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波·达因别克 杰苏尔·居来提 花芯
摘 要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世界各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自己更擅长的产品上,并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运用比较优势原理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关系,本文通过研究比较优势原理和民族产业之间的关系,为在国际贸易中民族产业的保护与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比较优势原理 民族产业
一、前言
自由市场将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意愿来衡量;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1]这就是说,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买者与卖者有效地配置资源,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被称为有效率的。[2]
自由市场似乎是使市场中资源配置有效率的一条捷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个国家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自己更擅长的产品上,再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使参加贸易的国家的总体情况都变好。然而在现实中,各国出于多方面的考量,不会只生产自己更擅长的产品,而是会在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产品的同时,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产品上——保护民族产业是产生这一现象的现实考量之一。
二、运用比较优势原理给民族产业带来的挑战
贸易的确可以使各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但是这里的变好是相对于总体而言的。在一个国家中,那些生产该国进口产品的企业,将会面临残酷的竞争,甚至将倒闭,该企业中的很多工人将会失业——贸易使他们的状况变糟了。
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多汽车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国产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大幅减小。虽然近年来不少汽车企业通过合资的方式获得了新生,但是这毕竟是在用别人的技术生产别人品牌的产品,将进一步挤压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再比如利润巨大的日化产业,随着物美价廉、营销经验丰富的国际日化巨头的强势进入,大宝、中华、两面针等国产品牌有些被收购,有些则在主流市场销声匿迹。
由此看来,运用比较优势原理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存在矛盾,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势必影响一部分民族产业的生存。
三、准确把握运用比较优势原理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的关系
对于运用比较优势原理与保护民族产业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必须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开展国际贸易。如果对国外产品抱有恐惧心态,不开展国际贸易,将使我国难以融入国际潮流。同时,由于缺乏竞争,将不断拉大我国一些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必须意识到,开展国际贸易不仅可以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还可以让相关企业向国外同行学习借鉴,提高民族产业的水平。第二,必须保护民族产业。民族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在世界经济繁荣时往往意识不到民族产业的重要性,可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甚至爆发战争时,在国外投资者纷纷撤资、撤技术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民族产业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国家将面临经济崩溃,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品牌合作,推出合资产品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民族产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为己所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竞争是相互的,国外的产品可以来我国市场竞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可以进入外国市场竞争,立足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收购外国品牌,同样不失为快速打入国外主流市场的捷径。事实上,联想收购计算机行业老牌巨头IBM的个人计算机事业部,吉利实现“蛇吞象”,收购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等,都已经为民族品牌的海外并购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我们要寻求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和保护民族产业之间的平衡。保护民族产业决不能只靠资金扶持,民族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下一片天,光靠海外并购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实力,拥有“拳头产品”。例如,格力空调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空调核心技术,并且首创了双级压缩技术,做到了人无我有,成功实现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再如云南白药牙膏,在被宝洁、联合利华等国外日化巨头全面占领的中国日化市场中异军突起,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十分难能可贵。可见,民族产业是有可能与国外企业抗衡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需要发挥作用。在民族产业打拼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应该大力引进人才,鼓励创新,帮助民族产业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应该在一些涉及巨大经济利益的国际谈判中维护民族产业利益,在欧盟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调查时,中国政府据理力争就反映了政府在保护民族产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李克强在出访时,也担任“超级推销员”,推介我国的高铁等产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的力量在中国民族产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值得警惕的是,在保护和发展民族产业,助推民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避免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潭中。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注重“和为贵”,认为“和气生财”,在国际贸易中面对运用比较优势和保护民族产业的矛盾时,也要追求合作与公平竞争,做符合经济规律的事,如果为了保护民族产业而盲目抵制外国产品,反而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几乎没有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而生存,故步自封甚至倒行逆施是不可行的,民族产业应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进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去,开辟一片新天地。
四、结论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开展国际贸易的步伐不会放缓,此过程与保护民族产业间的矛盾也将长期存在,应该通过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方式,在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民族产业的利益。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人才、创新方面的优势,鼓励民族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注意保护我国民族产业利益,并积极对外推介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为民族产业的保护与振兴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阿依波·达因别克(1994—),男,新疆阿勒泰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生。杰苏尔·居来提(1994—),男,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花芯(1994—),女,陕西安康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戒骄.垄断产业改革: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