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2016-06-17 03:20:14徐文娟
河北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疗法支气管炎

徐文娟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呼吸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徐文娟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呼吸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头孢他啶等及清肺止咳汤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循证护理。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变化,记录2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VC、FEV1及MMEF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关键词】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循证医学

慢性支气管炎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迁延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气急、咳痰、喘息等,病程长,易反复,若治疗不及时,极易转变为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效果[1],梁卫珍等[2]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防治期间施以辨证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防止复发。循证护理是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 护理专业的Alba Dicenso 教授首先提出,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内涵和方法不断发展,不仅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3],而且还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4]。2012-10—2014-03,笔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实施循证护理40例,并与常规护理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学》[5],中医诊断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有关“肺胀”的诊断标准[6]。

1.1.2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33~73岁;②临床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③无其他脏器严重病变;④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哮喘、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②严重肝、肾、心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④败血症或全身感染者;⑤近期有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者;⑥心理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⑦过敏体质或肿瘤病史者。

1.2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为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3~73岁,平均(58.14±15.29)岁;急性发作持续时间1~7 d,平均(4.45±2.27)d;病程1.5~19年,平均(11.03±7.68)年;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18例,高中7例,中专及以上7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中医辨证分型:痰热壅肺证19例,风寒袭肺证10例,风热犯肺证6例,肺气亏虚证3例,燥邪伤肺证2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平均(58.61±14.83)岁;急性发作持续时间2~7 d,平均(4.87±2.68)d;病程1.5~17年,平均(10.58±6.94)年;文化水平:小学7例,初中19例,高中6例,中专及以上8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例;中医辨证分型:痰热壅肺证21例,风寒袭肺证9例,风热犯肺证6例,肺气亏虚证3例,燥邪伤肺证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及护理方法2组均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吸氧、止咳、祛痰和头孢他啶等西医治疗,并予清肺止咳汤。药物组成:黄芩9g,百合12g,沙参12g,川贝母12g,桔梗12g,麦门冬9g,瓜蒌12g,天门冬9g,甘草9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案和步骤如下。

1.3.1循证准备研究人员系统学习循证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循证护理实施方法和步骤,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本研究。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时间、文化水平、合并病、治疗措施、既往史和联系电话等,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心理特点和家庭关系、社会背景等。制订护理计划,并与图书馆联系,约定文献检索时间。

1.3.2提出临床护理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是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治疗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等亦是医患关切所在。故确定以下循证问题:①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认识和护理实践能力;②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哪些;③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护理措施有哪些;④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护理干预措施。

1.3.3循证检索与实证评价首先系统复习教科书,温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规范化护理措施。将上述循证问题作为主题词/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和Pubmed查阅近3年的文献资料,其中国内文献来源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并对文献资料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全面评价,筛选出最佳护理实证,与临床护理实践和患者具体病情相结合,总结出实用性强的部分,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1.3.4循证应用

1.3.4.1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长期困扰,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治疗信心不足,影响医疗效果。护理人员通过自我介绍、亲切交谈、耐心倾听、肢体语言温暖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性情特点、文化水平、家庭关系等给予个性化心理疏导,如倾听、头肩颈部按摩、四肢放松、听广播或音乐等,缓解不良心理反应,协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医疗心态和战胜病魔的信心。部分老年患者担心治疗费用,护理人员应动员家属做好经济和情感支持,使其感受到亲情温暖,缓解焦虑、悲观等心态,并指导家属做好医保、农保的报销,减轻经济负担。中医学认为,七情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如思伤脾,忧伤肺,肺伤而致肺津凝聚等,故应强调患者的情志护理,保持心情平静而舒畅,不宜过喜过悲。

1.3.4.2治疗护理服药时间、用量剂量、用药方法等是保证药物疗效的关键,止咳、平喘药物和抗生素的正确应用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减量,护理人员要监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清肺止咳汤遵医嘱煎煮,凉后分2次口服,用后持续观察疗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给氧,加强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坐位行有效咳嗽(缓慢深呼吸后双手压迫上腹部,持续咳嗽几声),从肺底至肺尖、肺外至肺内依次叩背,三餐前每侧叩击2~3 min,促进痰液排出。若病情出现危重变化,如呼吸急促、胸闷、面色青紫等,立即置患者半卧位,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处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行辨证施护,如痰湿阻肺证可行鬼针草煎水泡脚,按摩神门、涌泉穴助眠,痰热壅肺证可擦热两侧大鱼际肌,从印堂穴沿鼻两侧下揉至迎香穴,患者感微热停止等。

1.3.4.3健康教育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健康教育小册子,使其了解疾病的影响因素和治疗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进行唇式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 min,逐步改善呼吸功能,提醒患者注意天气温度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御寒保暖,避免外邪侵入。加强环境控制,避免皮毛、尘埃、花粉和刺激性气体等接触,减少疾病诱发因素。加强饮食护理指导,早期不宜滋腻补养,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过甜等,食物温凉适度,慎用虾、牛奶、海鲜等易过敏食物,戒烟酒。慢性期宜以调理肺虚、肾虚和脾虚为主,宜多食甲鱼、蛋类、奶类、萝卜、丝瓜、蘑菇、冬瓜等食物,多食西瓜、梨和枇杷等水果,同时嘱患者避免人参与萝卜、鲤鱼与猪肝等食物搭配。

1.3.5疗程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变化,记录2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5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摄片显示恢复正常,病原学检查示痰培养转阴;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胸部X线摄片显示较治疗前好转,病原学检查示痰培养基本转阴或致病菌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胸部X线摄片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6]。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治疗前后FVC、FEV1及MMEF比较见表2。

观察组(n=4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FVC(L)2.16±0.753.12±0.83*△2.36±0.912.64±0.64*FEV1(L)1.64±0.642.76±0.83*△1.72±0.682.24±0.78*MMEF(L/s)0.83±0.191.68±0.22*△0.80±0.221.52±0.19*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FVC、FEV1及MMEF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32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2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3可见,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膜分泌能力增强,病程迁延反复,渐进发展,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易致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诱发因素有吸烟、空气污染、粉尘、病毒和细菌感染等。现代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等,虽能短期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易出现抗生素依赖而耐药、再次复发等缺陷[7]。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范畴,病机是本虚标实,外邪侵袭,与肺、肾、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以清热化痰、益气止咳为原则。清肺止咳汤方中沙参、百合为君药,黄芩、川贝母为臣药,瓜蒌、桔梗、麦门冬、天门冬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益气、止咳之功效[8]。故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弥补单纯西医治疗不足,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与刘鹏[9]研究一致。

良好的治疗措施是治愈疾病的基础,但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护理的根本目的是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喘息等临床症状,及时排除气管内分泌物,通畅呼吸道,加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循证护理起源于循证医学,强调以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为中心,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手段,审慎地、准确地和明确地应用最佳科研实证,综合考虑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意愿,及时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过程[10]。其包含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连续过程,比传统护理模式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护理方案的目的性和有效性[11]。中医学强调医治的整体理念,重视标本兼治,讲究辨证施护和病、证、人的统一,避免情志致病。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通过文献检索,查找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不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筛选出操作性强、有临床价值的护理实证,综合考虑科室护理实践能力和患者的愿望、价值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优于常规护理,与刘静等[12]报道相似,推测原因与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方案有关,更能体现整体护理的理念和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肺功能检测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强,FVC、FEV1和MMEF可反映患者的气道阻力变化,有利于评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其中,临床常用FEV1变化率判断用药效果。患者长期咳嗽、咯痰和喘息,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心中易生怒、悲、虑等不良情绪,产生治疗依从性低,消极配合医疗,不利肺功能的恢复。《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亦说明情志护理的重要性。观察组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家庭关系和具体病情等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极大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激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配合护理人员有效咳嗽排痰,并给予辨证护理、健康指导等,从而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及MMEF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3],有助于病情康复。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是患者切身感受治疗效果的临床指标,观察组改善上述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一步显示循证护理的优越性,其原因可能是:循证护理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医疗心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避免疾病诱发的不利因素,并通过积极锻炼和饮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研究中发现,护理人员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统计处理能力弱等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改善肺功能,缩短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存会,张金凤,刘淑红.青霉素V钾分散片联合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8):1177-1178.

[2]梁卫珍,钟卓丹,王维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J].新中医,2012,44(12):194-195.

[3]邓瑶,孙涛.循证护理在计划生育病房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8-1240.

[4]潘卫平.循证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疗效和心理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2886-2887.

[5]陈灏珠.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1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81.

[7]徐容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45(9):39-40.

[8]张娟,朱云丽,王宝玉.清肺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2例[J].陕西中医,2014,35(6):683-684.

[9]刘鹏.清肺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98-99.

[10]王彤,刘玉梅.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42-5743,5756.

[11]王敏.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9): 123-124.

[12]刘静,谢慧丽.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1-212.

[13]曾孝琼,宋彦,夏冬梅.循证护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6):1145-1146.

(本文编辑:董军杰)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 treated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XU Wenjuan.

Department of Pneumology,Jiangyi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Jiangsu Province,Jiangsu,Jiangyin2144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AECB) treated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Methods80 AECB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subjects were received oxygen uptake,cough suppressant,phlegm dispersing,ceftazidime and decoction for clearing lung to stop coughing.40 subjec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40 subjec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EBN.The course was two weeks in two groups.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a course.The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as well as the time of fever subsidence,cough suppressant and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95.00%)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80.00%,P<0.05).The FVC,FEV1 and MMEF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in two groups(P<0.05),and the improv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time of fever subsidence,cough suppressant and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ed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EB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n AECB treated by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shorten the extinction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Bronchitis;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doi:护理研究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41

作者简介:徐文娟(1977—),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562.210.58;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4-0609-05

(收稿日期:2014-07-30)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疗法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