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斌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操作方法及效果分析
聂斌
目的 研究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操作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5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对照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进行治疗。最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67.8±9.4)min、出血量(236.4±25.8)mL、愈合时间(92.5±7.4)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治疗,患者骨折部位和周围组织的损伤性小,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快,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肱骨髁间骨折;操作方法;效果分析
在临床治疗中,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科临床病症,主要是患者由于遭受剧烈的外力冲击、跌倒碰撞等外在原因导致的,而成年人患者是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群体。肱骨位于人体特殊生理结构的位置,加上肱骨部位的活动性较强,从而导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患者关节面伤口大、碎骨多发生位移、患处骨碎块多和骨折处固定困难的特点,在骨折类型中属于较为复杂难治的骨科病症之一[1]。通常,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等两种手术入路方式为主,两种手术入路方式都各具特点,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不一。本研究选取2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操作方法及效果分析的研究,具体数据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5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7.43±8.38)岁;发病入院时间1 h~6 d,发病入院平均时间(2.11±0.77)d;将观察组28例患者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为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01±9.12)岁;发病入院时间1 h~5 d,发病入院平均时间(2.17±0.86)d;将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病因等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患者在接受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侧卧的体位,将骨折患肢朝上摆放,同时弯曲肘部在壁架上,然后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臂丛麻醉[2]操作。在肘后中部位置选取1个切口,对患者的皮肤表层和深筋膜进行切开,查找出内髁尺神经后进行游离操作。游离出患者的深筋膜后,通过肱骨内外两侧中间的空隙对患者的肱三头肌进行剥离,达到暴露患者肱骨下端的效果,然后对患者的肱骨两侧沿着尺神经沟与肱骨外髁进行剥离,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肱三头肌的宽度[3]。在此之后,将长纱布条放入患者的鹰嘴滑槽处,慢慢地将患者的肱三头肌进行内外牵引或者将其提起,在肘关节不同弯曲的状态下,对肱骨髁间骨折处进行复位操作。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与手术固定的稳定情况,利用三角巾将患者的患肢进行悬吊固定,建议患者在术后第3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患者在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进行治疗时,主要采取侧卧的体位,将骨折患肢朝上摆放,同时弯曲肘部在壁架上,然后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臂丛麻醉操作。在肘后中部位置选取1个切口,在鹰嘴上方7 cm与下方2 cm位置,对患者的皮肤表层和深筋膜进行切开,查找出内髁尺神经后进行游离操作。游离出患者的深筋膜后,利用直径为2.0 mm的钻头在尺骨鹰嘴上进行打孔,然后使用克氏针穿入孔洞中,在患者的局冠状突1.6 cm处呈“v”形截骨,同时以专业分离的方式对患者截骨附近的腱性组织进行分离操作[4]。与此同时,对患者的肱三头肌进行有效地牵引,达到暴露患者的肘关节后部时,清除伤口的血肿污渍,使用克氏针将骨折处进行固定,然后在切口位置放置引流管,最后将手术切口进行封闭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对2组患者的试验数据表明,观察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min)出血量(mL)愈合时间(d)观察组2867.8±9.4236.4±25.892.5±7.4对照组28 94.5±16.2328.5±72.498.2±8.5 t值7.5436.3412.676 P值<0.05<0.05<0.05
在临床治疗中,患者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病情比较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病症,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往往达不到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治愈效果。对患者的患肢实施长期固定,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废用性肌肉萎缩与骨化性肌炎等临床并发症,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肘关节功能的完全丧失的不良后果[5]。因此,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进行骨折治疗,运用科学的手术入路方法将提高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从而加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促进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顺利康复。
通常,临床上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入路方式主要分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方式都各具特点,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不一。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法[6],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入路方法,该方法在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中,使得患者骨折部位视野完全暴露,能较直接地观察到患者的骨折病情。但是,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方式会造成患者另一部位的骨折,并可能引发患者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患者丧失肘关节功能的不良后果。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法[7],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入路方法,该方法在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将肘关节弯曲至40°左右时,对患者肱三头肌进行牵拉会变得更加简单方便,牵拉后能够充分暴露肱骨两侧,使得对患者骨折处的复位与固定操作更加简单高效。同时,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法能够避免术中操作对肱三头肌的损伤,从而保护伸肘装置的完整性,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8]。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患者身体损伤小、患处暴露充分、肘关节恢复快的临床效果,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1] 张贵林,李楠,伊明江,等.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5):275-278.
[2] 唐诗添,王军,康斌,等.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四川医学,2009,30(11):1786-1787.
[3] 肖君,曾婷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5):45-46.
[4] 王太红.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4,16(6):38.
[5] 陈红卫,赵钢生,楼舒畅,等.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6):421.
[6] 赵瑞平.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浙江临床医学,2003,5(8):623-624.
[7] 张赐鑫,吴先良,肖胜添,等.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09.
[8] 胡春林,李俊光,黄淮,等.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8):662-6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