇报会流程和内容。如在组织《史记》汇报过程中,先设置话题,以“《史记》选读心得”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研究性小论文。论文内容涉及史记的语言艺术、塑造人物形象艺术、史家笔法等。在创作研究论文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师生在交流中相互提高,不断完善,努力提升论文水平。

另一方面,笔者将自己的阅读与学生进行分享,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如师生共读《论语》,学生每天摘抄两则,讲解两则,这种方式高一坚持了一年。为此学生还阅读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注》。引导学生阅读叶嘉莹系列论著,如《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阮籍诗》《唐宋词十七讲》等。阅读秋雨系列,从通俗的《中国文脉》开始,相继阅读《何谓文化》《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等。引导学生阅读王开岭系列作品《亲爱的灯光》《每个故乡都在消逝》《当她十八岁的时候》……接地气的阅读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为他们从现实的应试写作中迈向理想的写作境界搭建了一座桥梁。

当然,完成读写转化有三个条件:一是对经典文章“读”的程度要“熟”“破”;二是读的量要“足”——古人说学会作诗要“三百首”,学会作文应该熟读《古文观止》,总之是在一定阅读基础上而言的;三是阅读者要善悟,能参悟文章奥秘,善于融会贯通,会吸收,能迁移。叶圣陶先生说:“写作能力跟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还是技术训练方面,都对写作有极大帮助。现在说写作能力差,大概阅读能力也不见得没有问题吧。学生写作能力不高,很大程度在于我们阅读教学‘不得其道’。”

《礼记・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来,过分强调作文的现实性,徘徊在“十字街头”,将作文定位在备考应试上,无疑违背了作文的本质,无视学生的生命化表达;一味强调理想化的作文境界,活在自己的“象牙之塔”内,无视学生升学的现实,不食人间烟火,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唯有叩其两端,执两用中,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才是当下作文教学的智慧之举。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210000)

猜你喜欢
审题作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三招”学会审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