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
山中的雾,最是变幻无常。晨间有雾,暮时亦有雾,雨时还是有雾。一架青青的山,叫雾给捂得嫩了,绿了。鸟声也给雾捂得悠扬清亮。雾是山的衣裳。
(晨雾、暮雾、雨雾,雾因时空不同而变幻多端。)
观雾要有好心情,好耐心。常常,见山上有一片薄薄的雾飘来,便知道雾来了。直到有一只无形的手,把雾越扯越大,越积越厚,翻而为波,涌而为涛,潮水般将那苍松翠竹给淹没了。此时再看雾的变化,时而露出山头,让它成为孤岛,白的雾如万顷海涛,时而飞波走浪,刹那将孤岛倾盖,此乃雨前雨后的雾。如是晨雾,太阳升起之际,雾便染得如五彩绸纱,随太阳的升起向上退去。退得一山绿叶上晶晶莹莹。连草叶尖尖上,也挑着一颗镶着枚小太阳的圆水晶。暮雾便是被夕霞烧得火焰般。若晨雾是一种温情的瑰丽,暮雾便是一种热烈的悲壮了。
(雨雾的特点是,从形状上看,先薄而小,然后“越扯越大”“越积越厚”;从动态上看,如波涛般翻涌,如潮水般奔腾,可谓变幻莫测,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晨雾的特点是,阳光着色,温情瑰丽,最后退缩为一颗颗的圆水晶。暮雾的特点是,像火焰般燃烧,热烈悲壮。此段详写雨雾,略写晨雾和暮雾。)
山间还有一种似雾却不是雾的,是山岚。山岚呈淡蓝色,从山脚升起。渐渐把小的山笼成一个淡蓝色球体。这时候,山村的炊烟便也升起了。炊烟、夕阳、归鸦、犄角老牛,与山岚构成别一种景致。
远处观雾,不如走进雾中。人在雾中,看不清世界,却觉得世界极美。有一年端午节前,与友人进山中采箬叶,倏的大雨倾盆,雨中夹雾,雾淹没整个山谷,哗哗的雨声,睁眼只见眼前有朦胧的绿,便甚也不见。无法采到箬叶了,想找到条路去山崖下躲雨,却无法抬脚,转身四周只有那朦胧的绿,或白。那一次的际遇给我印象极深,我想,此生再难得遇上如此的雾。它原本在对面的山头,蛰伏了好些时间,忽的几粒雨点,它就横空而来,刹那间,人便在雾中。至大雨滂沱,雾更浓。我当时只觉那雾间的绿,像轻纱掩起的翡翠,恨不能把它定格下来。还有雾中的小黄花,只一团淡淡的色彩,似要融化。
(从雾外远观到雾中观雾,观察点的变化,让作者有了新的体验。身在雾中,不能远观,而此时近处的东西就变得明显起来,那些绿树被雾润泽得像“翡翠”,小黄花好像要被雾融化。作者写出了雾的神奇。)
真是不到雾中,不能解雾。到了雾中,又能解雾么?雾的到来,那些狰狞的山石全都隐退,造一平和的世界,人在险中全然无觉,以为悬崖是坦途。
读写点
为什么古老师能将我们眼里白茫茫的雾写得如此神奇?
有同学可能会说,他是一个作家,有钱到处旅游,见多了山河大川,当然写得好咯。这话仿佛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出去旅游的人是不是就一定写不好呢?
古老师写了晨雾、暮雾和雨雾,每一种雾的特色各不相同。我与他的差距是,如果要写雾,我压根想不到雾还可以有这么多类型,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我就输了。
选段中,古老师写雨雾,让我大为惊叹。惊叹他什么呢?我们一般人写雾,开篇多是“哇!好大的雾,白茫茫的一片”,若要体现观察过程,结尾一般是“太阳出来了,雾消散了,大地一片明朗”,对不对?古老师笔下的雾可不是这样,他观察了雾的诞生,从一小片雾写起,“山上有一片薄薄的雾飘来”“它原本在对面的山头,蛰伏了好些时间,忽的几粒雨点,它就横空而来,刹那间,人便在雾中”。如果要写雾,我压根想不到去写雾还很小的那个状态,在写作角度上我又输了。
很多人都知道描写对象要抓特征,知道这个写作知识点没有什么用,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抓,即使有人告诉你,也是一些陈词滥调。古老师非常聪明,我觉得他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常人眼里,雾是白色的,我能不能写其他颜色的雾呢?(被污染的雾不在讨论之列)古老师灵感突发,雨雾是白色的,但他偏不写它的白,就抓它的形状和动态特征,晨雾和暮雾就抓它的颜色特征,通篇读来,雾根本就没有给我们留下“白”的刻板印象。古老师避免了模式和雷同,创造出了雾的个性之美,是不是很让人吃惊!在对象的特征表现上,我输了个彻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输了还是赢了?以写文为生的我,输得如此惨烈,求安慰!
试一试
找一个事物,并像古老师一样去观察它,试着写出它的变化来。建议对象:月亮、眼泪、妈妈的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