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
(湖南科技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留守”的集体无意识表达
彭阳
(湖南科技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摘要:“留守”的造字解释隐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内容。从集体无意识看“留守”,它包含了中华民族追求安稳、顺应和谐的人格面具,也蕴含了保守封闭、不敢冒险、缺乏创新等阴影及留守创伤代际传承的存在。社会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和改革,协调集体无意识内部关系,以保证我国人口迁徙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留守;历史性;集体无意识;人格面具;阴影;创伤传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产生。面对现实,人们选择留守还是流动,除了与政治、经济、医疗、教育等有关外,也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有关。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留守”,有助于人们了解“留守”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情结和集体心理内容,为人们深层次理解我国目前人口迁徙现象提供心理学视野,为国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心理学参考。
1“留守”的造字解释
从汉字“留守”的原本含义可以看出,“留”是为了保证生命的存活和延续,要“稳固”生命所需条件;“守”是为了保证家园的安全。故“留”是为了稳定,“守”是为了安全。
现今的“留守”一词主要伴随着“三留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受到关注。1993年,上官子木正式提出“留守儿童”概念[1]。1995年,孙顺其将“留守儿童”用来指那些父母到城镇打工,而自己留守家乡的孩子[2]。之后,人们开始提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家庭”等概念。现代留守同样保留了其原本意义:追求稳定和安全。留下来,一方面是为相关成员提供安稳的生活空间,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护和安全,守护家庭的安稳,守护家庭的财产(土地、房屋等),守护家庭的情感和希望。因此,“留守”一词仍旧在传递我国远古时期人们的期望和目的,也是人们在长期文化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情结——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
2“留守”里的集体无意识内容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3]165。即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无数同类经验代代相传的结果,个体与生俱来就有的心理内容。在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中,原型是最重要的内容。“在荣格看来,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这种先验形式是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和结晶,是通过大脑遗传下来的先天的心理模式。”[4]389原型主要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
2.1“留守”里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位于人格的最外层,是个体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掩饰着真正的我,目的是为了让社会接受自己。众所周知,我国自古是个农耕民族,从“留守”文化里看中国人的人格面具,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追求安稳。“留”意味着稳定、持久,“守”则意味着安全。中华祖先作为农耕一族,需要在适宜的土地上耕耘,才可收获。依赖土地,春播秋收是农耕生活的特点,这需要人们固守土地、守望田园,农耕生活的定居自然形成。农耕文明里所蕴含的对“安稳”的追求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集结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今,为了避免颠簸流离、居无定所或不可预知的生活状态,绝大多数家庭选择“留守”,而非“流动”,正是民族心理的反映。我国年轻人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工作的趋之若鹜,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追求“安稳”民族心理的深远影响。二是顺应和谐。远古时期,生产、生活条件差,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很好地反映了农耕文明“顺天应命”的本质,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顺应自然”“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是农耕文明的一个必然选择。长期与自然交融的互动让人们温顺善良,平和沉静,也让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及他人的和谐。“留守”中的家庭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同时,也在尽量追求“和谐”。最主要是家庭内的“和谐”:人员外出可以保证家庭物质需要的满足及精神、文化等的更新,人员留守则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孩子得以健康发展,家庭得以安稳健全。尽管“留守”导致家庭成员分散,家庭功能受损,心理创伤在所难免,但人们还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这种“顺应”,既是善良、宽容、进取、果断,有时又是认命、保守、迟疑。
2.2“留守”里的阴影表达
相较于人格面具,阴影是无意识中最强大、影响深远的原型,除了满含侵犯、攻击与破坏,同时又充满着激情、活力与创造、直觉。
“保守”是众多研究者对中国人性格特征的一个表述。1894年美国传教士A·H史密斯出版的《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中,就将“保守”纳入中国人26种性格特征之一。梁启超、鲁迅、林语堂、梁漱溟等学者也认为国人喜保守、因循守旧等。可以说,这是人类固有的自卑情结与趋乐避苦的本能决定的行为选择所导致的结果。我们祖先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四季分明,不用拿生命冒险就能获得生命的延续与发展。不去冒险是农耕文明的一种自然选择。我国由此形成的儒家文化也极力推崇“中庸”理念,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国人性格里有安定、保守等品质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当面对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缺乏抗压和抗风险能力的家庭更多的选择了“留守”。据统计,全国已有留守家庭7 000万户,涉及2.4亿人口[5]。
阴影与人格面具是一组互补的结构,存在着分歧或对立的态度或倾向。当人格面具过于强大而削弱了阴影的力量,或者阴影受到社会的严厉压制,或者社会无法为其提供适当的宣泄途径时,个体或群体就会变得贫乏而没有活力和创造性。留守文化里的拘谨、固守、顺应等人格面具掩盖了创造、激情等,压抑在阴影里的激情、创造力等集聚的越来越多。当这些阴影力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无法通过适当途径释放时,就会以各种形式表露,包括一些破坏性行为。“焚书坑儒”“文革破四旧”运动等,可谓是民族阴影大爆发的典型。人们用“疯狂”来形容当时的社会形势,这缺失理智的“疯狂”背后正是被抑制的阴影起作用。
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在经受了几千年的变革和洗礼,尤其是一系列“国破家亡”的战争撞击和伤痛刺激,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内容不断地进行解构和重构。在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和谐境界的文化大背景里,社会一方面承认阴影的存在,一方面通过制度、机构等的完善和改变,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即为阴影的合理疏导提供途径,也允许原型中最本源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得以苏醒和表达。现今,诸如创新、变革、冒险、刺激等新鲜血液在不断充盈和丰富华夏文化,民族集体无意识内容也在新的冲撞中吸收、顺应、整合,得以传承和更新。人们在保持其和谐、顺应、平和的本质的同时,也不断的从保守走向革新,从固守现状到打破现状,从墨守成规到勇于创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2.3“留守”里的创伤传承
历史早期,留守导致的主要是父亲与子女的分离。总所周知,父亲是力量、规则、权威的象征,更是社会阳刚的代名词。父亲角色的缺位导致男性特质无法得到正常的代际传承,导致男性象征如责任、成就、力量、规则等的弱化。美国著名婚姻与子女教育研究专家麦道卫指出:“缺乏父爱的男孩会成长为危险男人。”研究也证明,缺乏父爱的男孩更容易产生暴力、吸毒等犯罪行为。著名心理学家申荷永也指出,父性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6]。
如果说,父爱缺失是一个世界性课题,那么母爱缺失则是我国现代留守文化的一大衍生品。我国越来越多的母亲也紧随经济大潮,远走他乡,留下孩子。众多的研究表明,留守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情感缺失、人格发展受阻、适应障碍等[7-8]。近几年我国社会出现的系列凶杀案,无不与个体早期缺乏父母的爱有关。从深度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个体承担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或者家族的情结,也表达着民族的、集体的创伤及情结。可以说,“留守”所衍生的情感缺失,也是我国民族创伤代代相传的一大内容。现今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信任感等,长期的“留守”导致的后果——依恋危机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留守”作为一种现实,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留守,提醒我们更要关注其中所表达的深层次心理内容。已有研究表明,中国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式多表现为人口临时性、单身、钟摆式迁移[9]。那些文化程度越高、工资水平越高、工作稳定性越高的农民工,越倾向于让其子女到打工城市上学[10]。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人们选择留守,背后有着复杂的、深刻的心理内容。为了避免单身或临时性迁徙所带来的家庭或社会问题,减少或避免留守创伤的代际传承,未来政府要配合教育制度改革,进行土地制度、户口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当然,根本点还是在于,通过改革,调和人们内心对稳定与流动、安稳与冒险等矛盾因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上官子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J].父母必读,1993(11):16-17.
[2] 孙顺其.“留守儿童”实堪忧[J].教师博览,1995(2):10.
[3] 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M].冯川,编.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 杨丽萍,吕诺,王昊飞.流动家庭留守家庭,何时能走出困境?[N].新华每日电讯,2014-5-15(6).
[6] 申荷永.反思父性:父亲与父性的意义[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7] 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 932-933.
[8]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力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9] 陶然,孔德华,曹广忠.流动还是留守: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与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1(6):37-44.
[10] 许召元,高颖,任婧玲.农民工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6):12-21.
(责任校对莫秀珍)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3.054
收稿日期:20151005
作者简介:彭阳(1976-),女,湖南零陵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留守/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3-0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