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师上课,不仅功底深,内容丰富,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见禀性,显风格。有的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搞得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A.各有千秋惊世骇俗侃侃而谈
B.各抒己见不同凡响侃侃而谈
C.各有千秋不同凡响信口开河
D.各抒己见惊世骇俗信口开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愈发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B.所有感受过北京夜晚车流的人,都会对“现实的”灯光美景所震撼,这种震撼产生的是另一种想象力:世俗的、眼前的实际生活中琐碎的事情。
C.“最美丽城市”的指标是根据城市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筑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评分的。
D.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近日在上海举行,盘点富有创新性、科学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的“世界考古论坛奖”备受关注。
3.下列诗句与“晴空一镜悬明月”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时雨点红桃千树B.亭闲有竹春常在
C.夜市千灯照碧云D.有闲春色燕双飞
4.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
(1)遗落在这里的神话、传说、轶闻太多太多,,俯首更是满目珍奇。
(2)我相信这段传说。因为,纵观历史,。人生美好,人生有时也很无奈,为他人造墓的人,有时恰恰是为自己也造了墓。
①寸寸皆是相思,步步都有风流
②步步有风流,寸寸皆相思
③冤魂无数,英雄亦无数
④英雄无数,冤魂亦无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创造性思维要在实践中善于捕捉灵感。
B.我们要抛弃的恰是我们正要寻找的。
C.生命从一开始就考验着我们的取舍。
D.独立常始于为自己想出第一个主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贺集序
杜牧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某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为贺才绝出前。”让。居数日,某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某因不敢辞,勉为贺叙,然其甚惭。
皇诸孙贺,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无得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凡十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序。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曰:“必有异。”异:不平常的事
B.亟取火来,及发之发:拆开
C.不觉出涕涕:眼泪
D.《骚》有感怨刺怼刺:讽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两部分组成,按惯例先说明事由,随后转入正题,但具体写法上有不同于一般序文之处,主要表现为一再写自己推辞作序,竭尽藏抑之能事。
B.李贺字长吉,其诗曾经受到韩吏部的推崇;将要死去前把他生平所写的诗歌交给集贤学士沈子明,编为四卷,总共有上千首。
C.李贺生年二十七岁就死了,世人都说:“假使李贺并未死去,稍微加强论理,远远超过《离骚》之上是可以的。”
D.本文尽管有论理辨正多于形象判断的特点,但综合地反映李诗特点,能全面反映其原有神气,因此是成功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4分)
译文:
(2)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4分)
译文:
9.在正面评价部分,作者是如何分层评议李贺作品的?请分点作答。(4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此诗作于诗人安史之乱爆发后旅居扬州之时。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现萧索凄凉的氛围的?(4分)
答: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惆怅”的原因。(3分)
答:
(3)请简析这首诗结尾句“长江独自今”的妙处。(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6)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7)木秀于林,;,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祖母的眼睛
许俊文
回眸如烟的往事,常有一些眼睛与我相遇,那其中就有我的祖母。
其实,祖母的眼睛并不明亮,即使在她的身体还没有衰老时也是如此——昏花。那是因为她年幼时得了一种病留下的后遗症,一直伴随终身。视力不济,祖母锄地就更拿捏不准了。你可别小看锄地这活儿,讲究的是心到,眼到,手到。可祖母呢?明明锄头是冲着杂草的,却偏偏落在了禾苗上,要不,就把禾苗白花花的根给弄断了,于是,祖母的手与心就不由得颤抖了一下。这种生理上的缺陷,对祖母的心灵伤害是巨大的。劳动时,她不得不俯下比别人低矮了许多的身子,离土地近些,再近些,有时身体几与土地平行,大老远地,我一眼就能从人群中分辨出谁是自己的祖母来。也许是在长期的劳动中一直保持这种贴近土地的姿势,祖母的腰便过早地佝偻了,就像一株被风吹得倾斜的高粱,永远也无法和其他高粱并肩生长。这不是祖母的错,但她必须独自承受这种“错”的代价。
祖母侍弄我家的自留地,常常会把我带在身边,说我就是她的眼。这也难怪,有些杂草总是粘在幼苗的根部,祖母想下手拔掉它们,不得不借助我的眼睛。祖母将拔下的杂草摊在手掌上,告诉我这是什么草,那是什么草。现在我还记得那些草的名字:铁线草、灯笼草、鬼见愁草、虎耳草、鞭杆草……我说认识草干嘛?祖母瞥了我一眼,说,庄稼是庄稼,草是草哩,两个混在一起,人鬼不分哪行?
祖母一生热爱土地,不,祖母从不说热爱,她只说喜欢,土生百金,连皇帝都要靠土来养活。或者,她什么都不说,只用肢体来表达对土地的虔诚。我见过祖母种豆子,她的脸几乎贴着地面,丢一粒,瞅一眼,要是有一粒豆种没丢进土穴里,她会捡起来重新放妥帖。我说不就一粒豆子嘛,弯腰磕脑的不值得。祖母说,亏你说得出口,一粒豆子咋啦?你亏待了它,土地也会亏待你的,你别以为土地是个哑巴,可它什么都清楚。
不错,祖母的视力是差,但她的心却贴着泥土,或者说她就是一株植物,土里生,土里长,你说她怎能不了解土地和庄稼呢?说起来有点儿玄,祖母晚年病重,躺在家中半年不能下床,一天她突然问我,说,地里的麦子该黄梢了吧?我立马跑到地里去看,果然麦穗的梢头现出淡淡的鹅黄色,在小南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晃着。我问祖母是怎么晓得的,她说在地里扒拉了一辈子,不看也晓得。
记得祖母跟我说过,庄稼青黄不接时农家的日子最难熬,于是人们就站在山坡上朝麦田眺望,盼望着麦子早一天成熟。祖母自然也是眺望者中的一个,她虽然看不清远处麦子的色泽,却能够从煦暖的微风中嗅出麦子渐渐成熟的气息,想必也会陶醉的。我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中的原因似乎与视力无关,因为我的心老是飘飘忽忽的,压根儿就不愿在那片土地上扎根。
祖母得了绝症后视力就更差了,有时连我坐在她的身边也看不清。我的眼泪便簌簌滴落在她瘦骨嶙峋的手背上。祖母显然是感觉到了,就哄我说,别哭,来生我们还在一起。
也许是上苍开恩吧,祖母临死前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起来,用炯炯有神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她紧紧攥着我的小手,惊喜不已,她说,我总算看清我的孩子了……祖母还想把话继续说下去,无奈只是灵光乍现,一口气没上来人便走了。
祖母是带着一双好眼前往天堂的。我一直这样认为。
(有删改)
12.“我”在这篇散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试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祖母的腰便过早地佝偻了,就像一株被风吹得倾斜的高粱,永远也无法和其他高粱并肩生长。
答:
14.文中写祖母的视力极差,为什么结尾处却说“祖母是带着一双好眼前往天堂的”?(6分)
答:
15.你如何看待文中祖母对土地那种执着的爱?试结合文本,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
章培恒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标举境界,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同时又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按照他的理论(实际也是如此),有“无我之境”的都是佳作;而这些作品既是“以物观物”的结果,似乎作者只需静观默照,不必也不应有感情参与其间。但如仔细考虑一下王国维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第一,所谓“有我之境”,并不是就诗句中提及的那些具体事物而说,而是就其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例如其所引《踏莎行》的“可堪”二句,其中“孤馆”“春寒”“杜鹃”“斜阳”都无从证明只是秦观“以我观物”的结果,只要那馆驿附近没有其他的房屋,只要当时虽是春天却比较寒冷,那自然是孤馆、春寒;至于春天之有杜鹃,晴日之有斜阳,更毋庸词费。那么,为什么这两句词是“有我之境”呢?他在《人间词话》的另一处,称这两句的境界为“凄厉”。这显然是就此二句的总体而论。而其所以被视为“有我之境”,当是因为在王国维看来,虽是较为寒冷的春天薄暮,又处在孤馆之中,其景色也不应凄厉若此;秦观这样写,乃是以“我之色彩”涂于景物上的结果。
第二,“有我之境”既是就其总的境界言,“无我之境”当然也是如此。而诗词中的境界全都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就被王国维作为“无我之境”例证的“采菊”两句(出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和“寒波”两句(出元好问《颖亭留别》)来看,都具有宁静、淡远之致。这大概也就是其境界之所在。不过,就是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宁静、淡远也都只是人的主观感受,而非景色的物质属性。自然,有些景色本身所具的特点有可能引起某些特定的感受,但却并非一定要引起这样的感受。例如,我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不少人赞美过秋天的宁静、淡远,但也有许多人感慨过秋天的寂寞、凄清,很难说哪种感受更符合秋天景色的本身特点。恐怕两者都有其相符之处。换言之,即令人的主观感受与景色的某些特点确是相应的,但为什么他所产生的是跟某种景色中这些特点相应的感受而不是跟同一景色中的那些特点相应的感受呢?为什么他所感到的是宁静、淡远而不是寂寞、凄清呢?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归根结蒂还是人的主观——“我”。何况在这过程中移情作用又往往难于避免。就说被王国维作为“无我之境”的那几句诗吧:“白鸟悠悠下”的“悠悠”,是悠闲自在的感觉,但鸟在这样飞翔时到底是否悠闲自在人是无法知道的,只不过人在看到鸟这样飞下来时产生了悠闲自在的感觉,就把它加到了鸟的身上,所以,这正是“以我观物”而非“以物观物”;至于“悠然见南山”,既可解释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也可解释为见到悠然的南山,只有采取后一种解释才与“无我之境”相合,而以“悠然”形容山正与以“悠悠”形容鸟一样,也是移情作用。由此可知,所谓“无我之境”,其实并非“以物观物”,它跟“有我之境”一样,都是“以我观物”,从而都“著我之色彩”,只是“有我之境”的这种特征鲜明一些,“无我之境”则隐蔽一些而已。
第三,这些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虽因其多具宁静、淡远之致而易使读者误会为作者并无强烈的感动,但在作者的内心却充盈着对其所写这种生活内容的挚爱。
总之,即使是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仍然离不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读者在读这些非虚构性的诗词时,无论是被其“无我之境”抑或“有我之境”所打动,都是在感情上与作者共鸣。
(有删改)
16.“但如仔细考虑一下王国维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一句中的“如此”,指代的是什么?(4分)
答:
17.文章第三段是如何阐明“诗词中的境界全都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的?(8分)
答:
18.在本文作者看来,“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异同点是什么?(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立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艾青《树》)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 归 于 正 盖 三 百 年 于 此 矣 文 起 八 代 之 衰 而 道 济 天 下 之 溺 忠 犯 人 主 之 怒 而 勇 夺 三 军 之 帅。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1.苏轼与、并称“三苏”。(2分)
22.试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智慧的化身当属诸葛亮,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华容道义释曹操、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B.《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
C.沈从文的《边城》充分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元宵节的烟火、端午节的龙船、中秋节的赏月和月夜男女沟下对歌,都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纯真的美。
D.哈姆莱特是体现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是主人公软弱退缩、畏葸不前的性格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必然的人生悲剧。
E.《欧也妮·葛朗台》从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充分揭露资产阶级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剥削本性,并以欧也妮的“德行”和普遍存在的“恶癖”相对照,以寄托理想。
24.简答题(10分)
(1)请结合对多幕剧《雷雨》主题的理解,谈谈作品以“雷雨”为题的用意。(6分)
答:
(2)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来历。(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我曾经把诠释学的“衍义”之说,与我国传统诗论中的“诗无达诂”之说,以及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提出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观点,做过一些“似而非是”的比较;因此现在我把现象学中的意识向客体投射的意向性活动之说,与中国传统诗论中的一些说法,也做一些“似而非是”的比较。在中国传统诗论中,自《毛诗·大序》就曾经有过“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说法。而就其引起“情动”的因素而言,则早在《礼记·乐记》中也已曾有过“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说法。可见“心”与“物”交相感应的关系,原是中国诗论中早就注意到了的一种诗歌创作的重要质素。其后钟嵘在其《诗品·序》中,对于使人心感动的“物”更有过较为具体的叙写,他曾把感人之“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自然界的现象,另一类是属于人事界的现象。前者如“春风春鸟,秋风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后者如“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霜闺泪尽”,前者固可以“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后者也同样是“凡斯种种,感荡心灵”。而除去心物交感以外,中国诗论中也一向认为人心之动常是带有一种意向性的。所以《毛诗·大序》在“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一句话之前,还有一句“诗者,志之所之也”的话。像这些说法,我以为都与西方现象学中所提出来的,意识主体与现象客体之关系及意向性活动之说,有相似之处。中国诗人也一向注重“以意逆志”的说诗法,这当然与西方诠释学之想要追寻原意的诠释者之追求也有相似之处。我在一篇词论中曾引过一副对联,其中有“心理中西本自同”之说,西方现象学之注重意识主体与现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与中国诗论之注重心物交感之关系,其所以有相似之处,也就正因为人类意识与宇宙现象接触之时,其所引起的反应活动,原是一种人类之共相的缘故。
(选自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有删改)
25.“心理中西本自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6.作者就“现象学中的意识向客体投射的意向性活动之说”“与中国传统诗论”做了哪些“似而非是”的比较?请分点概括。(6分)
答:
27.文中画线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举一诗歌(或诗句)实例,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答:
参考答案
1.C(第一空,联系后面的“见禀性,显风格”,可选定“各有千秋”;第二空,如选“惊世骇俗”则程度过重;第三空前有“好似”一词,只能选“信口开河”。)
2.D(A项,“溢美”本身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修饰语“过分”,语意重复。B项,“对……所震撼”句式杂糅。C项,搭配不当,不能说“指标是根据……评分的”。)
3.C(可用排除法作答,具体考虑结构对称以及仄起平落。)
4.B(第(1)句主要应考虑押韵——“思”“奇”,第(2)句注意后面的“人生美好,人生有时也很无奈”。)
5.A(以所破蛋壳为伞,正体现着“创造性思维”,属于灵机一动之举。)
6.D(刺:斥责、指责。)
7.D(应为“文章尽管有形象判断多于论理辨正的特点”。)
8.(1)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情谊很深,每天起居饮食都在一起。(关键词有“义爱”“日夕”“相与”等。)(2)云烟连绵缭绕,不足以描摹李诗的千姿百态;江湖悠远浩淼,不足以表述李诗的深情婉致。(关键词有“绵联”“为”“其”“迢迢”等。)
9.①先用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排比句,从各个方面喻示李诗的总体风貌,其诗歌的情志声色、音韵格调都得到了生动的说明。②又用“理虽不及,辞或过之”“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加以总结,既肯定李诗长处,又指出其缺失。
参考译文:
唐文宗大和五年十月间,半夜时分,屋舍外有大声疾呼传送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不平常的事。”赶紧取火照明,等到拆开信件,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有信一封,信上说:“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情谊很深,每天起居饮食都在一起。李贺将要死去前,曾经把他生平所写的诗歌交给我,编为四卷,总共上千首。几年来我历经东西南北,确实以为已将李贺的诗稿丢失。今晚醉酒后醒来,再也睡不着觉,就翻阅、整理书箱里的书籍、文稿,忽然找到以前李贺交给我的诗稿。回想、梳理往事,凡是与李贺言谈嬉游,每一个处所,每一种时令,每一天,每一次饮酒吃饭,清楚而明晰没有忘记的,不知不觉流下眼泪。李贺再没有家室子弟能由我供养问候的,常常怀想他、为他遗憾,咏叹他的言谈举止罢了。你跟我交谊深,给我替李贺诗集作序,详说李贺诗歌渊源所自,也能稍微宽解我的心事。”当晚我没写信告诉他这事做不了,第二天到他的住所辞谢,并且说:“世人认为李贺的才华大大超过前人。”推辞不写。过了几天,我仔细考虑后对沈子明说:“您对于诗了解得深妙奇博,而且又详知李贺的得失短长。现在假若如实为诗集作序而不谦让,一定难以符合您的心意,怎么办呢?”又一次表示推辞,极力陈说不敢为李贺作序。沈子明说:“您坚持这样做,这是怠慢我啊。”于是我不敢辞谢,勉力替李贺诗集作序,然而内心很惭愧。
皇孙李贺,字长吉,元和年间韩吏部也相当推崇他的诗作。云烟连绵缭绕,不足以描摹李诗的千姿百态;江湖悠远浩淼,不足以表述李诗的深情婉致;春天生机洋溢,不足以比方它的和融;秋天明丽净洁,不足以评述它的格调;风中的帆樯、阵前的奔马,不足以表现它的勇武之气;瓦棺篆鼎,不足以比拟它的古奥;鲜花美女,不足以比况它的隽秀之色;荒芜的国都、破败的宫殿,芊芊莽莽的山冈田野,不足以描述他诗中蕴含的怨恨悲愁;巨鲸吞云吐水、鳌鳖跳掷翻腾,牛头鬼、蛇身神,不足以形容他诗作的荒诞虚幻。大概是屈原作品的后代,论理虽然比不上(屈原作品),辞藻或许超过它们。《离骚》含有怨恨感愤,谈到君臣之道的理与乱,时时用以激发人们的情意;李贺所写的诗歌,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但李贺能探寻前朝史事,用来深切感叹遗憾古往今来未曾阐述的。李贺生年二十七岁就死了,世人都说:“假使李贺并未死去,稍微加强论理,远远超过《离骚》之上是可以的。”
李贺死后十五年,京兆人杜牧为他的诗集作了序。
10.(1)选取了典型的意象:荒凉无人的野寺、隔水幽深的云峰、西下的残阳、凄凉的钟声和空旷的山林。(2分)采用了远近结合和视听结合(或者以动衬静)的手法。(2分。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是写近景,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是写远景;“夕阳依旧垒”是视觉描写,“寒磬满空林”是听觉描写。)(2)吊古伤今之悲,流亡之苦,思乡念家之痛。(每点1分)(3)以景结情(或者借景抒情)(1分),描写人去台空,只有长江之水在秋日的夕阳下独自流淌,江山依旧,人物不同(2分),抒发了深沉的物是人非之感。(1分)
11.(1)吾尝跂而望矣(2)惟草木之零落兮(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5)玉盘珍羞直万钱(6)翱翔蓬蒿之间(7)风必摧之;行高于人
12.①丰富内容。“我”是散文中的一个人物,记述祖母的一些事情时涉及“我”。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我”的所见、所思和所感来写祖母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③形成对比。如“我”不愿在那片土地上扎根,与祖母对土地的热爱形成对比。④抒情作用。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便于抒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13.运用比喻、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祖母因操劳而身体过早地衰老。
14.①从文章描写看,因为“祖母临死前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起来,用炯炯有神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并且能看清“我”;②从内容看,祖母平时是非分明,能分清庄稼与杂草,并酷爱着土地;③从象征性来看,“眼睛”还可指代祖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它始终明亮地闪烁在“我”的思想深处,给“我”以警醒;④从作者的情感来看,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祝愿,祝愿祖母在天堂眼睛完好、明亮,希望她不再有痛苦。(答出三点即可。)
15.示例:我很赞赏祖母对土地的感情,祖母对土地的观点和态度是正确的。文中写道:“祖母一生热爱土地,不,祖母从不说热爱,她只说喜欢,土生百金,连皇帝都要靠土来养活。或者,她什么都不说,只用肢体来表达对土地的虔诚。”祖母的话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心声,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可是,当今社会一些地方的农村,有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对土地的感情逐渐消退,有的甚至抛却土地,任人乱建,且不说是否违背法律,单就他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和感情来说,可说是淡漠,这也渐渐偏离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而粮食短缺这一社会现实。这种对待土地的状况应引起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之,文中的祖母对待土地情感真挚、目光长远,值得我们敬仰。
16.有“无我之境”的作品是“以物观物”的结果,作者只需静观默照,不必也不应有感情参与其间。
17.①首先指出被王国维作为“无我之境”例证的“采菊”两句和“寒波”两句,都具有宁静、淡远之致,而宁静、淡远也都只是人的主观感受。(2分)②其次,分析指出有些景色本身所具的特点有可能引起某些特定的感受,但却并非一定要引起这样的感受,人的主观——“我”在这里起决定作用。(2分)③再次,结合“白鸟悠悠下”的“悠悠”以及对“悠然见南山”可有两种解释,指明在这过程中移情作用往往难以避免。(2分)④最后得出结论。⑤全段运用例证法,有力地说明了王国维对“无我之境”的解说是不够准确的。(2分)
18.相同点:①两者都是就诗句中提及的那些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②所谓“无我之境”,其实并非“以物观物”,它跟“有我之境”一样,都是“以我观物”,从而都“著我之色彩”。③无论“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不同之处:“有我之境”“著我之色彩”的特征要鲜明一些,而“无我之境”则会隐蔽一些——因其多具宁静、淡远之致而易使读者误会为作者并无强烈的感动。
19.写作提示:材料核心句是“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根,有自然之根,也有社会之根。而从本题所给的材料指向看,应该由浅到深,展开联想。比如,你可以想到故乡之根、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思想之根、精神之根等等。根深叶茂,祖国强大,才能有我们的幸福;海峡两岸,流落他乡的游子,根在何处?只要让思维的触须像根一样延伸,一定会找到丰富的内涵,从而写出优秀之作。
20.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21.苏洵苏辙
22.示例:高度赞颂韩愈在儒学和文学上的历史功绩,充分肯定其忠诚与勇气。
参考译文: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景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怒了皇帝,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
23.A D(A项,“华容道义释曹操”表现的是关羽的忠义;D项,错在“软弱退缩、畏葸不前”,应为“犹豫彷徨、忧伤苦闷”。)
24.(1)示例: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3分);作者还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3分。或“作者还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2)示例: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2分)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2分。意思对即可)
25.人类意识与宇宙现象接触时会引起的共相反应活动。(2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6.①“心”“物”交感是中国诗论早就注意的一种诗歌创作的重要质素;②中国诗论一向认为人心之动常带有意向性;③中国诗论与西方现象学中所提出来的意识主体与现象客体之关系及意向性活动之说有相似之处;④中国“以意逆志”的说诗法与西方诠释学追寻原意的诠释者之追求有相似之处。(答对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6分)
27.弦外之音:①诗人创作的诗歌文本为读者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性和自由度(2分);②对同一作品,读者之间存在体认的巨大差异甚至褒贬相反的看法。(2分)诗歌示例: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举例无误1分,答案不唯一),本来诗人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但今天的读者却把它用来比喻教师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广泛接受。(理解正确2分)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