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周强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行为矫正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2组患者的病情,行为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BPRS、NOSIE、PSP总分评分分别为(58.16±8.19)分、(130.73±16.67)分、(53.22±7.16)分,对照组分别为(57.58±9.32)分、(130.27±16.53)分、(52.46±6.28)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BPRS、NOSIE、PSP总分评分分别为(29.68±2.76)分、(172.51±12.84)分、(68.68±6.41)分,对照组分别为(35.04±3.52)分、(145.94±14.68)分、(60.31±7.16)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矫正疗法可更好地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行为和社会功能障碍,有助于患者良好康复。
阿立哌唑;行为矫正疗法;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期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发生于青春期前,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行为与环境不协调,孤僻为主的精神障碍。而情感和行为异常为其突出表现[1]。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首选,但是,无论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对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则无明显的效果[2],因此,如何更好地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缺损是精神科临床医师认真探讨的课题。行为矫正疗法是按照学习理论对患者外显的病态行为进行矫正[3],实践证明,行为矫正疗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4-5]。目前,关于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治疗研究鲜有报道,鉴此,本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为2014年3月~2014年12月在山东省兖矿集团总医院治疗的60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6];(2)年龄<18岁;(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他躯体疾病;(2)不愿参加本研究者。符合上述入组条件者的60例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研究组男22例,9例;年龄13~17岁,平均年龄(15.24±2.31)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7.28±1.37)个月;住院时间3~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3.38±0.35)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8例;年龄14~16岁,平均年龄(15.31±1.26)年;病程5~15个月,平均病程(6.89±1.52)个月;住院时间3~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3.56±0.48)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后,2组均给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5 mg阿立哌唑)初始剂量为2.5 mg/d,每3天增加2.5 mg,2周后增至治疗量,最大剂量为20 mg/d,平均剂量为(14.52±2.36)mg/d,疗程8 w,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睡眠障碍给小剂量氯硝西泮处理,心动过速给心得安治疗,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给盐酸苯海索治疗,2组均不合用其他精神病药。2周后,急性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入稳定期。对照组实施病房常规性健康教育,由健康教育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疾病知识。组织患者读书、看报、下棋、打牌、做健身操,以及简单性游戏(如套圈)等娱乐活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矫正疗法。行为矫正疗法由参加本研究的病房护士和康复科护士研究制定和实施。依据行为矫正疗法的理论原理[3],采用行为塑造奖酬标记法对患者的行为障碍进行矫治,即对患者的积极行为采取关注的态度,并适时给以一定的奖励(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行为障碍治疗的内容由本课题研究人员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不良言行而制定,涉及患者语言、行为、卫生、衣着打扮、饮食、纪律、情绪等项目,并制定各项目的行为评分标准,临床护士根据患者评分等级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一部分不良行为评定项目在病房内观察进行,如健康教育、健身操、个人卫生、饮食,休息、打牌、下棋以及情绪状态等;另一部分项目,如打乒乓球、书画习作以及音乐治疗等工娱疗活动则在康复科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7],BPRS量表主要用于观察评定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该量表分成5个分量表: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兴奋和敌对猜疑。BPRS中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1)无症状;(2)可疑或轻;(3)轻度;(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BPRS的统计指标有:总分(18~126分)、单项分(0~7分)、因子分(0~7分)和轮廓。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BPRS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精神症状。
1.3.2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7],该量表所评定的主要是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障碍,共7个症状群30个项目:社会能力(5项);社会兴趣(5项);个人卫生(4项);激惹(6项);精神病表现(4项);迟缓(3项);抑郁(3项)。前3个相加为总积极因素分,后4个相加为总消极因素分。总分=128+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每项根据患者的表现,采用分为0~4分的5级评分法。无:0分;有时发生:1分;较常发生:2分;经常发生:3分;几乎总是如此:4分。
1.3.3 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8],该量表主要评估患者4方面的功能。a项:社会中有用的活动(包括工作和学习);b项: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c项:自我照料;d项:扰乱及攻击行为。前3项共用1个评分标准,第4项(即d项)单独的1个评分标准。分别完成这4项的评分后,依据评分标准,评出1个总分。总分的范围是0~100分,分为10个等级。总分71~100分表示患者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无困难或有轻微困难;总分31~70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能力缺陷;30分以下表示功能低下,患者需要积极的支持或密切监护。PSP被认为是在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中极其适合评定社会功能的工具[9]。
所有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次,评定采用盲法,由不参加本研究的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所评量表得分值为两者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病情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2组BP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NOSIE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2组NOSI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病情总估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BPRS量表评分结果比较(x±s,分)
表2 治疗前后2组NOSIE 评分结果比较(x±s,分)
2.3 2组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后,2组PS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PSP评分结果比较(x±s,分)
目前,阿立哌唑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抗精神病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特点得到广大患者和精神科临床工作者的认可[10],临床研究表明,阿立哌唑可适合儿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11-13]。
本研究发现,具有相同基线资料的2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阿立哌唑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表明阿立哌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疗法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
行为矫正疗法是学习原理在临床精神病治疗中的应用。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反复练习而改变行为的过程称为学习。病理心理的行为模式是某些心理障碍通过特殊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行为治疗家认为人的正常和不正常的行为都是学习的产物,人对环境特殊刺激的反应被反复强化形成“神经症”的症状[14]。行为治疗主要目标是针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症状,矫正慢性精神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社会行为、侵犯行为、精神病行为和工作技能等多种行为。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阳性强化适当行为及消除不适当的行为[15]。行为矫正疗法是按照学习理论对患者外显的病态行为进行矫正,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活动积极性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行为[3]。
本研究依据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所涉及的精神患者的不良表现,制定精神患者不良言行条目之规定,其目的就是使精神患者对自己的病态行为和不健康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和判断依据;评分奖励标准的设立,其目的就是使患者有行为目标导向,对行为障碍有轻重认识,遵守与不遵守规定有惩罚与奖励之别,使其能够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本研究发现,具有相同基线资料的2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行为矫治疗法后,研究组NOSIE评定中,总积极因素评分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P<0.01),而消极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研究组行为表现明显与对照组,从而提示行为矫治疗法能够有效矫治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社会功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一项核心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是评定治疗结果的重要参数之一[16]。社会功能康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抗精神病药物虽可有效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无明显的效果[17]。目前针对该病最常规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联合行为矫正训练,一方面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来纠正神经递质的紊乱,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行为矫正训练来改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及行为的不协调[18]。
本研究发现,具有社会功能障碍相似的2组患者,经过药物合并行为矫正疗法治疗后,研究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行为矫正疗法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究其原因是由于患者研究组经过行为矫正治疗后,行为障碍得到矫治。而对照组因没有实施行为干预,其行为障碍没有得到有效矫治。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矫正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而且能更好地矫治患者的行为障碍,改善社会功能。这种药物治疗合并行为矫治治疗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良好康复,值得在精神科临床康复治疗中提倡应用。
参考文献
[1] 文林,张静.少儿期精神分裂症患儿行为障碍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387-388.
[2] 黄英,谭友果,刘均富.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14-115.
[3] 周用桓.行为矫正疗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6):346-347.
[4] 张天生,徐凤梅.行为矫正疗法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04-906.
[5] 赵变林,徐凤梅,明永武.行为矫正疗法对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8):2873-2874.
[6]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2-88.
[7]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1-94,214-217.
[8] 司天梅,舒良,田成华,等.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1):790-794.
[9] Juckel G,Schaub D,Fuchs N,et al.Validation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PSP) scale in a German sample of acutely il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8,104:287-293.
[10] 龚华,王继红,曹红军.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35-36.
[11] 郭艳蕊,张晨光,郭世龙,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2):279-281.
[12] 谢聪,张代江,李燕,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1,20(3):49-50.
[13] 黄雪竹,任冬梅,林英,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0):136-137.
[14] 成义仁,何伋,马恩轩.精神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6-527.
[15] 石林.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9.
[16] 刘寰忠,李泽爱,沈怡芳,等.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8):957-958.
[17] 张理强,林月妹,林家幸.音乐治疗结合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325-326.
[18] 李晶晶.行为矫正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30-3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ipiprazole merging behavior corrective therapy treats th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is in childhood and boyhood.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as in childhood and boyhoo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9 cases) randomly,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Aripiprazole therapy and psychiatric routine nursing, on that basis, the study were added behavior corrective therapy, the therap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last for 8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e illness condition, behavior and social function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using BPRS, NOSIE and PSP. Results Before therapy, the total score of BPRS,NOSIE,PSP of the study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58.16±8.19), (130.73±16.67), (53.22±7.16)], that of control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57.58±9.32), (130.27±16.53), (52.46±6.28)],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rapy,the total score of BPRS, NOSIE, PSP of the study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29.68±2.76), (172.51 ±12.84), (68.68±6.41)], that of control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35.04±3.52), (145.94 ±14.68), (60.31±7.1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Aripiprazole merging behavior corrective therapy can improve illness condition, behavior and social function obstacle better, it can help the patients to recover.
Aripiprazole; Behavior corrective therapy; Childhood and boyhood; Schizophrenia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5.003
山东 273500 山东省兖矿集团总医院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