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建+赵阳
摘要: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村委会”是最为基层的自治组织,其公共服务职能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备受关注,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村委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实施不到位、公共服务制度以及认知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经过对河北省相关村委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了解和探索,透析村民对居委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和管理发展的相关态度,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为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预备建议,为更好的实施村民自治、紧跟追逐中国梦的脚步提供一己之力。
关键词: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公共服务不仅是21世纪公共行政的核心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它也是行政改革的关键部分。如今,农村公共设备紧缺,农村教育落后以及科技文化水平跟不上等问题百出,村委会履行职责的现状还是不能充分体现村委会服务村民、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同时,类似的村级服务组织再不好好管理的情况下就是形同虚设,很容易造成村委会的贪污腐败,公款私用等现象,在新农村建设中脱离群众,对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起到负面影响。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新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快就辐射到农村地区,只有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才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带领民众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建设小康社会。
二、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委会内部管理机制缺乏正规性
由于村委会5~9人组成,规模较小,在管理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忽略正常的组织纪律。村委会成员一般都是由村民的民主选举组成,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在很多需要开会讨论的问题上省略必要的会议步骤私下直接进行协商,使得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村干部内部自治,有失公平正义,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村民的亲力亲为和捐助,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不再直接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农村劳动力承担农田水利和修路建桥等公共事业,由此,村级公共服务建设投入负担问题逐渐凸显,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项目上来,无法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性要件,资金不足致使很多设想的公共服务建设不能实现。
(三)村委会职能转变迟滞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更多地强调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对农村自治组织的关注相对较低。各村委会对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职能更为的关注,在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上的关注程度较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由于缺少足够的制度保障和持续性的政策扶持,村委会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对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思考不深、热度不高、动力不足、举措不多,服务职能薄弱,致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满足。
(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现阶段,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服务技能跟不上,创新能力欠缺,服务方式低效落后,整体上有待改进。现今,相当一部分村委会成员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工作服务方式,大多数农村委员会没有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致使对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限制。这些都是由于村委会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文化程度偏低造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公共服务能力的认知和提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的针对性政策不足
随着中央决策层的关注和认可,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和完善,然而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几乎没有人明确出服务性村委会的名称。这无疑对于服务型村委会的关注和认识还存在明显偏差,以至于对其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扶持和监督力度不够。政策不足在宏观上对村委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造就重大缺口,单一的管理模式和安于现状的认知使村委会内部的管理机制正规性不够,科学性欠缺,民主性不强。
(二)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
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关键问题,而在公共服务建设上村委会的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投入体系不健全,管理农村资金的一般为村委会的会计人员,很多此类会计人员不具备作为会计的相关专业证书,资金管理过程中在很多不必要的方面浪费资金。多数村民都希望得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但资金缺乏却成为最大的障碍,况且村级组织不善于利用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即使申请到财政的资助,也很少用于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事业建设。
(三)成员缺乏系统培训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村委会成员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成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自身的为民服务职责认知程度不高。况且,村委会执行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当地村民,不能顺应农民的意愿和需求纳入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就难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村委会老成员的学历大都集中在小学、初中程度,思想跟不上时代,很难提出有利于村委会公共服务的创设性建议,不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齐肩并进。
四、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
村委会只有跟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深化村委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村庄各项事务的运行维护机制,破除各种藩篱,才能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将促进本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齐肩并进,对于完善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职能转变的针对性政策
国家政策方面迫切需要对村委会公共服务职能转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建设服务性群众自治组织,合理规划扶持农村的资金配置,监督管理等问题。创新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实现村委会组织体系的系统化,运行机制及其功能的再定位。制定相关的针对性政策来增强村委会内部管理机制的正规性,加强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向以本村特定情况为基础的转变。
(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体制
加强资金供给模式的多元化建设实现城乡扶持资金的比例化,实现资金投入领域均衡化,激发农村各界投入公共服务建设的激励机制的建设,使资金来源多元化。学会加入市场竞争的特点,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抓住经济与服务同步发展的契机。另外,对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应不偏城市,不忘农村,达到资源配置优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合理化与公平化。
(三)加强村委班子培训机制
提高村委会整体素质,发掘农村组织和企业中的人才是提高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的一大抓点。加强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将他们放入文化氛围浓厚的高校进行基地训练,令他们与专业人士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对公共服务的概念认知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才智,进而带动村民积极献言进策,对村委会的各项决策进行社会评价,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思维转向。
(四)发掘农村改革潜在力量
2015年两会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即对农村建设的重视。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农村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要素较多,农村改革的过程中,村委会是改革的领头羊,在公共服务领域应当学习“激活资本”的政策,激活农村各界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村民和组织,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杨艳.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模式与构建路径.J]学习论.2014年第7期.
[2]孟祥林.科技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发展研究.2014年第3期.
[3]张晗.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J]平顶山学院报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