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
科举制起于隋唐,以考试论英雄,取代被门阀贵族所垄断的察举制,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一千余年间,唯成绩论的“程序正义”和唯结果论的政治逻辑,一直在博弈,最终,基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前者被后者取代。
“南北榜案”与科举逻辑转变:从以成绩取材到以地区取材
唐朝后期开始,南方的经济地位崛起,北方士子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南方人后来居上。北宋可考的9630名进士中,居然只有4.8%是北方人。1064年,代表南方利益的欧阳修,与代表北方利益的司马光发生激烈辩论:前者主张“唯能是选”;后者主张“校正的正义”,分地区录取。
此后,考试公平、地域公平成为中国教育决策的两个基本制度。争论的高潮,是明初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明朝三年一度的会试,在京师南京应天府如期举行。
这场考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会试阅卷结束后,照例是对外放榜。可等皇榜放出,全天下的举子一看,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所录取之进士51名,无一例外全是南方人!
北方举子当然不干了,当即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北方籍的监察御史们也反应激烈,高度怀疑此次考试有鬼,要求皇帝彻查。朱元璋当即下诏,抽取12名饱学文官,专门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人入仕。
孰料,经复阅后上呈的北方举子试卷,文理不菲,并有犯禁忌之语。而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没有任何问题。
复核结果出来后,朱元璋龙颜大怒,直斥刘三吾为“反贼”,所有主副考及复核官员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随后,朱元璋宣布原榜作废,出题重考并亲自阅卷,重新录取,尽为北方人。
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处理?是因为原先的会试果真存在舞弊?这不大可能。会试的严密程度,堪称古代之最,出现考官串通作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真有作弊,通常也都是极小范围。即便是朱元璋重新定案时,也没有拿出能够证明刘三吾他们舞弊的直接证据,而是直接扣了个反贼、逆党的帽子,处理掉了事。
那刘三吾他们是冤枉的吗?公正的说,对这场飞来大狱,这帮官员既冤,也不冤。
之所以说冤,是因为他们确实做到了大公无私,唯才是举。至于为什么所取皆是南方人,这也很好理解,自从安史之乱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明初,南方,尤其是江东地区,已成为整个中国的精华所在。录取水平更高的南方进士,顺理成章。
但是,从国家治理层面而言,这些考官又没有被冤枉。因为他们坚持的以考试成绩定高低的做法,损坏了国家的整体利益。科举考试的作用,最直接的说法,当然是为国抡才。但除了这个表象之外,它还有两大隐性功能——普及教化、巩固统治基础。
要想维持士人阶层的延续,官方必须拿出实质性支持,最直接方式就是让他们做官。读书人那么多,官位却就那么几个,想满足所有读书人的当官欲望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每个地区都应该有一定的份额,让当地的士人有起码的指望。
南北榜案结束后,朱元璋下诏,以后的科举考试,南北两地考生,预先确立各自中式比例,分开录取。全国被分为南、北、中三部,按55:35:10的比例录取进士。清代对会试名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施“分省取中”,“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
以成绩取材的做法,或许在维护会试本身的公正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它却对举办会试的根本目的——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构成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唯成绩论这个程序正义,终究只能被唯结果论的政治逻辑取代。
“南庠入北闱”:
“高考移民”的户籍之争
录取名额的多寡,是“高考移民”产生的一大原因。
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不过京兆府的名额远超其他地区;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所以,柳宗元说:“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宋代,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以嘉祐五年(1060年)为例,首都开封府的解额是266人,而陕西只有123人,广东只有84人;而且,国子监108人的解额,并不算在开封府内。国子监加开封府在国考中登科的人数,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
清朝,顺天府(北京)的举人名额也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府的名额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广东省为102人。
首都的录取名额超过任何一个大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科举制终结。首先,首都是朝廷勋贵所在,高录取名额是在照顾“官二代”。此外,首都的确集中了优秀的教育资源。京城的文化圈子,也方便考生了解考试动向。司马光所谓“非善为诗赋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诗赋论策”。
另外,因为“老少边穷”的考生考不过文化强势地区考生,所以国家要对弱势地区搞倾斜,多投录取名额,降低“分数线”,从而缩小文化差距。这是国家正义,但对考生个人未必公平。
“高考洼地”引发了“高考移民”,古代称之为冒籍、冒贯。高分地区考生,通过过继、投亲、买地、冒名、串通官员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到低分考区参加考试。比如,白居易在家乡洛阳考取无望,投靠在宣州做官的叔父,冒籍考试。清代诗人、学者赵翼是江苏常州人,江苏是科举考试竞争最惨烈的地方。赵翼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外舅,以商籍先入县学,后参加顺天(北京)的乡试,一举得中举人,之后殿试得探花,彻底改变了命运。赵翼还写诗为自己开脱:“士穷则躁进,此事古来有;要当期大节,微眚岂足垢?”
在录取名额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客籍人参与考试,就等于挤占了本地人的资源。所以,古人对于客籍人在当地参加科举极敏感。以明末从闽粤移民到赣南的客籍人为例,这些移民不能轻易取得当地正式的里甲户籍。
而且,客籍人不享有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结果造成土客籍双方在社会身份、晋升机会上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代际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