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平
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曾丽平
目的 探究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50例,A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术前肌肉注射甲氨蝶呤,C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D组术前给予肌注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比较观察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HCG水平检测、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C、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其中D组显著减少,B、C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术后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明显优于A、B、C 3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给患者生育力带来的影响小,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腹腔镜;异位妊娠;临床效果
妇产科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为异位妊娠,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容易造成妊娠囊破裂,影响生育能力,更严重者给患者生命构成威胁[1]。临床常用手术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目前,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已经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20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术前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200例,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排除生命体征混乱,出现内出血征象,药物治疗禁忌证,血HCG水平超过2 000 U/L,附件区包块直径超过4 cm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同意书。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D组,各50例。4组一般资料(孕产次、平均年龄及停经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指标对比(x±s)
1.2 方法 A组术前未使用任何药物,B组术前肌肉注射甲氨蝶呤(Hospira Australia Pty Ltd,批准文号H 20090597,10 mL:1 g)50 mg/m2,C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00648,25 mg),50 mg,每天2次,持续服用3 d,D组术前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及肌注甲氨蝶呤,剂量规格与B组、C组相同。用药期间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用气管插管,行全麻,取患者平卧位,于脐孔下缘1 cm处,取切口,置入脐孔镜,将CO2注入腹腔,形成气腹,待气腹压力适当后,将腹腔镜置入,穿刺点于麦氏点水平两侧选取,将其作为穿刺孔,在腹腔镜的指导下,对盆腔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用吸引器将盆腹腔积血洗净,用10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对盆腹腔冲洗,反复检查创面,保证创面无渗血、出血。腹腔镜器械常规撤除,将腹腔内气体排空,缝合穿刺孔。术中要对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为避免出现切口感染,术后给予抗生素。术后随访2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时间,并做好记录,随访2年,内容包括: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4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 与A组相比,B、C、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其中D组显著减少,B、C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2 4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x±s)
2.2 4组术后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 A、B、C、D组患者术后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4.8±6.7)d、(14.7±7.3)d、(14.9±7.6)d和(14.4±5.9)d,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4组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率及不孕率情况比较 随访2年后,D组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A、B、C 3组,且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明显低于A、B、C 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率及不孕率情况比较[n(%)]
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异位妊娠,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2]。引发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粘膜和输卵管周围炎等输卵管炎症,一旦输卵管出现炎症,给输卵管的通畅带来一定影响,对输卵管的运行起到阻滞作用,增加受精卵于输卵管着床的可能性[3-4]。近几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
异位妊娠时妇产科当中的常见急腹症,该疾病可继发不孕,严重者甚至危及生面。临床上研究发现,近几年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在未婚年轻女性当中,患有异位妊娠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在治疗中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是所有患者的期望,保守治疗逐渐受到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在保守治疗方面,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保守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5]。临床中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方法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可清晰的显示盆腔的整个情况,有助于彻底清除管腔内的绒毛及凝血块,避免组织物残留导致的输卵管阻塞。该手术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保留输卵管,满足未生育女性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意愿[6]。
目前,药物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异位妊娠,常用的药物包括米非司酮、中药制剂、5-FU及甲氨蝶呤[7]。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抗代谢类药物的一种,对滋养细胞的分裂和增生起到抑制作用,并对绒毛组织起到破坏作用,从而使胚囊坏死、吸收、溶解。米非司酮作为新型的强效抗孕激素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活性,其造成妊娠子宫内膜、妊娠胚胎组织和绒毛组织变性坏死[8]。
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具有成功率高、起效快的优点,而保守手术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将患者生育功能保留,但术后出现再次出血情况时有发生,且因异位妊娠部位滋养叶细胞残留,长引发持续性异位妊娠风险。因此,术前给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方式成为保守治疗的新突破,在治疗为破裂型异位妊娠中应用效果突出。
本研究A组未使用药物治疗,B、C、D 3组分别于术前给予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既肌注甲氨蝶呤又口服米非司酮。结果显示,4组血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B、C 3组;随访2年后,D组患者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率、不孕率及异位妊娠再发率情况明显优于A、B、C 3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术前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既可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又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媛,夏泳.关于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剂量探讨[J].海峡药学,2014,26(11):148-149.
[2] 王瑞玲,张梦真.术前药物应用联合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为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7):63-64.
[3] 罗宁.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6):5423-5424.
[4] 陆亚萍.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手术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与护理[J].海峡药学,2013,24(11):110-111.
[5] 宗秀芬,郭艳蒲.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102-105.
[6] 顾金云,徐雯,林羿,等.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65-67.
[7] 刘宇,晁利娜.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95-3696.
[8] 黎海宁.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80-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5.093
江西 342500 瑞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曾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