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中国女孩的温暖发明让人惊叹
文|佚名
你5岁的时候,饭桌上57岁的外婆挤眉弄眼,哄你吃饭,看着你舔着光光的饭碗,她就已经足够满足。
可是,你想过吗?有那么一天,她变成了小时候的你,走路乱颤,不会穿衣,甚至连一口饭都吃不好……
当看到外婆变成这个样子,远在美国求学的台湾女孩姚彦慈,用四年时间,设计了专给外婆吃饭的“儿童餐具”,拿下斯坦福大奖后,她却说,这条路,还未结束。因为全球还有4750万个像她外婆一样的老人。
对于儿时的彦慈来说,外婆就是全世界。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彦慈在小时候就被送到了外婆家。那时候,她和外婆比和妈妈还亲。她最喜欢和外婆挤在小小的床上,摸着外婆圆圆的肚子,就能睡得很安心;最喜欢赖床等外婆来给她穿衣服,带她逛菜市场;骑脚踏车送她去上幼儿园,替她背小书包……
彦慈一天天长大,外婆也在悄悄地老去。读完大学,彦慈就离开外婆,去了远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读设计,彦慈的世界突然变得好大。
“外婆,我现在在美国学设计,你要等我回台湾哦。”越洋电话里,她跟外婆兴奋地播报着发生的新鲜事,可是一年后,外婆却连彦慈是谁都不再记得。外婆得了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变得不爱笑,不爱出门,连最爱的打牌也提不起兴趣,甚至,连吃东西这么简单的事情,对她来说都变得困难重重。这一切是她不曾想过的,放下电话,彦慈陷入了沉思。
当时,她正在准备毕业论文,身边的同学都蜂拥设计又酷又潮的商品,她却把研究对象定成了失智老人,她想给外婆一个惊喜。“我想给外婆做专门吃饭的餐具,不想她连吃个饭都那么辛苦。”追着专业治疗师跑,去老人中心当义工……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收集资料,分析结果,才明白,外婆并不是不想和他们聊天、打牌,而是害怕犯错,害怕因为自己没用,麻烦到身边的人。想到这里,彦慈心里酸得很。可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她,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这个设计。
因为大学时学的不是设计,比起别的同学,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别人2小时就能做好的东西,彦慈却可能要花上10小时。
彦慈一心等待着自己做出设计,然后亲手送到外婆面前,家人一通电话却告诉彦慈,外婆离开了。“不是说好要等我回去的吗?不是说要吃我炒的米粉吗?你怎么就走了。”
等到彦慈赶回台湾,却已经来不及见外婆最后一面,再也听不到她的碎碎念,再也不能抱抱她胖胖的身体……
外婆的离开,坚定了彦慈要做好餐具的决心。回到美国,她继续在方案上死磕,从研究、设计、选材、开模,彦慈一手包办。彦慈的努力,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这份对外婆的允诺,也在慢慢成型。
乍一看,你还以为是儿童餐具,但其实鲜艳的红黄蓝,可以让老人多吃24%的食物,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其中的21个“暗藏玄机”。每一个,都是彦慈对外婆的体贴用心。每只碗的底部都是倾斜的,这样饭菜就能自然地偏向一边,老人就不用费力地聚拢饭菜;勺子的把手是弯曲的,这样放在碗边就不会跑了。勺子的边缘也做成了贴合碗边缘的曲度,这样,挖到的饭就不会掉落。杯子的把手部分,彦慈做成了大大的环,当老人整只手都伸进去,食指刚好“卡”在上部最窄的地方,拿起的杯子不会打翻。而底部的橡胶,则牢牢固定好盘子。
看着自己花了4年做出来的成果,彦慈信心满满,虽然外婆不在了,但是它可以让更多像外婆一样的老人,好好地、有尊严地吃上饭。
比起做出来,彦慈有着更大的“野心”,她要找到投资人,量产它。带着这套成品,彦慈在严寒天飞到了大老远的纽约,却吃了闭门羹。就在彦慈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朋友告诉她,可以去试试斯坦福大学长寿中心的比赛。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个“不起眼”的餐具竟打败了52个比赛项目,拿下了2014届的头奖。
当时作为评审的美国最大疗养院负责人,几乎是哽咽着给了彦慈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寻找了很久这样的产品,都没能找到,没想到竟然有学生会这么用心把它做出来。”
而头奖赢得的一万美元奖金,全部被她拿来用在产品的研发上,这次,她说要靠自己的力量。2014年发起众筹,2015年第一批产品做了出来。彦慈设计的“儿童餐具”,几乎在美国卖断了货。
“如果,外婆能用上该多好。”访谈中,谈起外婆,彦慈还是会忍不住红眼睛。“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个病这么严重,我一定会在她还在的时候多陪陪她。”如今,30多岁的彦慈在旧金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边接案子养活自己,一边继续她的老年产品设计。
我们常常想,长辈老了以后,一定要多赚点钱给他们,让他们住大房子,而他们真正想要的,仅仅是你耐心地听他们说说话,陪他们吃一顿饭。
当他们不小心把汤汁洒落在桌子上,或者吃得满脸是饭粒。他们也会渴望,你微笑地替他们擦去,而不是责备,就像他们在你小时候那样。
当有一天,那个养育了我们的人,变老变迟钝,他们也会想要,一双能够紧握住他们的双手。
(转载自公众号kaishizhong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