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临风:品读何士光》序
感谢朱军先生写下了这样一些关于我的文字。我们今生今世来到这人世间,都和文字有一些因缘,并因了阅读和写作,也在我们之间结下了这样一种因缘。如今年光渐渐地过去了,这时候就让人不禁要回想,这样的阅读和写作,都是为了些什么呢?
我们生而为人,就背负着这个生命,踯躅在年年岁岁的光阴中,沉浮在朝朝暮暮的日子里。每天每天,你固然要面对着生活,要让自己能够存活下去;在生活的后面,就还要面对着人生,要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赋予一种意义;但在这生活和人生的后面,你始终面对着的,就还是这个生命,是这个生命和命运之谜。所以你背负着的这生命就会追逼着你,让你不得不去追寻这个生命和命运的根柢。好比说,一个人在不知道真话的时候,就不会知道假话,你在不清楚这生命和命运的真相的时候,你也就是不知道应该拿这个生命去做些什么的。那么在这个红尘滚滚的人世上,在这五光十色的寂寞和忙忙碌碌的荒凉之中,你就不知道该把自己怎么办才好,不知道该怎样以终老。佛法里说,文字是一种般若,我们因为和文字有这样一点因缘,所以也就会在这样的因缘之中,去追寻生命根柢,去求得自己的归依。
有一种说法我们几乎都不再怀疑,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书也要读得越多越好。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一直把书读下去,至死也读不完,那我们又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这生命不就注定了是绝望的?所以阅读和写作的实质,就应该是一种不断地扬弃。书不能越读越多,而是要越读越少。好比把枝叶都撇开了,把泥土都掀开了,根柢就显露出来了。
我们在这里把生命比喻为一棵树,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好比是花朵,我们的人生就好比是枝条,而我们的生命则好比是根柢。如果我们总是在生活的花朵之间寻求,在人生的枝条之间比较,自然就会移步而换景,朝云而暮雨,这样的烛照就是层出不穷的,我们的感触、见解和主张也就像我们的卷帙一样地浩繁了。但是换了一朵花朵,不也还是一朵花朵?换了一片枝叶?不也还是一片枝叶?这样的忙碌,就不过是在同一个层级上不断地重复,都同样的高,也一般的矮,要说一步也没有前进,又何尝前进了一步?但凡感触、见解和主张,就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不断更变的,乃至口是心非的。所以文学作为一种感触,就是随因缘而生灭的,是可有可无的;历史作为一种真真假假的当代史,就是可多可少的;而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则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世界和生命的真相不是可以靠思考去争辨的,而是要用体验或实验去证实的。所以佛门里就有一个专门的说法,把这一切称为“不了义”。那么古往今来地,一个人若是在不断地寻觅着,最终也就会从这样的重复之中走出来,寻觅到宗教里去,这里说的即是寻觅到道家和佛家之中去。在这个卷帙浩繁的人世上,能够为我们讲说世界和生命的根柢的,就只有科学和宗教这样两个体系,而科学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体系,道家和佛家则都是已经完成了的千古不易的体系。
即以道家而言,正如科学后来用来观测世界的模型,是一切复杂都源于简单一样,道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把世界和生命的模型表述为一二三和三二一。这里的一,就是道,就是如同科学后来所说的那种把这个世界化生出来的高密度的物质。这里的二,就是有和无,也叫乾和坤,或者阴和阳,若是换成佛家的语义,便是色和空,再换成科学的语义,则是物质和能量。至于三呢,便是包括我们的生命在内的一切生命,是阴和阳的聚合体,是第三种“负阴而抱阳”的存在形态。可以说老子当年在《道德经》里,就已经为我们把事情讲完了。真理是朴素的,这就是“了义”。
那么,道在化生成了三以后,即是三生万物以后,便化现在了万物里。我们生而为人,是站在第三的层次上,便是可以从中去见道的,这也就是三二一,在三中见到二,在二中见到一。道家就把这叫做得一,佛家就把这叫做归一。这就是凡此不二的,无可更改的,知行合一的。一个人若是得一归一了,又会怎样呢?也就能够回到一和三的统一,即是道家所说的于无为之中又无不为,即是佛家所说的事事无碍,即是儒家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候一个人又才会从自为的而走向自在的。要仔细地叙述这一切,自然还需要篇幅,这里就不说了,是为序。
去巢凤寺听磐声
贵阳清镇巢凤寺,有一只天下无双的磐。制磐的大师已经远去了,留下来的磐声便成了绝响,有缘者即能听到。一声磐响之后,便能够让人一直难忘,从此伴随你一生的途程。
磐声一响起来,便不仅在这个自然的世界里鸣响,也在你的心灵的世界里鸣响,明亮,精粹,空灵,久长,从有声的鸣响,渐渐走向无声的鸣响,直至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当年佛陀曾经问阿难,钟声响了,你听见了吗?阿难说听见了。佛陀又问,如果钟声停了,你还能听见吗?阿难说听不见了。佛陀接着又问,要是钟声又响起来了,你还能听见吗?阿难回答说,还能听见。于是佛陀就告诉阿难说,这说明什么呢?这不就说明在你的身上,始终有一种能够听见的东西,一直在那儿存在着?这个始终在那儿的,不仅能够看见听见,而且还能够思量和判断的东西,自然不是别的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灵了。可见我们的心灵,本来是智慧、宁静和圆满的,是永恒的、终极的和金刚不坏的。至于声音呢?乃至万事万物呢?则是随着撞击的因缘而生生灭灭的,你即使想留住它们,乃至更多更大更强,便终究也是留不住的。
所以佛法教给我们的,就是要明白这心灵的本相,要保持这心灵的本相。而明白和保持这心灵的本相,自然不是说就空无所有了,而是说声音来了,就任它来了,声音走了,就任它走了。你不用去追逐它们,一追逐就烦恼丛生了。这样的明白和保持,也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不离万物、不住万物,就是内心如如不动,对事物则了了分明。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一个人也就从必然而走向了自由,从此便能够常乐我净了。
那么,到巢凤寺的听磐堂去听一次磐声吧。去听一次声音的生灭,明白了诸行无常,这是理上的事情。去跟踪一次声音远去的路程,让这心灵和磐声一道安静下来,直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直至回归这心灵的清净妙明的本相,然后再把这样的心境移置到万事万物之中去,这便是事上的事情,便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