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知兴替 而今迈步从头越
——民国大学给予当今高校建设的启 示

2016-06-14 07:37张馨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启示制度教师

张馨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以史为鉴知兴替 而今迈步从头越
——民国大学给予当今高校建设的启 示

张馨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民国时期,在动荡不断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文化相对繁荣。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同步发展,在鼎盛时均享有国际声誉。而促使繁荣的因素,就高校内部来讲,主要包括民主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考试制度,以及与教师相关的聘任、薪酬和评价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当今高校借鉴。

【关键词】民国高校;制度;教师;启示

一、民国高校建设发展概况

民国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着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就立即颁布《大学令》来规范高等教育,给予了高等教育足够的重视。在民国战乱不断、动荡不堪的几十年间,高等教育却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15年在美留学的胡适对“中国有大学乎?”的疑问“无以对”,到1927—1937年的黄金十年期间北大、清华、协和、武大、中大、浙大等众多名校的建立和发展,再到30年代末清华和北大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排入了世界100强……不能不说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质的飞跃。当然,作为中国大学的起步阶段,民国大学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普及度远远不如现在,比如课程设置冗杂、课时学时设置过于集中等诸多问题。但是,如陈平原所说民国时期是一个“校长像校长,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学术像学术,学校像学校,图书馆像图书馆”的黄金时代,这背后一定有着诸多的原因和经验来等待我们挖掘和学习。特别说明:由于民国时期社会条件复杂多变,本文只就高校的内部原因来分析,对外部社会原因不做研究。

二、民国高校对当今有借鉴意义的制度

如上文所说,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缺陷和漏洞。但是,其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当今借鉴的制度和措施。

(一)“教授治校”制度

“教授治校”制度始于中世纪的欧洲,是西方大学理念的核心,而中国大学的起源和发展起于对西方的学习,该制度也就在民国时期的各个高校中普遍实施。北京大学率先实施,之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都先后模仿。其中,清华大学长期延续和维护了此制度的实施,堪称典范。

“教授治校”制度在国内首次提出是在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由蔡元培主持起草的《大学令》中。《大学令》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和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齐集评议会,自为议长。评议会审议左列诸事向:一是各学科之设置废止;二是讲座之种类;三是大学内部规则;四是审查大学院生成绩及请授学位者之合格与否;五是教育总长及大学校长咨询事件。”除此之外,《大学令》中还规定了各个学科也要分别成立一个由教授组成的“教授会”,在各个学科内行驶和评议会一样的权力。通过《大学令》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此制度要求建成一个由上下两级组织形成的民主体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中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教授治校”制度,旨在赋予教授权力,由教授共同执掌学校事务(尤其是学术事务)。

虽然《大学令》在1912年就已经提出了“教授治校”制度,但真正得以实施还是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1917年3月,在蔡元培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北大成立了评议会,制定《评议会简章》,该章程与《大学令》如出一辙。后来北大评议会又议决成立了北大教授会。

北大实施之后,清华学校在众教授的争取之下,于1926 年5月在清华的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过了《清华学校组织大纲》。该规定决议成立评议会和教授会,两个组织相互牵制。评议会是清华的最高权力机构,掌握着学校的行政、财政和人事大权。而由于清华及其教授都有着深厚的西方背景,在罗家伦和梅贻琦两位校长的鼎力支持下,“教授治校”制度在清华大学一直延续至1952年院系改革才停止实施。

在“校长长校”和“教授治校”之间,民国的高校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教授治校”,我想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冯友兰先生曾这样写道:“……其目的也是为了调动教授们的积极性,叫他们在大学中有当家作主的主人翁之感”。除冯老所述原因之外,民国高校选择此制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众所周知办大学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培养后备学术人才。而对于学术该怎么搞,人才该如何教,毫无疑问最清楚明白的就是教授群体,由他们集体做决议,一方面保障了决策决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能防止“校长长校”制度下由一人拍板的偏颇。

(二)考试制度

古今中外考试之于教育,如翅膀之于飞鸟,始终相随。说到高校的考试,则包括两部分,其一则是高校每学期对于已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检测,即期末考试;其二则是高校的招生考试,也就是今天我们俗称的“高考”。我们对于以上两种考试十分熟悉,而民国时期的考试制度与当今有着很大的差异。

(三)期末考试

民国时期的期末考试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平时成绩,不仅仅在乎期末的纸面成绩。主要表现在其一注重平时考试,如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就规定平时至少进行两次测验,除课程有特殊情况经院长同意外不得减免;其二注重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极大。如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将平时学习状态的成绩权重设为25%,平时测验的成绩权重为25%,而期末成绩仅占50%;而上海的光华大学更是将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到了60%,这就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并防止了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的情况。而反观如今,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数据和结论:

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能够达到50%的寥寥无几,更有骇人听闻的0%出现,可以说当今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只看重纸面成绩。在调查中,所有人都承认身边都有大部分的同学根本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大部分人均承认自己亦是如此。如此下去,大学生的学术水平着实令人担忧。

(四)招生考试

民国时期各个大学均实行自主招生,没有统一的命题,各个大学都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和内容。这就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学校以及专业和学生之间的最佳匹配,并且当时不仅仅只采取笔试一种形式,多数院校都有面试,也能更好地全面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再者,当时由于没有统一招生,考生可以参加多家大学的招生考试,经常会出现一名考生被多家大学录取的情况。这样就避免了一考定终生的情况,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对于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才能的学生,当时的高水平大学真正能够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进行破格录取。当时的北京大学就有这样的规定“入学考试如果有一两门惊人的出色,则即使总平均不及格,仍旧可以录取的”。前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当时参加北京大学的招生考试数学考了零分,却因为作文写得十分出众,被蔡元培和胡适破格录取;而之后罗家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也破格录取了数学只考了15分后来成为学术大师的钱钟书。之后事实证明,这两位都成为了学术界以及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对比一下我们目前的状况,由于我们如今的基本国情和民国时有着巨大的区别,教育普及的程度也确实比民国时期有着较大的提高,参加高考和高校录取的人数亦都不是民国能够相比的,故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也是国情要求,无可厚非。可是,现如今众多高校名义上为了招收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而实行了自主招生制度,实际上却形同虚设。“……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具有以下条件者优先:参加省级(含)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奖励;积极参加创新性研究工作或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果;综合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5%......”以上这段话摘自《清华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从第三条中我们不难看出自主招生的实质只是一场提前的高考,抑或不过是给予那些有能力通过高考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个保障。况且自主招生采取的都是“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方法,而中学推荐能够依据的条件基本只有第三条和第一条。如此看来,一些有着特殊才能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根本无法参加自主招生。至于自荐,几率更是低到极点,几乎为零。可以说,在当今的招生制度之下,“罗家伦”和“钱钟书”们将会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

三、民国高校有关教师的先进制度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总体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实力和声誉。故特将有教师的部分独立出来,以深入探讨,并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

(一)教师聘任

民国时期的教师聘任与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不拘泥于制度,破格聘用人才,不以学者的学历作为标准。如清华学校国学院的章程对教授和讲师作出规定,“聘宏博精深,学有专长者数人,为专任教师。”“对于某种学科素有研究之学者,得由本院随时聘为特别讲师”。而当时研究院筹备处主任吴宓据此提出了四条标准:“一为受聘者必须具有中国文化之全部知识,二为必须具备正确和精密的科学研究方法,三为熟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华文化之成果,四为愿意和学员亲近、接触、热心指导,期其于最短时间内学到丰富的知识和治学方法。”而正是根据这一标准,吴宓聘请到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任研究院教授,李济任研究院讲师。而这些人中除去王国维和梁启超均为前清大儒不谈,只有赵元任是真材实料的博士学位,陈寅恪和李济两人都只是因为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即被聘请。还有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当时只有中学文凭,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被北京大学破格聘请,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而即使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有关大学教师聘任的规章制度,也并没有将学历作为必要条件,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了《大学教员资格条例》,条例中规定:“大学教员名称分一、二、三、四四等,一等曰教授,二等曰副教授,三等曰讲师,四等曰助教……以上四等名称,唯大学之教员得用之……助教须得国内外大学毕业,得有学士学位,而有相当成绩者,或与国学上有研究者……讲师须得国内外大学毕业,得有硕士学位者,而有相当成绩者,或者助教定满一年,而有特别成绩者,亦或者与国学上有贡献者……副教授须得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得有博士学位而有相当成绩者,或者讲师满一年以上之教务,而有特别成绩者,亦或者与国学上有特殊之贡献者……”。至于教授,只能在副教授的基础上晋升,便不再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国民政府的这个《条例》中,高学历并不是进入大学的唯一条件,但凡对与国学有自己的研究和贡献,都可以进入大学任教。

而我们今天的教师聘任,学历已成为了一个硬性条件,没有学历就没有任何的应聘机会。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在应聘条件中清晰的列出了学历条件,和民国时期只将其作为非必要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样一来,众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或者有潜质成为人才的人都会失去机会,高校因此会承受不小的人才损失,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遗憾。

(二)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评价制度是衡量高校教师业绩和水平的重要方式,评价制度是否合理也会对高校教师的学术科研工作产生直接且巨大的影响。而民国时期的学术评价制度从理念到方法都较为合理,促进了民国的学术繁荣。民国大学的大学学术评价制度首先考虑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差异以及研究成果呈现方式不同的情况,采取了分类评价的方式;并且考虑到学术研究周期较长、效果滞后的特点,运用了研究报告的方法,注重对学术研究者研究过程的评价。此外,民国时期的学术评价并非为了将大学教师按照学术成果评定职称,划分为若干等级,而是希望通过这一评价体系,使大学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和同事们的差距。虽然学术成果也是决定大学教师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还要综合其教学能力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来考虑。除此之外,民国时期众高校由于采取“教授治校”制度,其学术评价制度均是由大学内部的评议会、教授会所共同制定的;而其学术评价活动,也都是由学术界的专家同行主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反观当今我国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相比民国,就显得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其并没有根据学科之间的差异分科评判,同时也不注重科研的过程,只注重科研结果。其次,当今高校将学术评价当成了学术评比,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唯一依据,并且只注重于科研成果量的多少和级别的高低,使学术从中抽离出来。这种将学术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的行为,对科研人员起不到一种正面的鞭策效果,造成了我国每年众多低质量的论文的出现。如陈平原所说“如此强调量化,坚信‘管理出效益’,使得大学的工作目标,明确背离独创性原则,而片面追求数量上的繁荣。其客观效果,很可能是催生大量的平庸之作。”,而将其作为职称评定的唯一手段,使众多大学教师急功近利,不得不疲于应付学术评价,对真正的学术层面关注甚少,更有甚者会在压力之下使用非正当的手段发表论文。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行政化越发得严重,学术评价中最有发言权的变成了学校的行政领导,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就会出现一些并不符合学术规则的评价制度,使评价制度的合理性大大降低。由于我国现今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众多缺陷,致使我们目前学术界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影响了我国学术的发展。

(三)教师薪酬

高校教师的薪酬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对于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尊重,也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和态度。只有生活无忧,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此外,薪酬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开展状况,影响到了其购书、游历、交流等各方面活动的开展。

而由于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各个时期的情况均不一样,在此选取一个国内外环境都相对平稳的时期来进行研究,特选取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间的十年(1927—1937)。

在这个十年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高薪养教的政策。有人做过统计,在30年代,北京平民五口之家的月均用度为14圆2角5分;人力车夫养家月费11圆6角2分。而当时的大学教授工资为一级教授300圆、二级教授280圆。两下对比,教授的待遇之高不言而喻。当时的大学教授受收入的影响社会地位极高,看不起国民党政府中的官员。并且生活殷实,家中藏书量巨大,安于做学问。而通过调查,当今教授的收入水平较民国时期可以说有较大滑落。以西安各高校教师工资和其他职业对比为例:

而一户三口之家的开销平均一个月需要10000元左右,在西安上学的大学生平均一个月至少也要花销1000-1500元。如此看来,高校教师的待遇的确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其学习研究的需求,造成了教师仍须为生计奔波,不专心于学术以及众多人才向国外或港澳台流失状况。

四、对于当今高校的启示

(一)加快高校去行政化进程,树立学术导向理念

相比民国,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大学已经不像大学,教授不像教授,校长不像校长了,高校的行政化已经严重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首先,高校要落实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尊重师生的意见。其次,应将学术工作从高校管理中独立出来,由教职工选举成立教授会,由教授会来管理学术工作。教授会应成为高校学术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没有原则性问题出现,行政机构不得插手学术工作。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术为导向,不可被过分干预甚至完全按照行政部门的规矩管理。

(二)“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条提议是对于招聘教师和招收学生两方面提出的。首先,在招聘教师方面,不应将学历作为硬性条件,应给予学历不高者机会,全面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其次,在招生方面,应切实落实自主招生制度,提高自荐比率,

去除自招条件中的综合成绩条件,分门别类考察学生的特殊才能和专业素养。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应该敢于破格,宁肯错招庸才,不可放走真正的人才。

(三)优化学术评价制度,回归学术本位

首先,学术评价不可从根本上作为一种评比手段,不应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唯一依据,应该真正作为一种学术促进和交流的平台,以提高研究者水平而非营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次,学术评价中一定要抽离行政权力,由专业学术人士来主持学术评价,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淡化甚至废除量化制度,坚持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注重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创新性。

(四)提高高校教师待遇,给予科研工作者足够支持

应该从工资层面上提高高校教师待遇。首先可以满足高校教师日常学习以及交流所需,减少人才外流且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其次可以从根本上减轻高校教师黑色收入严重的情况,端正学术风气,从总体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实,说到民国,我认为最合适的形容不过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近几年,民国热持续升温,成为互联网上最热的话题;同时,不少的声音也认为民国热是一种病态的缅怀,应该遭到唾弃。当我们真正走进历史,触碰民国教育最原始的面貌,会发现其实它没有我们说的那么美好,同样也没有那么不堪。抛开民国这个敏感的背景,现如今的我们需要的只是汲取和学习那个时期的做得好的经验,改革我们现有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制度。缅怀也好,唾弃也罢,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现下的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合理和科学,促进当今学术发展。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平时试验暂行规则[J].东北大学周刊,1929.

[3]光华大学.光华大学十周年纪念册[M].上海:光华大学出版社,1935.

[4]钟叔河等编.过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启示制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