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波普艺术在英国的萌发,在美国的兴起,以及众多的艺术家对波普艺术的推崇,从而掀起了一片又一片波普艺术的浪潮。“艺术应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应表现在艺术之中”是波普艺术的宗旨,也是众多波普艺术家的宗旨。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非安迪·沃霍尔莫属了,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明星艺术家。文章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从流行元素的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摄影与艺术作品的融合三方面得出对艺术的思考。
背景介绍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的一个贫民区。在母亲的鼓励下喜欢上了涂涂画画,后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学习。为了寻求他心中暗藏已久的艺术家梦想,21岁的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匹斯堡,以一个商业插画家的身份出现在了地大机会多的艺术殿堂纽约。在重重的困难之下,他意识到了大众媒体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很多启示,后来设计了贺卡、商业广告、橱窗等,也使他从一个成功的商业插画家的身份逐渐转换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其的作品也越来越具有了商业化风格,很快在艺术界就有了一定的名声。
他擅长选取最热点的流行性题材,采用绘画、摄影、丝网印刷、胶片制版及重复的创作手法与机器量产相结合,使用最强的色彩对比,将作品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节奏感、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而波普艺术作为当时美国流行文化的代表,正好是安迪·沃霍尔所喜欢的,所以随着波普艺术的兴起,也给安迪·沃霍尔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其实他不是最早从事波普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但以他的影响力及作用足以被冠以美国“波普艺术之父”、“波普艺术的教皇”等称号。
流行元素的运用
首先从安迪·沃霍尔对作品题材的选用说起,无论是热点话题还是流行元素都是对传统艺术的一大挑战,日常生活消费品、敏感的话题及著名人物肖像都是他作品题材的选择,他善于捕捉美国大文化背景下的流行因素,加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创作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坎贝尔汤罐头》就是沃霍尔波普艺术取得成功的标志。在安迪·沃霍尔的眼中,被人熟知的,甚至是平庸无趣的形象都有着别样的魅力,都可以打动人心。而明星天生就带有一定的传播能力,也是一个媒体平台,无疑,无论是哪种明星,只要知名度足够,便可以成为他作为流行元素的一个最好也最直接的题材。
重复带来的视觉张力
在艺术设计中,重复是一种最基本的艺术构成方法,指“重复的概念是指在同一视觉空间中,以相同的基本形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空间构成。”在安迪·沃霍尔的重复世界里,最突出的就是构图的重复和色彩的重复,并在重复的过程中加以微妙的变化,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冲击力、秩序感与节奏感,最终给作品赋予新的意义。
例如,他在1979 年创作的《9个多彩的玛丽莲·梦露》中,采用丝网印刷的手法,将梦露的头像进行了挪移、复制和变色,使作品更加的富有层次感,同时也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独特的梦露形。在他的毛泽东形象、梦露的红唇、贝多芬形象、猫王形象等作品中,这种创作手法都有所体现。由此可见,重复的力量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好的重复手法会给人带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但是运用不好则会枯燥无味。正如沃霍尔自己所说:“每个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我喜欢每天做同样的事。当然,我是有区别,我喜欢画同样的画。要是我有自己的方法,每天画‘汤罐头那该多好。它可能是如此的简单,你不需要动脑筋。它也可能是太复杂了,以至于你无法想象。”
与摄影艺术的融合
摄影在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作品中是一个重要因素,担任着载体的作用,沃霍尔在接受采访中曾说过:“我所做的东西之所以新,是在于全然使用二手影像。将报纸和杂志中的图片移到画布上,并且将摄影纳入丝网印刷。”
例如,玛丽莲·梦露系列作品,则是选用了摄影师基因科曼的摄影作品《飞瀑欲潮》为创作的基本元素,将摄影与绘画、印刷及设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又如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作品《埃塞尔斯库倍》,是在沃霍尔为埃塞尔拍了300张照片后而产生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摄影对于艺术创作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对安迪·沃霍尔来说,对任何一个设计者来说将摄影与艺术创作融合的手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沃霍尔的创作手法值得我们去借鉴,但不能盲目复制,我们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设计思维和设计哲学。在我看来,艺术的灵魂在于生活,在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只有将艺术与生活模糊化,才能真正的将生活设计于艺术作品之中。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李茜雅(1992-),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本科学历,硕士在读,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