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真 汪江
1 我军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我军个别战区、军兵种开始小规模地使用集装箱运送各种贵重物资,部分后方仓库使用托盘储存战备物资,但各单位只是零敲碎打、自成体系,难以全面发挥集装化运输的优越性。为推进全军集装化运输工作,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以下简称原总后勤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重点研究全军集装化运输工作的有关问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并取得部分研究成果。近年来,原总后勤部颁布GJB 6500―2008《组合式军用集装箱通用规范》、GJB 6439―2008《战储物资集装化通用技术要求》、GJB 5688―2006《军用集装箱运输技术规程》、GJB 183A―1999《军用平托盘基本尺寸和额定载重量》、GJB 184A―1999《军用立柱式托盘和箱式托盘基本尺寸和额定载重量》等一批军用标准,用于规范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工作。
在完善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我军逐步开展集装化运输系统的硬件配套建设,相继研制成功侧装式集装箱整体自装卸车、顺装式集装箱整装整卸挂车、20英尺集装箱物资固定装置、组合式集装箱、伸缩臂叉车、箱内作业叉车等配套设备,并于2002年为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配备集装箱运输车,为东南沿海应急运输保障部队及内地部分联勤分部配备整体自装卸车和配套集装箱;海军为解决海上舰船、岛礁补给的难题,研制开发出6种补给集装箱,用于后勤物资的运输和补给;空军为提高货运飞机的运输效益,开发出适合飞机载运的航空集装箱和机场升降装卸平台。2008年,原总后勤部在石家庄召开战储物资集装化成果展示会,组织来自全军各相关单位的代表对空军维修器材、装甲器材、通信器材等的集装化发展成果进行观摩,并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同年,原总后勤部会同铁道部组织召开试开展铁路集装箱军事运输任务部署会,决定在沈阳、北京、南京等战区试开展铁路集装箱军事运输。自2012年起,原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在全军开展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试点工作。这些都预示着我军集装化运输不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 我军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发展存在的
主要问题
受国情、军情的制约,当前我军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仍处于探索阶段,物资集装单元化工作尚未全面普及,还没有实现从单件包装到托盘单元化、集装箱装运整体配套的转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系统的集装化运输管理机构尚未建成。集装化运输涉及的部门杂、人员广、资金多,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就无法保证集装化运输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目前我军尚未建立系统的集装化运输管理机构,为使我军集装化运输在军事运输体系中合理、规范地运行,需要建立反应快速、机动灵活、协调方便、指挥顺畅的管理机构。
(2)缺乏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集装器具的规格尺寸直接影响运输工具和器具的装卸效率。目前我军采用的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不仅品种和数量很少,而且盛装水平和切换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提高运输工具的装卸效率以及各种储运器具之间的衔接程度,必须进一步提高集装器具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此外,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是由多个部门、众多人员围绕保障任务共同完成的,需要解决多种矛盾和问题,这也要求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法规、标准。
(3)集装化运输装卸搬运设备的配套性差。集装化运输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装卸搬运的机械化,这就要求相应的港站、仓库和运输部门拥有配套的装卸搬运设备;但目前我军仓库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缺乏配套条件。
(4)集装器具流向及回程货源组织不合理。为提高集装器具的利用率,必须合理安排集装器具的流向,并做好回程货源的组织工作,以免造成集装器具的留存和空返。目前我军集装化运输工作基本上都在各单位内部实施,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集装化运输必将跨越各单位之间的界线,届时集装器具的流向、回收及回程货源的组织等问题不容忽视。
(5)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低。集装物资的流动范围广且用户多,涉及全军各军兵种甚至地方有关部门。为高效处理大量信息,实现对运输的有效管控,必须建立基于条形码、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输可视系统,而目前我军在这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3 我军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发展对策和
建议
3.1 加强运输管理,推动集装化运输快速发展
建立统一调度、三级管理的指挥网络,分别在总部、战区、基层部队设立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管理机构,并在铁路、水路、航空交通部门建立与民用集装化运输管理机构相对口的管理机构,对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实施全面的归口管理,以确保军用物资运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集装器具的回送应实行专人负责制,以尽量减少集装器具的滞留、积压或放空等不合理现象。完善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标准、法规体系,使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组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且效益得以体现。各有关部门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加强集装化运输管理人才培养,推动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朝着有利于国防交通现代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3.2 建立可视系统,实时掌控集装化运输动态
在实现集装物资信息数据化的基础上,开发基于条形码、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装化运输可视系统,通过各级仓库、转运站、承运单位等采集集装物资流动数据,并与民用集装化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从而对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全程实施监控,及时掌握集装物资的运行动态,确保后勤保障及时响应。
3.3 利用民用运力,提高集装化运输保障能力
集装化运输的运载工具、装卸机械、道路设施、仓储库房等具有较好的军民通用性,外军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军队充分运用动员征用体制挖掘民用运输潜力和能力,使其服务于军事运输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集装化运输发展迅猛,在集装器具生产、运载工具建造、运输线路开辟、管理系统开发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国防交通法》和《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军动员征用民用集装化运力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议建立并及时更新民用集装器具、运载工具、道路设施等数据库,制订战时动员征用民用集装化运力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调动民用集装化运力配合动员征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方案落实的可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动员征用的效率和效益。
3.4 发挥联勤优势,提高集装化运输保障效益
开展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适宜集装的货源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形成显著的规模效益;二是货流相对稳定,以免因流向、流量等变动而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平时军事运输布局及新时期军事斗争运输准备的需要,目前我军能够满足上述基本条件的军用物资运输主要包括进藏物资运输、进海南岛物资运输、进疆物资运输、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准备物资运输等。上述军用物资运输相对稳定,非常适合采用集装化运输方式。集装化运输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门到门”运输,单一的运输方式很难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因此,我军应基于联勤保障机制,综合运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开展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的最大化。
3.5 加强人才培养,保障集装化运输持续发展
我军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刚刚起步,人才资源相当缺乏,当务之急是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利用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班,对现有人员分期、分批进行轮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业务学习;二是在各类院校有计划地开设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课程,在条件成熟的院校开办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专业;三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除加强人才培养外,还要切实加强军用物资集装化运输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