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构建研究

2016-06-17 08:24刘禄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6
图书馆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馆员学科

刘禄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6)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构建研究

刘禄峰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介绍了大数据与学科服务的概念,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要素,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目标、设计模型与功能模块,最后论述高校图书馆依托学科服务云平台开展服务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

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图书馆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开展现代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知识需求。为解决学科资源无法有效共享这一问题,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出了学科服务,以突破传统信息服务的限制,满足科研人员、读者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需求。学科服务是注重共享、互动、创新的资源组织模式,是面向用户需求的深层次信息服务。综合运用各种大数据处理技术,构建功能完善、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的云服务平台,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层次有重要意义。

1 大数据与学科服务

1.1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常规技术难以统计管理的海量数据的集合。根据大数据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其看作随着新数据处理模式形成的,具有极强决策力、较快增长速度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有巨大的规模,类型丰富,蕴含极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时,人们需要耗费比常规数据更多的时间,并且处理过程超出统计工具的容忍度。这些数据多为系统自动生成的,类型丰富多样,格式并不是通用的[1]。处理大数据的方式包括批量处理与分流处理两种,也需要协同应用多种技术。为了从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和工具,并配合复杂的算法,及时更新数据预测流程。

1.2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也称作学科型服务,它是图书馆为适应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变化,改变传统信息组织与服务方式,依据科学研究的专业、项目以及学科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检索、组织、传递与利用的服务方式。学科服务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深层次信息需求,也符合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2]。它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不同,需要结合用户需求不断进行摸索与调整,最终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产品。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是一项动态、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人力、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考虑服务模式、服务对象以及目标措施等。学科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致力于改变信息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对服务人员的学科素养有较高要求,提供的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服务,在处理知识与信息的同时能够实现信息增值。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能够融入科研活动中主动推送服务,并且与科研人员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扩大图书馆的学科影响力。

2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要素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学科知识资源为基础,以促进学科知识创新为目标。可以综合应用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等大数据技术,对学科知识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与集成,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智力服务。

2.1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开展学科服务的主体。他们并非单纯发挥联络学科专家、用户的功能,也发挥着根据用户需求调动图书馆所有资源参与学科服务中的作用。同时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具备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并做好学科资源的组织与引导工作。在学科服务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做好学科知识库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并且保障专业人士与学科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

2.2学科用户

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等是学科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从事专业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的主体。不同知识层次的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服务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师、研究生以及社会人士等对学科服务的深度要求不高,主要是文献检索或获取常规知识。而学科研究人员的时间宝贵、任务繁重,研究项目涉及内容广泛,加上很多学科资源难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只能借助图书馆获取资源。高校图书馆掌握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对学科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及时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学术资料。

2.3学科知识资源

学科知识资源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包括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两类[3]。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学科需求,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归类、集成与挖掘,以方便学科用户进行检索与使用。由于网络资源、馆藏资源的重复率较高,且存在多种类型与表现形式,需要高校图书馆构建云端学科知识库,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学科图书馆员可以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如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等,对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库、网络学术资源进行重组,分析提炼出符合学科要求的优质资源。将这些资源纳入学科知识服务资源池中,构建学科导航库、学科机构库、学科知识库以及学科专题文献库等,以满足用户的一站式检索需求,见图1。

图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一站式检索架构

2.4学科主题网关

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可以借助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开放的特点,针对不同主题或学科的资源纳入标准,构建规范的学科资源表述体系,进而对学科资源进行规范组织、筛选与整合,将其纳入学科主题网关中,以方便用户根据网页导航查找资源。学科主题网关也可以称为学科门户网站,其构建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与学科用户的联系,方便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服务,保障科研人员对学科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影响力。学科主体网关具有自主、互动的特点,能够保障学科资源传播的最大化,也方便学科用户对资源进行自主管理。

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根据学科知识资源与人力组织需求,结合学科馆员制度与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方式。根据大数据环境下学科用户的需求特点,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构建云平台,能够将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紧密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完善学科服务模式。

3.1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目标

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云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知识检索、知识地图、知识导航等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形成面向教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体系,适应不同类型学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学科知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积累。学科服务云平台要求界面友好、结构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具有开放性、适用性、易用性,能够满足科研信息化与泛在学习需求。云平台的设计不能盲目追求功能多样,而应以高校学科服务实际需求为准,遵循分布式、兼容性与松耦合的原则,并能够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的动态变化进行功能调整。例如,北京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暨云计算平台是“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的项目,已初步构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平台。平台基于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实现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高效管理和灵活配置,为学校多个学科提供动态的高性能计算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对于软硬件环境的个性化需求。

3.2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模型设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设计要求面向学科知识服务,具有开放性,层次结构简单,能够对各种学科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存储与共享,并且创建集成多种服务的信息环境。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要素与服务流程,将多种学科服务集成于云平台上,能够为用户获取一站式学科资源提供便利。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学科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科服务云平台的三层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设计模型

3.3学科服务云平台的功能模块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泛在网络,如有线电视网、移动网络以及互联网等,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获取图书馆云平台服务,这就是云客户端。这里应用知识关联、云计算等技术构成泛在图书馆,满足了用户泛在学习的需求[4]。学科知识资源层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最底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各种软硬件资源汇聚起来,是构建各类学科知识库的基础,其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学科知识资源。这些资源大部分来自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自建数据库,也包括网络资源以及从开放机构获取的OA资源等。平台管理层主要负责各类信息资源的维护与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网络安全、学科资源以及统计数据管理等。该层是维持云平台正常运转的基础,能够接收、传递各种命令,并将这些命令进行分析后转化为相应的管理操作,对各类学科知识资源的操作进行控制。学科知识服务层主要负责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并为学科服务提供支持,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部分。该层根据高校学科设置情况设计了相应的界面导引,每个资源导引对应不同的学术资源链接,能够提高学科用户获取服务的便捷性。这一层提供的服务包括知识导航、存储、推送、共享等,能够满足用户的一站式检索需求[5]。对于已经完成的成功案例,系统会自动将其纳入学科知识库中进行云共享,以方便用户学习借鉴,并赋予不同用户相应的权限,强化对学科服务的有效管理。

4 基于学科服务云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充分应用了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对云端知识与各类数据库进行检索,然后分类构建相应的数据库来有效完成学科服务工作。但在依托云平台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规范学科服务流程、制定学科服务评价机制,以进一步实现学科服务创新。

4.1规范学科服务流程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前,就已经根据学科设置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标准,并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界面做出了严格要求。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要求高校图书馆进一步规范学科服务流程,并将服务规范在云平台上公布,要求所有学科馆员与用户依据规范操作。具体包括学科服务申请、处理、反馈等内容,以帮助学科馆员与用户了解学科服务流程[6]。在学科服务云平台运行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均实现了网络化与电子化,极大地简化了学科服务流程,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加上学科馆员的操作更加专业规范,不需要反复向用户解释具体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4.2设置学科服务评价机制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可以在学科服务云平台上设置相应的统计与评价功能模块,对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加强与科研查新工作站、学术机构以及数字化部门的合作,定期对各项设施进行更新,以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设置学科服务考评小组,定期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核,可采用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服务质量、平台使用效果以及导引建设情况等评价指标,要求学科馆员定期对学科资源库进行维护更新,进而促进学科服务整体质量的提升[7]。

4.3积极拓展学科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与科研团队、高校师生的合作,共同开展学科服务共建活动,或在学科服务云平台上开展网络调查、个人推荐等活动,要求学科用户对图书馆的学科建设情况提出建议。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与高校教师合作,收集各种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并上传至学科服务云平台,以供用户下载学习。或者与高校院系负责人合作,将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获奖作品上传至学科服务云平台,让更多的师生了解这些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设置学科资源推荐模块,定期在学科服务云平台上向用户推荐不同学科专业的新书。或者借助当前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设计学科服务在线咨询模块,以满足学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8]。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学科设置情况,借助Web技术构建了12个相应的“学科博客”,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开展学科服务,通过对学科资源的整合与深入挖掘,定期为师生推送学科热点、常用资源链接等,致力于深入全面地解释学术资源,也为学科用户

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5 结语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用户深层知识服务需求的全新模式,也是图书馆实现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综合应用各种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以学科资源集成为依托的云平台,能够有效提升馆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对于促进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有重要意义。但学科服务云平台的构建并非先进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应该结合学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学科服务实际来精心设计,进而真正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志江,李志刚.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131-132.

[2]杨华玲.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104-106.

[3]郑邦坤,潘幼乔.地方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构建[J].情报科学,2011(3):378-382.

[4]陈爱华.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工作探析:结合盐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导读服务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7):55-57.

[5]邓仲华,李立睿,陆颖隽.大数据环境下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1):30-34.

[6]崔慧红.基于大数据的CDRS知识整合研究框架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3(17):27-30.

[7]高俊芳.云计算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83-88.

[8]韩翠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2013(1):121-122.

刘禄峰男,1977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服务。

[分类号]G250.76

收稿日期:(2015-11-2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