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90例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李燕
目的 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挑选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平喘、解痉、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积极抗结核。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需明确诊断后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基础治疗联合抗结核,增强患者机体功能,并有效改善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就目前而言,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均居于首位,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极大[1]。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差,所以患病时合并肺结核的几率相当高。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治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的治疗途径,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挑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结核的相关诊断标准,将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3.7±4.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3~25年,平均病程(15.4±3.2)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3.2±4.4)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4~27年,平均病程(15.8±3.5)年。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经胸部CT或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中11例为浸润性肺结核,其中3例病灶处于两肺的上叶,5例处于右上叶,3例处于右中叶;5例为空洞性肺结核,其中3例出现肺毁损;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纵膈与肺门肿块影。对照组患者中9例为浸润性肺结核,其中2例病灶处于两肺的上叶,4例处于右上叶,3例处于右中叶;3例为空洞性肺结核,其中1例出现肺毁损;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纵膈与肺门肿块影。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利用氨茶碱进行平喘、解痉治疗,然后将5mL特布他林注入5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2],以雾化方式每天2次吸入,1周为1个疗程。同时采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抗结核治疗,用药方法为异烟肼0.3g/次,利福平0.45g/次,吡嗪酰胺1.5g/次,乙胺丁醇0.75g/次,以上药物每天均口服1次,若患者疾病处于急性发作状态,则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强解痉、平喘、抗炎治疗,若患者存在耐多药特质,则需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然后根据培养和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3]。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肺部X线片显示肺纹理和阴影明显好转,肺结核症状消失,经1年随访后无复发现象;有效:患者治疗后咳嗽、喘息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X线片提示好转,肺结核症状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变化甚至进一步恶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4]。治疗后患者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则为呼吸功能显著改善,空洞闭合或减小则表明呼吸功能有所改善,若双肺斑片状阴影仍然存在表明呼吸功能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3 %;总有效率为75.6%。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n)
2.2 2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30例患者可见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占66.7%,12例可见空洞闭合或减小,占26.7%,3例无明显变化,占6.6%。对照组15例患者可见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占33.3%,19例可见空洞闭合或减小,占42.2%,11例无明显变化,占24.5%。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但是少有消瘦、无力、盗汗等特别明显的结合症状[5],影像学检查显示不具备典型性,所以临床诊断时往往容易忽视或误诊。一般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时,则需考虑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借助胸部CT等手段进行明确的诊断。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以老年患者为主,考虑其身体状况及疾病特殊性,临床应选择综合治疗,并配合相应的营养支持,在解痉、平喘、抗炎等基础性治疗的同时必须积极抗结核,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治疗周期,但整体的治疗过程必须遵循早期、规律、适量、联合以及全程的原则[6-7]。老年患者的治疗及用药方法应重点强调个性化的特点,根据其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另外,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药物容易蓄积在体内,导致毒不良反应,所以用药过程需慎重,尽量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药物[8],同时注意用药剂量,视患者病情增减药量或调整用药方法,注意保肝。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针对此类患者,临床需从实际出发,明确诊断,并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基础治疗联合积极抗结核,增强患者机体功能,并有效改善预后。
[1] 王亚梅,钱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352-4353.
[2] 张秀莲,蒋胜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67-68.
[3] 李宁,秦立志,牛艳慧,等.APACHEⅡ对重症肺结核并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258-259.
[4] 李宁,王晓静,冯光,等.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11-712.
[5] 吴俐健,邹博,吴立华,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308-1310.
[6] 张喜霞,吴琦,吴茜,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1):12-14,18.
[7] 贺向红,曹洁,陈宝元,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63-1465.
[8] 杨姣,郑圆圆,业秀林,等.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07-3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45
新疆 841300 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