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语文教学要顺应新课标要求,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策略。新要求与新目标,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作文水平凸显一个人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初中作文教学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个性特点、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在结合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制定策略,辅助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作文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88-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改要求,必须首先分析中学作文教学当下的状态,科学探析,有的放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开拓视野,善于发现,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巧妙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善于搜集素材,扩充自身储备;教师也要发挥现代高科技的教学技术的优势,要以鼓励为主,诱导为辅,灵活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写作爱好,丰富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鼓励学生放眼生活,体察生活,拓宽视野
中学时代的学生,大多数对写作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拒心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实践,缺乏感悟。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在综合评估一学年的作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下,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多亲近大自然,大胆体验生活,并善于描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交流所感、所思。老师养成自身这一良好习惯后,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生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不断积累,学生就会慢慢感受到运用笔头记录生活的好处,渐渐消除对写作的抗拒心理,进而培养对写作文的情感。作文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并学会观察的基础上,认真探究,不断思考、借鉴各个实验改革成功的作文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改革经验的利弊,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经常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执教体会,形成适合教学对象实际的作文改革策略,对作文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二、发散思维,广泛交流,学会分享
拥有丰富的素材,知晓行文的技巧,是写作文的两大要素。而要具备这两大要素,除了鼓励学生注意积累生活感悟外,还要积极鼓励他们学会交流,善于分享各自的生活体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条件,然后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实践经验。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实践锻炼的亲身体会,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还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体会,同时发现思维,汲取交流过程中有用的经验或素材,从而锻炼语言表达技能,为写作文奠定基础。
此外,作文教师还要清楚,作文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把“鱼”直接送到学生口中,而是要将“渔”授予学生,教会他们如何通过生活、凭借语文写作技能等手段,把“鱼”钓到,然后把鱼弄干净、切好、煮熟,直到调出好味道。在学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发散思维、广泛交流、进行分享等一系列过程,都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写作训练就是锻炼学生把“鱼”变成“渔” 过程。教师在实践创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和策略。
三、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
无论是哪一个学龄段的学生,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分阶段,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慢慢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热忱,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小学生,生活中,他们爱思考,对待人和事,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变得有主见,而一些思想和见解又还不是特别成熟。针对中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注重引导他们把握好个性的发展,不管是生活中的烦恼、挫折还是乐事,鼓励他们学会倾诉和倾听,尤其是在酝酿写作文的素材、话题时,善于调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写作文的看法,鼓励学生表达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作文题材及其缘由,创造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写作氛围。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丰富、拓宽学生视野,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四、以新课标为指导制定教学策略
立足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写作文模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文的积极性,以此形成课堂内外相互联系、写作和阅读相互作用、创新和规法相得益彰的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创新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内作文训练: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就是很好的范文案例,这些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研究认证,精选或提炼出来的经典代表作,教师不可浪费这样的优秀资源,要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提炼、总结,积累写作经验。另一方面,扩充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练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管古今中外的报刊杂志、电子书籍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要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酝酿自己的情感,提炼写作技巧,摘录文中优美词句,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再则,就是为学生多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课外活动,比如“到公园植树或捡垃圾”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实践经验。
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自主写作
通过多读、多看、多听、多写,学生的知识面和写作技能也有了一定积累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有效性,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对下一步的写作课程做好计划和安排,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的空间,学会自我鞭策、自主练笔,学会分享作品,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换作文,相互品评。另外,鼓励学生要有不厌其烦地阅读课文的精神,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当代文学的表达技巧,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行文习惯和风格,倡导自主性。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艺术品,通过欣赏美、感受美,进而陶冶情操,形成自我的审美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技能必定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尽可能地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写作教材,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各异的教学手段,这不仅是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更是对学生的尊重。为他们量身定做符合每个学生特性的写作要求,以此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创新练笔平台
当今,互联网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对互联网的喜爱之情,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模式,以手机或电脑为载体,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写,当然也要学会甄别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对互联网的警惕性,引导他们学会写QQ、微信、微博等心情或日志,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锻炼思维能力,学会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生活中事情,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培养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互联网写作平台的开辟,与众多网友、微客交流互动,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建立健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爱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瓶颈,新课程改革目标就是呼吁广大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多元化的教学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学语文教师创新作文写作教学方法刻不容缓,要努力探索新的作文训练思路,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命题—作文—批改—讲评”的单一形式。
七、建立科学的作文教学评价体系
要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教学教案编写系统,合理化设置作文课程、课时,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计划,全面客观地进行作文批改,并持续关注学生对教师批改意见的看法,注意搜集整理学生反馈出的问题和意见,以不断改进、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作文的活力。依照每个学段的作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综合考评学生写作的发展情况,尤其要特别注意的是批改后的作文点评课,这也是获悉学生对每一节作文课题的反应情况,对进一步健全作文教学体系大有裨益。要真正想要建立健全作文教学评价体系,初中作文教师就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和魄力,彻底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写作次数和文章数量的传统观念,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任何可能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帮助的方式方法,要明白,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多元化作文评价主体,也就是一篇文章的点评最好能够综合学生自己的意见、学生家长的意见、科任老师的意见,以及学校科目领导的意见,最终形成全面、客观的结构化综合评价意见,有利于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要以包容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写作,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客观地衡量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作文的活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己的评价用语,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情绪化。
八、注重总结分析多元化评价结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评,还要学会对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写作文不大感兴趣,甚至每次作文写得一塌糊涂,但是让他评价别人的作文时,他却点评得相当到位,评价水平比他自身的写作能力简直判若两人。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发现,注重总结,分析症结所在,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探究分析促使学生通过点评他人的作文汲取经验、增长智慧、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方式方法。写作不单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学生能否爱上写作、学会写作,并从中学会自我开发、调节自我、提升人格修养,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丰富生活、丰满人生,这都与中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是否健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从学校,到教师,甚至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作文教学体系而努力,创新中学作文教学手段,完善作文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九、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出台后,对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建议多种多样,但创新势在必行。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创新中学作文教学策略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紧跟时代的步伐齐步并进,教学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君.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建议[J].咸宁学院学报,2010(08):125-126.
[2]王绍林.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新探[J].教育探索,2014(11):51-52.
[3]栾贻爱,顾东臣.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02):113-117.
[4]孔静娜.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25):176-177.
[5]李钰.浅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从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9):179-18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