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云
【摘 要】本文针对本科教育中园林专业的园林设计课程,对园林设计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讨论,希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研究的理论依据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当代大学中的师生关系不表现为静态的社会关系,而表现为动态的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关联。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事实上,当代大学师生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社会关系、教学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等等。其中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最本质、最直接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教育而生,又因教育而存,没有教学就无法形成所谓的师生关系,这是其他的人际交往关系不曾具备的。而对于不同的学科,师生关系直接的构建也千差万别,需要去寻找一个导向,更好的去挖掘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园林设计课程中师生关系的特征
2.1 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特色
园林学科的内容较为复杂,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学生要学习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景观设计理论、环境艺术概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素描、钢笔画及马克笔表现技法、植物栽培管理与养护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分析能力与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园林专业的课程分为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实验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四大类,其中以园林设计为主,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已经成为衡量园林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由此可见,设计类课程在整个本科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林设计课程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科的边缘性也同时导致园林专业的教师需要将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人文与理工相互渗透,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并贯穿整个专业教育的培养过程。
2.2 园林设计课程中师生关系的特征
2.2.1 课程的特殊性
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设计者需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某种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园林设计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和选修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园林设计的尝试,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学会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表现为“小范围授课、突出实训和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因此,课程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互动的、积极参与教学的、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
2.2.2 交往平台的特殊性
当代大学的师生关系交往是建立在学科与专业的平台之上的,园林专业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体系中有诸多实训环节,尤其是设计类课程。这就说明了园林设计课程的师生的交往不同于任何其他学科的师生交往。在教师的指导下,园林设计课程的学生需要将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遵从参与性、创造性、实践性、丰富性等原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生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中教学相长的。
3 园林设计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3.1 注重专业特点,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像学生传递客观知识,学生最终获得相同的理解,然后接收并记忆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丧失了其主动性,成为灌输知识的容器,园林设计课程教师必须打破这个传统的方式,注重专业学科的特点,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科学的进步,学生的主体性和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人们认同,形成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得益于教育活动主体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师与学生经常需要一起讨论,研究某些知识点或者景观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课堂活动,师生之间亲密友好。学生的参与、互动和投入,使得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共同探索专业课程,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成为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最终成功后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3.2 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品格的形成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其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在园林设计课程中,设计思路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学校教育过程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在“立足学生发展”的思想指导之下,园林设计课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案,并与教师交流沟通,最终确定最佳方案,时常能在双方的交流当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启迪,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方案联系起来,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教师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在学生取得成绩时,需要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在受到挫折时,需要教师指点迷津,进行鼓励。
只有不歧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思维态势、人格尊严,才能使学生倍加珍惜学校生活,教师不断自我发展,师生的和谐交往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达成。倡导学生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指导思想,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同时师生还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换位思考。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因此,师生的共同发展都需要双方不断地理解、尊重、反思和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才能逐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3.3 重视物质环境建设
园林专业班级环境的建设对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外环境、布置形式,学校的基础设施、校服校徽,学生的座位编排等。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到建设工程可以由教师团队来主持,学生配合参与从相地到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学生基本可以在校园内实现对园林空间与环境关系的认知。园林专业通常具有自己独立的制图室,使得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学习、交流,更为团结互助,教师在这样的上课环境下也更为放松,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3.4 师生之间平等话语权
师生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话语才传递信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话语一直与教师结为同盟,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控制着学生,唯教师之命是从。对教师来说,说话是一种权利的体现,而对听话者来说更多的是一定压力的承受。而园林设计课程必须打破师生之间原有的不平衡,教师应更多的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想法,表达学生作为一名设计者时所要体现的设计思想,用言语的形式把设计思想传达给教师和班级其他同学。
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意念、情感、情绪潜移默化传递的过程,是直接的面对关系,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倾听,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师应充分保证学生话语权的实现,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和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薛娟.论学校场域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9.
[2]王晓辉.师生关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