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乐于学数学的方法

2016-06-14 02:29韩露
速读·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思维

韩露

数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少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自然科学学习奠基。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时期,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数学教育同样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科,因此,培养好学生的数学兴趣、打好数学基础十分重要。以下是我教学数学的部分经验。

一、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1)学习动机。根据一项专门的调查发现,整个小学阶段,主导学习动机是:一是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二是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2)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思维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数学老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心中有数,并且主动运用,才能使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不断完善。

二、善于引导学生好奇心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只是停留在获取初步知识的结果上还是不行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我当时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把一个圆形剪拼成的一个近似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s=cd=2πd。”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释放能量。

三、让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例如,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农村商业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再如,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四、注重趣味课堂设计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教师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又比如,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同时,运用多媒体设置趣味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设计“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问题,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善于运用激励表扬

由于小学生具有年龄小、争强好胜、强烈的荣誉感等特点,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数学时,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和追求数学美,让乐于学习成为数学课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思维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是小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