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文化底蕴深厚,其所涵盖的知识包罗万象,而且名家济济,技法高超,千姿百态。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是难以领会作品的情趣与妙处的。那么,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八要”。
一是要读懂诗歌的类别。古诗类别多种多样,同类别的诗有基本相通的鉴赏方法,不同类的诗鉴赏方法往往并不一样。如果从内容上划分,古诗一般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送别诗、怀古诗等;而根据抒发的情感划分,一般有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明了诗歌类别,便于我们更好、更快、更准地鉴赏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比如: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可概括出竹的形象特点——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而对诗作寓意(或者说主旨)的把握,要紧扣尾联中的“但令……会见”加以体会——“但令……会见”,表达的是诗人的心愿和信念,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比如“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等等,但不能笼统地归结成“表达了对竹的喜爱之情”。
二是要读懂诗歌的题目。题目或是交待诗歌所写内容,或是点明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暗示诗歌行文的线索,或是点出诗歌的思想感情,或是揭示着诗歌类别……肯定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因此,鉴赏古诗一定要反复分析作品题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比如: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题目中的“看山”,交代了写作对象;“寄京华亲故”,则点出作者当时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意在诉说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一伸援手,使他得以狐死首丘,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充分把握题目蕴涵的信息,自然有利于对整首作品的准确理解。
三是要读懂诗歌的注释。出题者之所以给出某个注释,是因为这个注解肯定能给读者提供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无疑是有助于读者阅读与鉴赏的。因此阅读古诗时,试题中的注释是万万不能小看的。比如:
过香积寺
(唐)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过香积寺》的中心句就是最后的“安禅制毒龙”。如果命题人不提供任何注释,那么诗作的主题是较难理解的。有经验的学生,完全可以由注解推知本诗表达了诗人要远离世俗生活、追求恬淡宁静的心境。
四是要读懂诗歌的主题。古诗的主题一般分这么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亲、生活杂感、离愁别绪、孤高自赏,等等。同主题的诗歌常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不同主题的诗歌其特点也不一样。比如杜甫的诗歌,主题多数属于忧国伤时这一类;而李白的诗歌,主题就比较广泛了。拿到一首古诗词,我们应先弄清作品属于哪类主题,然后才能比较透彻地分析它的思想感情。比如:
临江仙
(宋)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轻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进士,历任要职。词作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机会,他们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该首政治讽喻词,形象鲜明,情趣生动,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五是要读懂诗歌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指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等。这个字、词或是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智慧,是整首诗的闪光点,是足以打动读者的精妙之处。所以,要很好地鉴赏古诗,其中的“诗眼”是非细细品味不可的。比如:
[黄钟]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一句中“倦”字用得极好,因为它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的遭遇与心境,又为后文写归隐山村作了伏笔——“数间”以后诸句,写的正是归隐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诗酒自娱的乐趣。鉴赏这首小令,只要突破了“倦”这个诗眼,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是要读懂诗中的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景或物。古诗词作品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现思乡、思亲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意;菊花,代表清高、洁身自好;而梧桐,则代表凄凉、冷清等)。进行鉴赏时,一定要弄清意象的寓意,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比如:
鹧鸪天代人赋①
(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读者要很好地理解这首词,就要重点分析“桃李”和“荠菜花”这两个意象有什么寓意。结合注释①对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辛弃疾的生平,城中的桃花李花虽然高居枝头、艳丽多姿,但一遇风雨就会凋落,就好像朝廷官场总是充满邪风恶雨,达官贵人往往朝不保夕;而乡间的荠菜花虽然贴地而开、朴素无奇,却能沐浴春风在溪头竞放,就像自己回到乡下民间,获得了新的生活乐趣。词的最后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中“桃李”与乡间“荠菜花”两相对照,与前面所写的桑芽幼蚕、细草黄牛、青旗酒家等充满生机的景物一起,体现了作者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七是要读懂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古诗,不能不掌握诗歌创作的一些常见技法。这些艺术手法主要包括:(1)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描写又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抒情又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对偶等。(3)表现手法:烘托、反衬、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虚实相生等。比如:
华清宫
(唐)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宫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给人一种凛冽感。次句“惟此宫中落便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便”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第三句“绿树碧檐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宫中的融融春意。这里的“绿树”代表了宫中景物与宫外的不同,“碧檐”则反映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靡。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展现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诗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连自然界物候的变迁、冬天的到来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够知道“寒冷”呢?一国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对国事明察秋毫、对人民的苦乐谨记心上呢?这样的昏庸之辈,为安禄山野心的萌生、壮大自觉与不自觉地提供了土壤。全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此外,夸张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成为作品艺术特色之一。
八是要读懂诗歌的风格。所谓风格,是指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者在思想与艺术上的总的特色。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烈奔放,想象瑰丽神奇。而不同的作者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李贺虽同属浪漫主义诗人,但前者的诗清新飘逸,后者的诗奇诡璀璨。所以在鉴赏诗歌时,须注意同种风格和不同风格的各自特点。比如:
移居(其二)
(晋)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前四句言春秋佳日登高赋诗,还招朋引友,有酒共享,完全流露出豪放、朴实的个性;后二句言农务余暇,心里想起一位邻居朋友,立刻披衣出门,到他家谈笑个没完),笔力矫变而不见运斧之迹,正体现出陶诗看似平淡散缓实则天然浑成的风格。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