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继凤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
魏继凤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收治的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SDS评分(68.9±11.3)分,护理后(23.4±8.7)分;对照组护理前SDS评分(67.5±12.0)分,护理后(49.3±10.8)分;2组患者护理前后及组间护理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日常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梗死;抑郁症;心理护理
抑郁被认为是丧失强化刺激的一种状态,很多患者在疾病影响之下面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丧失了原来生活中的诸多鼓励因素,故而极易萌生抑郁或忧伤等不良情绪。脑梗死患者在发生抑郁症后,会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躯体功能性残疾,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1]。因此,对于脑梗死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应重视起不良情绪的改善,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助力于患者疾病的尽早康复。本研究以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10例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头颅CT、MRI等诊断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2]中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抑郁症诊断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抑郁症相关标准相符;发病前无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或痴呆者;肝肾功能正常;未合并心、脑等器质性疾病;男67例,女43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4.6±8.2)岁。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待患者症状稳定、意识清晰后,及时告知患者疾病已稳定,讲述该病诱发因素、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并对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指导,采取关节被动运动、健侧手做上肢被动运动;若患者肢体肌力Ⅲ以上,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加强患者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1)改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友好,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创建舒适、温馨、安静、干净的病房环境,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待患者入院后,主动详细介绍医院规章制度、责任护士、主治医师、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消除恐惧、不安等心理,同时也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2)基础心理疏导。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多会出现悲观、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对严重抑郁症患者,注意是否有自杀、自残、轻生等行为,予以紧急处理,针对患者情绪障碍原因,通过改变患者认知来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各种症状和烦恼,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背景,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生活上的体恤与照顾。护士在巡视病房时,积极帮助和解决患者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采用抚摸、拥抱、用手等非语言方式让患者放心,对大小便失禁者,及时宽慰,不应出现不耐烦、抵触等行为,并帮助患者擦拭、更换床单、衣物。给予患者最为真实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行为干预。针对入院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教导患者逐渐深呼吸,放松全身,通过静坐、静卧或静立等自我控制方法,引导患者语言、行为,肯定患者进步,予以患者行为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5)社会支持。护理人员需及时加强患者家属健康宣教,让家属关心、体贴、鼓励患者,细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消除患者孤独感、被遗弃感。组织并鼓励患者多参加工娱活动,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分散内心的苦楚。
1.3 评价指标 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超过50分则表示存在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患者抑郁情绪也越严重[4]。
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日常能力4个维度,每个维度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症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前SDS评分(68.9±11.3)分,护理后(23.4±8.7)分;对照组护理前SDS评分(67.5±12.0)分,护理后(49.3±10.8)分;2组患者护理前后及组间护理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日常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x±s,分)
抑郁症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症状,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表现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多是由于生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意志消沉、情绪不佳、感染脆弱等,最终诱发抑郁症[6-7]。脑梗死并发抑郁症后,不仅会给患者精神和躯体带来痛苦,也会延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导致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劳动能力丧失[8]。因此重视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情绪变化,需采取必要护理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症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帮助患者消除恐惧、不安等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情绪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护理部分,是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取的必要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预防再复发的心理知识和技巧,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该病,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的实施,鼓励、安慰患者,指出患者的优点及问题的可解决性,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精神状况、日常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果表明,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1] 关玉洁.脑梗死后抑郁症的早期心理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2):82-83.
[2] 何桂霞.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105-106.
[3] 黄丽丹.脑梗死后抑郁症84例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6):126-127.
[4] 满荣妹.脑梗死后抑郁症32例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1019-1020.
[5] 万军.综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9):125-126.
[6] 罗菊珍,杨进标,王延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420-422.
[7] 张云英,杜光芹,向福香.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38-2140.
[8] 刘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8):1064-10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5.073
辽宁 122000 朝阳市中心医院 (魏继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