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欣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建设的背景下,知识与技术创新成为社会主题。在现代社会的档案管理中知识经济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逐渐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档案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逐渐由纸质载体发展向数字化,收集、保存与管理使用等均发生变化。现阶段,知识产权竞争是新时代发展潮流,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优化知识,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一、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的界定。知识产权具备无形性与专有性、地域限制、时间等不同特征,是借助法律渠道保护人类脑力劳动的智慧成果。世界贸易组织对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的界定为:设计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邻接权、著作权、版权等多方面。
当前,我国诸多档案大都是政府、社会团体、党委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详细记录了其思维内容。在馆藏趋于成熟完善的过程中,其中蕴藏的馆藏内容逐渐丰富多元化,而档案管理繁琐复杂化。
知识产权在档案管理中主要为职务作品,通常是工作者在工作活动中展现的,作者所属部门享有所有权。
二、知识产权的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知识产权的自然流失现状
科技档案知识产权的自然流失,主要体现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档案出现破损。在开发使用档案时,一旦忽视了档案保管与应用的协调性,过于注重档案的机密性原则,刻意拓宽保密空间,导致本可以解密的档案文件始终得不到充分使用,使档案的开发使用出现自然流失局面。
在新型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下,传统模式的物化生产逐渐发展变化,其经济方向逐渐趋于知识经济化。国家方面加大了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力度,科研成果逐渐显著化,有效促进了开发到使用的进度,有利于及时更新新型技术与新型产品。在这一背景下,档案管理者需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管理技能,最大程度开发并使用科技档案数据,为国家科技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科技研发的有序发展,防止国有资产出现流失局面。
(二)档案知识产权的人为破坏因素
在开发使用科技档案时,其知识产权的人为性破坏主要体现在:缺乏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认知、不完善的制度体系、薄弱的执行力度等,导致档案知识产权面临破坏。如部分科技人员利用档案借阅,自作主张通过个人名义将团队科研项目交由企业,满足自身的利益贪欲。此外,部分科技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的正确认知,责任感淡薄,导致科学试验成果记录长期存在丢失、不完整,记录内容不标准等负面现象,无法及时归档科技材料。
另一方面,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的科技人员在脱离原单位时,会窃走单位科研成果的重要信息与配方等文件,损害了原单位的合法经济权益。而科技研发单位缺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意识,才是导致人为破坏因素形成的主要成因;诸多科技研发单位耗费了人力、财力与物力研发出来的新型产权与技术,经常会被其他竞争单位窃走或者抢先进行专利注册,严重损害了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探析优化档案知识产权的主要举措
高效的档案管理,能够保障档案文件的安全性与整体性,通过法律渠道合理保护档案文件的所有权,得以实现档案知识产权的优化管理,属于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的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办公与信息等方面的建设逐渐趋于信息网络化与智能自动化。各个领域逐渐增加了对档案文件的信息需求量,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质量要求随着提高。但是,当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的正确认知;如在复制、展览和编撰档案文件时,经常出现档案泄密、著作权和专利权被侵犯的现状;主要原因在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与管理知识有待提升。
因此,要加大对档案知识产权的管理,需要尽快优化相关人员的档案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理念。积极开展档案知识产权管理的教育活动,增大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支持,结合宣传方式的多元化,对档案工作者展开针对性强的档案管理、知识产权培训教育,逐渐深入档案知识产权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与此同时,要求企业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法律体系,熟悉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相关的法规制度;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合同法等,进而提升自身的保护水平,严格遵循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的局面再次出现。
(二)健全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
1、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与档案行政管理单位的协调性,健全档案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完善的保护制度与约束机制,规范管理知识产权档案。此外,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档案纳入管理体系内;档案馆针对社会性档案的形成、保管与开发使用等,需要按照法律渠道,明确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监管范围,保证档案馆与不同类型档案管理的和谐发展。
2、在实现档案文件整体性时,要采用先进科技构建全国范围的信息网络化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开发利用知识产权的价值,对知识产权获取、保护与转让等流程进行真实归纳,合理使用档案知识内容。
3、及时归档保管知识产权保护流程的信息数据,当出现知识产权档案纠纷时,可以利用有形的知识产权档案,有效处理该产权纠纷。
4、规范管理知识产权档案,能够实现检索、询问知识产权问题的简易性。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利用程序,避免出现纠纷案件,有利于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密力度
建设档案管理库房时,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合理区分档案管理的保管与保密期限,科学应用科技档案,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的机密性。此外,要针对档案机密程度,制定完善的调密通知制度,根据保密期限内档案文件机密程度的变化,及时将通知单下发至管理单位,遵循机密档案接收的规范标准,合理开发利用档案管理中的知识产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重视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综合法律、社会、经济因素,坚持相关原则制度,保护档案工作人员脑力劳动成果的合法权益,最大化实现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牛万福.知识产权保护与档案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3,(21):130.
[2]肖媛.著作权保护在档案管理中的权益体现[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2):196-197.
[3]乔淑美.关于知识管理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2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