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长+李治国
摘要:机械生产制造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对生产管理对其改进,不仅能够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机械生产制造业取得了可喜可贺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机械生产制造;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机械制造企业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现状,开展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加快了技术革新。产品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外的一些企业涌入到我国市场当中,涌入了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对我国的机械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相比之下,我国的相关企业存在着明显的后劲不足,生产管理水平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优势,生产管理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与发展环境的变化
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经济等因素制约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以产品角度来看,科学技术与生产效率的提高,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品种越来越丰富,交货期大大缩短,成本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发展环境的特点[1]。基于生产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在不断改进,自动化的特点越趋明显,降低了劳动成本,增加了间接劳动的成本原料比重。企业在这种环境下是否能够正确把握市场发展的风向标,立足于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是企业生产经营是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近些年来市场环境受到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也促使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对生产管理来说加大了管理难度。
(一)生产范畴扩大加大了管理难度
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管理只是针对内部管理而言,是对内部生产制造的管理,如今生产系统的延伸扩大了管理范围。企业将生产场所不仅当做是产品制造改进的场所,还当做是生产系统的空间延伸。现代企业不仅看重的是生产产品的质量,产品能够大量销售出去,而且还注重售后服务,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企业所需要考虑的项目就会相应增加,对生产管理所需要做的工作增加,这就增加了生产管理的难度。
(二)组织机构不断动态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是要面向市场,面向广大消费者,而市场的发展变化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反馈,二者决定了企业生产与发展环境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发生着变化,越发灵活,才能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柔性多变动态与虚拟的组织结构在其中得以出现。动态组织结构体现在不同部门都是开发项目组的成员,待新产品成功开发之后各自解散,这样的组织具有灵活性,适应性较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使开发周期大为缩短。虚拟组织主要依靠的是外力,整合和发挥外部资源优势,并非是实体资源与功能,但企业能够获取到各个环节的具体功能。这种组织结构更具灵活性,企业能够针对市场情况快速做出反应,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快速的信息传递,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与各自权利义务。在生产管理中当新的组织结构出现时,对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则会使不均衡的生产流程能力配备问题出现,使得工序出现瓶颈问题,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缓慢。
(三)产品设计日渐智能化
新时期以来,产品研发越来越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计算机越来越成为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技术支持,使产品开发的时间大为降低,整个生产过程的周期也就随之大为缩短,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协调性,使设计与生产同步。产品设计的能力得以提高,容易出现设计与实际脱离,生产条件与生产技术不相适应,产品也就会达不到质量要求,在市场中没有销路,客户急需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生产出来,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生产计划做出合理的安排,产品产量与进度保持一致,通过对生产作业计划的控制增强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2]。
三、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改机措施
当今时代形势不断变化,技术更新换代,机械制造企业面对新形势不能坐立不动,对生产管理理念加以更新,结合生产方式的先进性,创造符合实际生产现状的生产管理模式。
(一)对各个组成系统关系加以明确
准备、操作、过程控制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三大部分。各生产管理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服从的关系,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生产过程的流畅,以此系统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降低生产管理的难度。
(二)对产品结构加以调整
产品结构受到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市场与用户的需求决定了要求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使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并不是说不可取,归根结底产品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大批量生产将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品种多、小批量与个性化的生产方式更符合市场的需求,日常的生产管理中重点放在这三点的管理上。
(三)转变生产组织形式
转变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指将生产组织形式由以“产品中心”为主向以“零件中心”为主方向过渡。“零件中心”是将以零件作为单位各种信息流之间进行流动传递,各种信息流拥有统一的单位,不致于因为单位孔径不同出现割裂脱节的现象,信息传递过程中没有障碍,信息流在同一个控制中心接受控制[3]。
(四)实行制度化的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生产管理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生产现场秩序混乱,生产效率降低,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过去的生产管理并不是标准制度化,标准制度化的生产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执行遵循规章制度与标准。
(五)引进生产管理模式并加以创新
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之所以先进是因为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对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协调。企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吸收有创新。对于生产方式为单件,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这样的企业可以引进ERP与MRPII生产管理模式。对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准时生产模式更适合于加工装配型机械设备的生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实行ERP模式。无论是哪种生产管理模式,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杜绝一切浪费行为,根据我国生产环境来看目前还不能实现,ERP生产管理模式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但需要计算机系统作为支持,投入资金量大。企业需要对各种生产管理模式综合,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结论: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与发展环境的变化,生产与发展环境的变化促使生产管理发生变化,第二、三部分针对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策。有效的生产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在具体的生产管理中需要注意结合市场与用户的需求,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冲,熊梦珂,李臻. 深入探究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14,18:90.
[2]宋文胜.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优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8:15.
[3]蔡旭青,刘大柱. 分析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