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梓 毋丹丹
创客教育无论是源起背景还是内涵发展,都与创新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追求,“以实践性、非盈利性和多样性的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培育这一夙愿”。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变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对此,西方发达国家已做出积极应对,在创新教育中展开了以个性、多元、民主、实践、生命等为核心主题的教育品质追求。在此背景中,创客教育作为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应对措施之一,被推上了世界舞台,引发了全球创客教育运动。美国地平线报告2015年高等教育版将“创客空间”视为未来2-3年内影响教育的关键技术。[1]可见,创客教育在新时代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实践层面的探索。那么,创客教育与创新精神在其内涵上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创客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促进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
关于创新精神,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创新精神属于心理或意识的范畴,包括与创新相关的一切认知、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狭义的创新精神特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对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和导向作用的非智力性的心理品质,着重体现在个体思于创造、敢于创造两个方面。 [2]本文所指的创新精神是就狭义概念而言。
创客教育在其源起上,与创新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创客的出现与西方的DIY文化相关。在欧美等国家,由于昂贵的人工费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修缮与制作工作通常不依赖专业工匠,而是由个体自己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到计算机时代,DIY指的是一些游戏发烧友根据需要自己组装配置电脑、服务器、工作站。现在,在充满3D打印、电子制造、激光切割等设备的创客空间中,创客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动手DIY,把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物,并分享创意、交流经验。创客助推了“众创”时代的来临,拉开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个体化制造时代的序幕,同时DIY理念、新兴科技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创客教育的兴起。创客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适宜创造的环境、资源和机会,并借助技术工具让学生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创造力和兴趣。可见,创客教育的源起文化以及兴起过程,都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息息相关。
其次,创客教育的内涵与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对创客教育的理解中,有论者强调,“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3]
在这里,创客教育与创新精神形成了内涵上的两种契合:
第一种契合是在思于创造方面,创客教育能够更好地解放孩子的天性,给予他们充分的动手操作、自由探索与发展的空间与条件。学生在创客教育中,可以接触到更多最新的技术,并借助技术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和欲求。同时,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分享,形成一种热爱创造、享受创造、尊重创造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种契合是在敢于创造方面,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创客教育往往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通过问题导向式教育,完成学生发现问题、寻求创意、探索创意的实现方法的系列过程,体现了创新精神中的探索精神和务实精神;二是创客教育强调“做中学”,即从活动中学习,从真实体验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做到知行合一,这体现了创新精神中的实践精神;三是创客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主动设计、主动制作,全身心地参与到“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创新精神中的自主精神;四是创客教育不是直接教授学生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而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有机会将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综合性地运用到创意的探究与实现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对知识的批判反思中,综合性地运用知识,以寻求更合理的问题解决办法,这体现了创新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
由上可见,创客教育无论是源起背景还是内涵发展,都与创新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追求,“以实践性、非盈利性和多样性的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培育这一夙愿”。[4]
二、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价值分析
当了解到创客教育与创新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培养创新精神是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与追求时,我们还需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创客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三个层面的转变。
(一)创客教育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场域
创客教育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场域——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活动场域,可以为创意提出者提供各种数字化的制造工具和服务。高速无线网络、3D打印机、雕刻机以及不同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等构成了创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工具和设备的需求,这为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硬件上的可能。
不仅如此,创客空间还是一个交流文化、分享创意的中心。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创客空间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利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制造者,而且也是观察者与合作者,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开放式的知识与创意交流,激发跨领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中,营造一种开源、共享、合作的文化范式,为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二)创客教育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定制化的学习方式
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这样一种悖论:标准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在这样的学校教育关系模式中,学生以标准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即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速度学习同一种科目。然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种标准化的学习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学校面临这样的问题:以标准化和单一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教育系统,能否适应每位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带来的差异性的问题?
在创客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定制学习能解决这个问题。创客教育能够让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以项目为载体展开合作与互动学习。这意味着两点:一是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进度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而不是按照政策制定者的步骤,阶梯式地统一进行;二是项目式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式学习,不用担心为避免学科课程的改变而放弃对有效学习方法的尝试。同时,创客空间的打造也突破了学校教育中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创客空间中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学习进度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三)创客教育在学习内容上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因素。当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日渐成熟,学生、教师和家长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材料选择出匹配学习需求的方法,我们需要看到未来教育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以电脑为中心的学习对教师的统一授课会是一种颠覆,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将会对以学科知识为单位的学习内容进行一种新的整合,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和顺序进行内容组合,以与自己的智能类型相匹配的方式和节奏展开学习。而创客教育正是在这种趋势下,注重学生“做中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教育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将专家或知识权威人士所确定的知识进行被动地习得或移植,而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或欠缺,主动通过各种中介(网络、媒体等)对知识进行质疑、反思、选择和生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辅导者的作用,负责设计相关教育任务,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创客教育通过项目学习法,使学生能够在互相协作中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基本路径
在创客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建设创客课程、打造创客空间、推进创客学习、营造创客文化氛围、形成创客教育的协同效应、成立创客教育组织六个方面来展开。
(一)开发灵活适切的创客课程
要将创客课程有效地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切实推进创新精神培养在创客课程中的落实,创客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以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为基本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构建松散式的校本创客课程;二是建立与常规课程相整合的创客课程;三是设计独立的创客课程。
松散式的校本创客课程,即学校根据自身的校本特色,构建组织松散的、完全开放的创客教育空间,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行使用创客空间的资源,或者参与学校组织的校本化、特色化的主题创客活动。这种模式的创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思于创新的欲求与兴趣,让对“造物”感兴趣的学生先动起来。
与常规课程相整合的创客课程,则是将创客教育有意识地整合到常规的学科课程之中,利用创客教育的工具与资源支持师生在常规课程中的教与学,以达到既支持常规教育,又能够实施创客教育的目的,让创客教育普及到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这种模式的创客课程,旨在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实践体验的元素融入到各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探究精神。
独立设计的创客课程,即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专门开设系列化的创客教育课程。这种类型的创客课程主要有三模一电、科技类课程、艺术创意类课程等,旨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深度利用与开发,促进学生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作品。
这三类创客课程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和渗透的。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与实际需求,灵活地开发这三类创客课程,使创客课程的建设更有实效性。
(二)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条件,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硬件基础之一。在创客空间的具体创建过程中需要做到“三结合”: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已有的办学特色,结合学校的师资优势。只有做到这“三结合”,才能让创客实践扎根于个性化的学校教育中,构建具有学校品牌优势与特色的创客空间。
在创客空间建设的导向上,要注意五个关键点:一是实用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创客空间,让学生方便进去,可以动起来;二是功能性,创客空间的功能区域可以分为创意区、教学区、加工区(工具)、材料区、展示区,以让学生有序地开展创造性的学习;三是扩展性,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对创客空间的阶段性拓展进行整体设计与构建,充分实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主题性,如以天文、书法、科学等为主题,促进传统内容与新技术手段的结合;五是创意性,让不同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富有个性与创意;六是规范性,确保创客空间的安全与环保。
在创客空间的效果上,要力求做到三点:学生想进去,进去想动手,动手想分享,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发展空间,构建具有通用性、特色性、开放性的创客空间。
(三)全面推进探究性的创客学习
创客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变革集中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随着3D打印、可视化数字设计、开源软硬件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价格的降低,学校教育生态将引入更多新颖的技术,为开展更灵活、更具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提供了条件。创客学习是创客精神在学习领域的移植,是一种创造驱动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要应用技术工具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不局限于某班级的一员,而是扩展为某项目组的成员,成为具有自身诉求的个体,能够自主地开展富有创意的探究性学习。
(四)营造崇尚创新的创客文化氛围
形成崇尚创新的创客文化是促进创新精神培养的内在动力。创客文化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创客活动,如创客比赛;二是创客教育作品展览,如创客文化节等。具体来讲,第一,构建市、区、校科技创新竞赛体系,促进学校定期举办学生科技节,市和区定期举办机器人、车辆、建筑模型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最新成果、交流科技创新教育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创新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第二,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竞赛高端品牌。例如,深圳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台,搭建集学生科技创新产品展示、交流、研讨、交易、竞赛为一体的高端平台。第三,积极举办“学生创客节”,支持学生投身创客活动,展示学生创客作品,表彰和奖励优秀创客,促进学生与国内外的创客交流,传播先进的创客文化,探索以创客教育带动和深化科技教育的新路径。
(五)形成创客教育的协同效应
单靠教育系统内部的力量,难以推进创客教育以及创新精神培养的顺利开展,应该形成政府与市场共促创客教育的协同效应。具体来讲,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从相对成熟、专业的社会化机构购买创客教育课程服务,从而解决目前很多学校创客教育专业教师、教材以及配套设备缺乏的问题。在这里需要注意社会机构课程服务的质量问题,对此,政府要建设面向社会购买优质创客教育的课程机制,通过设立社会课程评价认定专家委员会,对社会课程进入课堂进行认定,并建立课程库,发布课程目录,统一购买。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与高科技产业机构的联合,为师生创客提供更高精尖的科研平台。
(六)成立形式多元的校外创客教育组织
校外创客教育组织的建设与高效运行,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助推器。目前,校外创客教育组织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心,负责统筹、指导、服务区域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开发、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交流和科技教师专业培训等。第二类是科技创新教育基地,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社会责任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建设一批校外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实验条件优势,传播前沿科技知识,学习行业先进技术,聘请基地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把校外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普及基地、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NMC.The NMC Horizon Report(2014 K-12Edition)[EB/OL].[2015-07-29].http://www.nmc.org/publication/nmc-horizon-report-2014-k-12-edition/.
[2]石国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72-75.
[3]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4]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8-13.
【叶文梓,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毋丹丹,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