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2016-06-13 17:38邵亚斌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问题解决教学理念

邵亚斌

【摘 要】创新型教学模式需要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转变。让学生积极自我学习,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积极探索知识的发现过程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教学理念;问题解决;科研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使我们更加意识到现代国家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要进步就必须构建创新型的国家。我国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学教育要为大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条件,要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国家已经对自主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带动广大大学生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为了积极推广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我们每年高校都在开展各种教学改革项目,推进大学教育水平的提高。2006 年开展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计划与赛事的实施与开展无疑为广大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以借鉴与参考的模式,更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持。

1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1.1 缺乏科研意识

大学生们刚开始有浓厚的兴趣参加科研项目,但不能坚持很长时间,究其原因是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真实本质不了解,对科研没有主动的关注欲望,科研意识薄弱,只是凭借一时好奇参加科研项目,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科研之路不会走得很远。面对如此现状,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科研的主动性,培养他们正确的科研意识。

1.2 缺乏科研创新能力

要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不但需要浓厚的兴趣,我们更要掌握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大学教学中教师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讲解书本知识和解题方法上了,很少讲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时间关注学生们对已经讲解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老师更多的是考察学生们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否能再正确复述,学校考察老师的教学效果也是看看学生们的解题正确率如何。这样我们的大学生很少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他们也不会重视科研方面知识的积累。

1.3 大学生科研资料利用率低

大学有很丰富的科研方面的杂志、书籍,但是学生们走进图书馆查阅科研方面资料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是为了考研、考博、考公务员,我们的学生现在首先要面对的是就业压力,学生们奔波在各种考级、考资格证的考试中,他们几乎抽不出时间来应对科学研究,科研应该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目的与学习任务。

众所周知,现在高科技对我们科学研究的方法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我们的科研资料查询必须要借助网络,例如图书馆的期刊检索渠道和电子信息检索方法,同学们对这些查询资料的方法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在百度随便搜搜,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熟练使用期刊检索渠道和电子信息检索方法查询资料,学生们要提高信息、资料检索能力,需要大学教学工作在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方法方面给与及时的引导。

1.4 毕业论文(设计)缺乏创新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综合能力的汇报,每届毕业生都会涌现出优秀的毕业论文成果,但优秀论文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学生的论文论述平平,没有任何新意,甚至有的学生有跑题的现象。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就业的高压下,从开始上大学就准备各种考试,没有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原因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自己的思考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培养起来,大家只是循规蹈矩,对科学没有探索精神。

2 创造型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创造型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创造性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主力量和身心潜能来吸收掌握已有文化成果以及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总称。”

2.1 创新型教学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与整体素质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课堂情景的设计者,教师只是掌控整个课堂发展过程的控制者。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讲解为最主要方式传授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很少,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地位,他是课堂上所有信息的唯一提供者。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就需要大学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的灌输式转变到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最具权威性知识的掌握者只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积极自我学习,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学考核也应该不能单纯考察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情况,而是教师通过阶段性的考核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

2.2 创新型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转变

创新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转变。启发式教学应该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应该紧扣教学主题且有可争论性,学生通过积极探索知识的发现过程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创造型教学方法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作用

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独立思考,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所应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要广开思路,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找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长期训练下,学生面对新的问题会更多地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等待老师告诉他们答案,然后死记硬背下来写到答卷上去。

3.1 有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的目的,我们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的一个创造发明推动的文明发展史。创新教学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自己申请学生科研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也鼓励学生多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多地科研创新的机会。大学生通过哟自己参与科研创新,他们的创新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

3.2 有利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都是实践能力太差,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算是刻苦,考试成绩优秀,但是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只是无用武之地,有句谬论“所学专业知识无用”在大学生中很流行,这种学与用的矛盾我认为主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高相脱节造成的。创新是教学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很多的实践环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对目标群体进行相关的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在实践的环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事实证明,大学里参与一定科研活动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我们面对如此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竞争的实力最终还是一个国家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的大学应该是培育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大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学方法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志平,尹丽娟,等.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新景,何俊华.大学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4]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2).

[5]翟彩丽.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李湘健,徐少亚,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问题解决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