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存+韩越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战略思想之一,精准扶贫也是提高扶贫质量的必然要求。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现阶段辽宁省农村贫困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辽宁省贫困地区实际状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扶贫对策,为精准扶贫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扶贫;精准扶贫;扶贫对策
精准扶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实现这个目标和理想的路径就是精准扶贫。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扶贫方针。
减少贫困和消除贫困是检验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准,正确的认识贫困的内在机理、特征体现及分布规律情况,可以帮助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贫困地区对于扶贫投入相对较多,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原因之一在于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性不够、扶贫对象指向明确度不够,而精准扶贫则是科学扶贫的重要体现。扶贫要义在于精,彻底消除贫困的制胜之道则在于准。因此,本研究针对辽宁省贫困地区的自身情况,通过精准分析目标靶向人群,分析贫困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于辽宁省农村扶贫贫困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省贫困人口现状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辽宁省经过多年的减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进展,贫困人口的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现阶段的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带动落后地区的贫困人群脱贫致富,关乎战略全局,不仅是政治经济问题,更是备受瞩目的社会民生问题。
消减贫困是辽宁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消除贫困,城乡协调发展、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对贫困居民来说,扶持真正贫困人群,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的扶贫方式。而精准扶贫就是先富带动后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至共同富裕的直接路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全面的认清实际并有针对性对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提出“一揽子”计划,不仅对乡镇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有所帮助,更有益于从全局上推进脱贫攻坚的实现,实现共同富裕。
纵观辽宁省的农村扶贫工作,涉及农工作的各个体系,扶贫工作越到最后越是难点和重点。因此,必须坚持由上及下,逐层落实,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来谋划,根据各地区的实际贫困情况,做好扶贫工作的规划;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人而异,做到要素先导,加大保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整合区域资源建设资源积极支持扶贫工作;并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评体系,确保扶贫工作干出实绩,坚持以人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切实需求,在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路中,扶贫开发工作的意义尤为重大。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辽宁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14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81万人,辽宁省的贫困发生率从9.3%降为不足3.5%。辽宁省贫困地区居民年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实现了村村三通(电、电话、电视),新农合实现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
在扶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辽宁省扶贫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分布较为分散,贫困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各地致贫原因不尽相同等等,因此,精准扶贫指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尽相同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现状,运用科学方法,做到精确识别、精确管理、精确脱贫的帮扶对策,才能使得真正贫困的人群得到帮助,因此必须做到靶向明确,去除贫困根源。
二、辽宁省贫困问题分析
(一)自然条件差
辽宁省的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理条件恶劣、基本公共服务较为薄弱、经济不发达的辽宁省西北部和辽宁东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无业人员较多、并且老龄化趋势严重。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因学致贫、缺乏生存技能等原因无法自己走出贫困。
在辽宁西北地区和辽宁东部山区集中分布着辽宁省的大部分贫困人口,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位于土地沙漠化、偏远山区以及国家明令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内,道路交通闭塞、居民住宅相对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较为薄弱、地理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1]由于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的投入能力不足,基层组织有限的能力不足以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靠天吃饭”,成为常态,因此,脱贫之路十分艰难。
(二)贫困老龄化
辽宁省中老年人中贫困人口比重高,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2015年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37万人,占总人口的19.7%,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并且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贫困老人的问题显现出来,例如失能化、高龄化、空巢化等等。全省老年人口增长率达6%。老年人的贫困问题与养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客观上加剧了扶贫的难度。
(三)少数民族多
2015年,辽宁省扶贫工作重点县15个,其中含自治县6个,少数民族聚居县2个,民族地区占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总数的53%;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760个,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总数的42%,其中自治县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405个,聚居县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267个,其它地区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88个。全省少数民族贫困人口295741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37.1%,其中自治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13334人,聚居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87216人,其它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95191人。
相对于辽宁省其他地区而言,辽宁省民族贫困地区较多、贫困发生面积大、扶贫开发难度大,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大、少数民族的贫困程度更深、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成本高。
三、针对上述贫困特征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