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青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师院校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蔡长青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要善于营造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当下师范院校在建设师范特色校园文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以至师范特色难以彰显。究其原因,既有宏观政策的影响,也有师范院校本身的因素。因此,寻求宏观政策保护,大力研发师范特色课程,做好师范院校的顶层设计应是建设师范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特色;校园文化;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量的扩张逐步转向质的提升,各高等院校开始把办学质量和特色建设作为自己办学和定位的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院校也不例外。毫无疑问,建设师范特色是此类院校理所当然的追求。正因此,这类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毫不例外地将师范特色作为建设目标来加以强调和彰显。但从实际操作层面和效果来看,师范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尤其是扩招以后,伴随着各师范院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院校的师范特色开始削弱,非师范化倾向日趋明显,从而导致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校园文化难以彰显,并出现杂糅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般的师范院校,即便一些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也不例外。它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师范院校形成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更不利于师范院校的定位和发展。
一、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困境分析
关于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已有不少专家做过详细论述,但专门探讨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尚不多见,此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实际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在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化倾向日趋明显,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开始面临困境。
(一)宏观政策导致师范院校师范特色的削弱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为解决经济和就业方面的问题,国家出台了扩招政策。各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开始激增,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向大众化。在此情境下,各高校几乎都把扩大招生人数和扩大办学规模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从此,“扩招”“新校区建设”“大学城”“高校债务”等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词。但摆在各师范院校面前的问题却相当严峻:传统的师范专业招生人数有限,不可能满足扩招的巨大需求。为此,各师范院校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通过转型变成非师范院校,从而得到扩大招生的目的。但实现这种转型并非易事,宏观政策层面有严格的限制。以安徽省为例,迄今为止,本科层次的师范院校没有一所转为非师范院校,但是师范专科院校与其它院校合并后升格为本科层次时,这种突破却是可能的。如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滁州学院、巢湖学院、池州学院、黄山学院等,这些学校在升本前的主体都是师范专科院校。通过这种方式,各师范专科院校不仅办学层次上有了提升,更在专业设置上实现了突破,可谓一举两得。二是扩大非师范专业招生人数,以此来弥补招生不足的缺陷。一些师范院校虽然难以实现华丽转身(变为非师范院校甚至是综合性大学,也包括部分没有升格成功的师范专科学校),却能在高举师范招牌的同时招收非师范生,这显然也是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
不管是师范专科院校升本后的转型,还是师范类院校扩大招收非师范生的人数,对所在院校的师范特色都是一种削弱。
如果说,高校扩招政策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造成了损伤,那么随后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更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把招生与就业挂钩。要求每个高校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根据就业率下达招生计划。此举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但显然对师范院校不利。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师范院校仅招师范专业的学生,那么如何应对复杂的市场需求?如何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如此看来,师范院校扩大非师范生的招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2010年开始,国家开始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生均拨款,即按学生人头数来拨款。而且额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截止目前,安徽省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已达12000元[1]。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保持师范特色与扩大招生,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除了上述政策外,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于师范特色也是一种削弱。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自1995年开始,各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为保证师资质量,在教育系统逐步实行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设置的一项考试。考试对象主要是非师范类的大中专毕业生。考试条件主要有4条:1、具有所报教师资格种类的相应学历。2、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考试并获得合格成绩;若《教育学》、《心理学》两科在学历学习过程中修过,且获得合格成绩,则可不考;或者参加相应的自考。3、通过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4、通过课堂教学技能测试。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考试的门槛并不高。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资格等考试相比,教师资格考试相对容易,通过率也较高。正因此,教师资格考试也持续升温。合肥市教育局2013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教师资格申请继续保持火热,申请人员比去年增加了约15%,尤其是非师范类毕业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正如有人所说:“对比一下医生职业,一个刚入职的新人,一年内连开处方权的权力都没有。教师资格证什么人都可以去考……”[2]客观地说,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的确起到了补充师资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的差异缩小,这有可能导致部分有志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游离彷徨甚至放弃,因为学与不学师范专业与其以后是否从事教师职业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不仅会造成教师职业门槛的降低,而且还会导致师范专业特色优势的减弱。
(二)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减少
正因为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刺激,各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大。但令人不解的是,本应作为师范院校主体的师范生的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而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笔者所任职的合肥师范学院本来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拥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社会口碑。该校设有12个院系4个公共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40多个,各类在校生近14000人。与安徽同类院校相比,该校的师范生培养力量处于中上等水平,因此,以这所学校作为调研对象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该校文学院为例,目前共计20个班级,其中非师范班共计8个:普通师范本科班4个(2009至2012级各一个),2011和2012级专升本班各一个,2010和2011专科班各一个(2012年专科班停招),全院共计1225人,师范生数为518人,占全院学生的42%。与此相反,文学院的非师范生人数却大幅度上升。文学院不仅招收非师范方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且从2011年开始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2013年又增设新媒体专业并招生。从2013年的招生计划来看,文学院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114人,新媒体专业学生58人,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方向学生60人,而师范方向学生仅为57人。师范生在文学院学生总人数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表1)。
表1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09—2013)师范生人数
可以看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师范生正在持续减少。而这种现象在该校的其它院系也广泛存在。从整个学校来看,非师范专业在招生数量上超过了师范专业。而这种现象并非合肥师范学院所独有,其它师范院校也不例外。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作为北京市师资培养基地,目前该校的师范专业也仅占全部招生专业的44%(数据源自该校官网)。学生主体构成的变化直接造成了师范类院校师范特色校园文化难以构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它是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等。而师范生的减少和非师范生的增加事实上已使师范院校难以形成一种整体文化,即以师范特色为主导的校园文化。
此外,教师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更是校园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参与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由于师范院校大力开设非师范专业,招收非师范生,师范院校的教师不得不面临分流的选择。在此情况下,原先从事师范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分流一部分去承担非师范专业的教学。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从2011年开始,大多教师开始分流到非师范专业教学岗位,仅有13名教师留在原有的师范专业任教。自2010年起,文学院开始有意识加大对非师范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于教师进修(包括读博和访学)也强调倾向于非师范专业。显然,这些措施对于建设师范特色校园文化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三)在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上师范特色不明显
高等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作为师范类院校,理应把师范类专业和师范特色课程的设置作为重中之重,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笔者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三所院校来看,三所师范院校在办学历史、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在专业设置上却体现了惊人的一致性:即都是在原有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大力增设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反而处于弱势。下面以各院校文学院(中文系)为例说明情况(表2)。
表2 师范院校文学院(中文系)专业设置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师范类院校与综合性院校应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时也应该体现在专业设置上。但事实上许多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惊人的趋同性(表3)。
表3 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文学院(中文系)专业设置情况
此外,很多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课程建设尚待加强。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为学校的育人理想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3]。以笔者所在的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师范和非师范方向,两个方向的主干课程设置如下(表4):
不难发现,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的主干课程均涉及高等数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美学、强化写作训练、古文阅读与背诵、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除了主干课程有较多相似外,二者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更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师范方向的师范特色课程不够丰富,大多师范类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满足培养师范生的要求。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技能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它主要包括“三字一话”、备课、说课、上课训练等内容,这门最具师范特色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却只有3个学分48课时,只比高等数学多12课时(高等数学2个学分32课时)。可以想象,教师用这么少的课时来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显然是力不从心。
表4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
(四)作为师范院校文化的顶层设计者,校长的教育学素养普遍缺失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它充当着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4]25具体地说,校长的使命应该是:对自己学校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对当代社会变化和学校大文化使命的把握,以及对目前学校师生状态以及他们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办学理念的文化追求[5]。就建设师范特色校园文化而言,师范院校的校长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师范院校的校长要想成为师范特色校园文化的引领者,没有良好的教育学素养是不可想象的。这一点,从民国时期著名的师范院校校长的教育背景中可以得到证明。据统计,民国时期的著名师范院校校长大多数具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留学经历,并有着很高的教育学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6]115。而笔者抽样调查的10所师范大学,仅华南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有教育学背景。
二、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师范教育专业的认可和保护
师范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因为师范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型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应用型教育。就功利性角度,它很难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因此,师范教育需要来自政策层面的认可和保护。
首先,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改善现有教师待遇,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教师本身对于职业的认同及其社会对于教师的肯定有利于吸引一批有志于献身教育的优秀人才加入,充实教师队伍。
其次,继续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中国自近代师范教育建立以来,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它费用。但1997年前后,由于大学扩招等原因,师范院校开始实行逐渐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2007年国家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以鼓励优秀青年学子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国家这一举措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鉴于此,建议将这一政策全面推广到所有师范院校。
另外,提高教师资格准入条件,对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参照国外比较成熟的标准执行。如美国教师资格证对申请人就有这样的规定:如果该学位是从非教育院系获得的,申请人就必须补齐州教育厅要求的教育课程和教师执照要求的有关专业的学分,并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及其职业技能储备期的考查等,时间往往建议为1至2年[7]。
(二)大力研发师范特色课程
众所周知,师范专业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课程设置上。而课程设置又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紧密相关,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形成。教育学家迈克·富兰(Fullan Michael) 在对诸多失败的教育改革考察的基础上得出:那些自上而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没有找准正确的事情——课程和教学的文化核心”[8]56。由此可见,课程设置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师范特色课程的开发上,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当下很多师范类课程针对性不强,与基础教育难以形成有效对接。早在2006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指出目前师范教育的弊端:“目前教师资格制度有融通性,取得上面教育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到下一级的学校任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教好大学的,未必能教好小学。”所以,对于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应该有不同的专业课要求[9]。这对于研发师范类特色课程显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按照目前基础教育的层次设置课程,例如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下可以进一步把课程做深做细,分为三个方向:小学班课程、初中班课程和高中班课程。同时,在教材、教法、师生实践研修等方面也要做相应调整,加强针对性,使得高校师范教育真正与基础教育接轨。
其次,当下师范课程忽视生活技能的教育。从未来发展的前景来看,师范教育将承担更多的功能,许多生活技能课程也应纳入研发范围。正如有位专家所预言:“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问题——当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来利用它的自由?科学和复利的力量将为他赢得闲暇,而他又该如何来消磨这段光阴,生活得更明智而惬意呢?”烹调、木工、裁缝、多种工具的使用,都应该成为学校传授的技艺。它们是生活的技能和艺术[10]。目前,就我国师范教育来说,主要表现为教育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尚属空白,此类课程研发的空间很大。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同时他还具体提出 “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烧饭,不得毕业”的口号,他曾对于前来报考师范的学生提出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必须有“有农事和土木工经验”[11]51。可当今的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仍然未能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外,还要加强师范类职后教育课程的开发。师范类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针对职前教育,同时也要面向职后教育。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师范院校都把招收和培养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工作重心,对教师职后培训不太热衷,大都流于形式,这对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更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12]。
(三)做好顶层设计,彰显师范风采
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做出的共同努力,它虽非仅仅体现为个人或精英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精英的努力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整合群体的愿景和意志起着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大学校长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势必发挥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此类例子在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不胜枚举。如哈佛大学的艾略特、芝加哥大学的哈伯和赫钦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克拉克·克尔等。这些大学校长有着宽广的胸怀、深远的见识、精深的学术造诣,对教育规律尤其是高等教育规律、大学精神有着深刻理解和感悟。如赫钦斯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当时美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日益追求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及专业教育,实用重于学术。而赫钦斯不随波逐流,坚决反对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功利化,高呼打倒职业主义、经验主义和反智主义。正是由于赫钦斯的特立独行的办学理念,使得芝加哥大学在极短时间内就从美国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13]。目前大多师范类院校都采取了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发展目标,尽量多开设非师范专业,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受原来所设专业及学科的限制,增设的非师范专业通常无法与综合性院校相抗衡,而本应是自己特色的师范专业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发展,可谓得不偿失。因此,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前提是校长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并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校长的教育学素养、独特的个性、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开阔视野与胸襟是确保师范院校形成师范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保证。
三、结语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14]1师范院校应该具备这样的神圣使命。师范院校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普通高校,更不能把综合性院校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师范教育既不同于学术型教育,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技能型教育。它是涉及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础工程,集专业技能与素质于一体。相对于其他教育,其收效较为缓慢。因此,过于跟风和急功近利对师范教育来说都是不合适的。师范院校应该着力营造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彰显师范特色,而不是去师范化。师范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耐心和理解。如果说教育是一首诗,那么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首春风化雨的诗。
[参考文献]
[1]时晓玲,俞路石,赵秀红.安徽崛起风云会——安徽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访纪行[N].中国教育报,2012-07-12(1).
[2] 中国广播网.考试简单多拿证,合肥教师资格证考试持续升温[EB/OL]. (2013-05-15)[2014-04-08]http://native.cnr.cn/city/201305/t20130515_512589594.shtml.
[3] 陈树生,李建军.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
[4] 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5]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
[6] 沈卫威.沈卫威讲胡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7] 秦洁.西南政法大学两名教师在美获得教师资格[EB/OL]. (2009-12-13)[2014-04-08]http://www.swupl.edu.cn/wsc/content.asp?did=&cid=818943743&id=945598645.
[8] 迈克·富兰(Fullan Michael).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 新浪网新闻中心.教师资格证将取消“终身制” [EB/OL]. (2006-09-08)[2014-04-08]http://news.sina.com.cn/c/2006-09-08/14569971302s.shtml.
[10] 郑也夫.中学科目反思[N]. 南方周末,2013-05-23(31).
[11] 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2] 叶澜.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13] 王英杰.大学校长要有大智慧——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与发展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
[14] 朱永新. 朱永新教育文集(卷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何旺生)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with Pedagogical Feature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CAI Changqing
(SchoolofHumanities,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Abstract: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uct the campus culture with pedagogical features, which has not been given enough attention. Current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dilemm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with pedagogical featur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are as follows: the effect of the macro policies in the one hand, the normal university itself on the other.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eek the macro-policy protection, to spare no effort to develop curriculum with pedagogical features and make the top-level design for normal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the campus culture with pedagogical features.
Key words:pedagogical features; campus culture; dilemma; route
[收稿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究项目“陶行之教育思想与师范院校文化精神的研究” (SK2013B405)
[作者简介]蔡长青(1971-),男,安徽六安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2-00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