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锋(甘肃省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不同饲料养殖冷水鲑鳟鱼类的试验研究
范玉锋
(甘肃省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采用通威牌3#特种鱼用全价配合饲料和渔场自配加工饲料进行虹鳟、金鳟、七彩鲑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威牌3#特种鱼用配合饲料较渔场自配加工饲料具有饲料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鱼种增重明显、生产每公斤鱼饲料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全价饲料较自配饲料生产每公斤鱼可降低成本5元、每吨多增产鲑鳟鱼236 kg,每吨多增收6 608元,为今后在本地区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鲑鳟鱼;饲料;对比试验
有关饲料对鱼类养殖效果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并不鲜见。如美国大豆协会[1]使用膨化饲料养殖卵型鲳鲹的生长表现的研究,徐革锋等[2]不同饲料对细鳞鱼仔鱼开口驯化的比较的研究,刘翠娥等[3]不同饲料蛋品质水平对黄缘盒龟影响试验,龙勇等[4]虹鳟营养需求的研究,刘文斌[5]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综述、叶远涛,等[6]在西伯利亚鲟鱼引种养殖试验技术报告中亦对饲料应用做了详细分析,但就虹鳟、金鳟、七彩鲑养殖使用通威牌饲料和渔场自加工饲料的对比试验,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该项试验对全面掌握详细评估饲料对比效果及推广,意义重大和深远。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境内有一地下涌泉名为“药王泉”,海拔高程2 100 m,现流量0.5~1.0 m3/S,常年水温7℃~9℃,矿化度0.501,硬度15.4(德国度),pH值为7.54~8.2,水质属碳酸盐类型(HC)。该冷水资源常年流淌,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水质清澈,水体中有小杂鱼活动。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m)鱼种的引种和养殖获得成功,而后又成功引进和养殖了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等鱼种,给鲑鳟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养殖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饲料仍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的配方。随着本地区冷水鲑鳟鱼类的养殖品种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各类鱼用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鱼龙混杂质量很难保证,加之自身加工设备落后,一些维生素类药品很难加工均匀,乱添加药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鱼类疫病频发,鲑鳟鱼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逐步显现,致使养殖效益无法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影响鲑鳟鱼养殖质量安全的核心问题,2013年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永登县水产工作站共同实施了“兰州市高寒冷水鲑鳟鱼利用全价颗粒饲料和自配料养殖对比试验”的课题项目,经过课题试验组选择对比,最终选取了“通威牌”鲑鳟鱼专用颗粒饲料作为试验用全价颗粒饲料,在永登县柳树乡复兴村、城关镇满城村、龙泉寺镇水槽沟村四家渔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1供试鱼池
本次试验鱼池总面积为380.2 m2,其中试验组鱼池190.1 m2,对照组鱼池190.1 m2,均为流水混凝土鱼池,池宽三四米,池深1.2 m,池长20~30 m不等,池底倾斜度为5%,水温7℃~9℃,鱼池水流量0.1~0.3 m3/S不等,参试渔场对照池和试验池流量相同。
1.2供试鱼种
设置虹鳟、金鳟、七彩鲑三个品种为试验对比材料,鱼卵分别来自黑龙江、北京、河北、甘肃重点原种场,经四个鱼场自己孵化使用自配料培育而来,筛选的供试鱼种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并对疾病作出诊断加以治疗,治疗的方式使用药浴对寄生虫进行处理,采用抗生素口服的方式对细菌性疾病进行治疗,确保供试鱼种健康状态良好,经选别、测定规格、称重后均匀投放于八个试验鱼池中,随机确定对照组和试验组。
1.3对照组和试验组供试基础饲料
试验组采用“通威牌”3#鲑鳟鱼专用配合饲料,规格大小为2.0 mm,产品成份中粗蛋白≥38%,粗脂肪≥18%,粗纤维≤5%,粗灰份≤18%,钙1.50~4.50,总磷≥1.2%,食盐≤3.0%,赖氨酸≥1.8%;对照组四个鱼场各自采购鱼粉、豆粕、粗粉(黑面)、麸皮、磷脂、复合维生素等原材料,按照基本配方(蛋白质40%~50%,幼鱼60%~80%,脂肪6%~10%,碳水化合物20%~30%,纤维素3%~5%,矿物质及维生素适量)将各类原材料预混均匀,再加水按传统方法用小型饲料机加工成软颗料饲料,现配现喂。四家渔场原材料来源虽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反映兰州市冷水鲑鳟饲料应用的基本状况。使用的鱼粉主要是国外秘鲁鱼粉和国产鱼粉,各占50%,国产鱼粉80%由山东省青岛兆祥公司提供。鱼苗阶段(100 g/尾以下)全部使用秘鲁鱼粉,鱼种阶段秘鲁鱼粉和国产鱼粉混合使用,混合比例因渔场经济状况各异差别较大。豆粕、磷脂、粗粉(黑面)及麸皮基本来源于本省周边加工企业,复合维生素由哈尔滨鲑鳟养殖研究所提供。
1.4试验时间
试验于2013年1月1日至10月30日期间依各渔场具体情况不同分别进行。
1.5饲养管理
每个试验小区派专人负责管理,保持鱼池进出水口畅通无阻,每天刷洗拦网三四次,每星期清污对照和参试组鱼种池2次,每20 d消毒1次,清污时注意不使鱼受到损伤或逃亡。以饱食投喂法每日10时和17时分两次投喂,投喂量也参照鱼的摄食强度做适量的增减,细心检查鱼的活动、摄食情况是否反常,池中有无死鱼、病鱼及其数量等,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观察鱼池水温等变化情况,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1.6技术要求
试验设永登复兴试验渔场、硕洲鱼场、满城鱼场、水槽沟鱼场四个参试小区(以下分别简称一、二、三、四小区),每个参试小区由试验组子区和对照组子区构成,总计8个参试子区,每个参试小区其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按照《甘肃省冷水鱼流水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1342- 2005)模式进行技术管理。
2.1试验基础数据详见表1,表2。
表3 增重差异比对情况
由表3可得,在养殖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利用通威牌饲料比用自配料可显著促进冷水鱼快速生长,缩短了育成商品鱼出塘天数。
2.2试验组比对照饲料效率高、饲料系数FCR低。
从表4可以看出: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效率提高32.9%,试验组对照饲料系数降低1.56。
2.3试验组较对照组生产每公斤鱼饲料成本低
表5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生产一公斤鱼所需饲料可降低成本5.0元,由此可以看出,在投入相同的条件下,应用通威牌绿色专业饲料较应用自配料更加经济合算,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出效益,即每生产一吨鲜鱼养殖场使用绿色专业饲料较自配料可多盈利5 000元。
2.4试验组较对照组养殖鱼种成活率高
成活率差异比对情况表明:“通威牌”绿色专业饲料较自配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鱼类免疫能力,提高了鱼类的抗性,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鱼病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有显著成效,确保了食品安全的有效性。
表1 对比试验鱼种投放情况
表2 对比试验鱼种收获情况
表4 饲料效率差异比对情况
表5 生产每公斤鱼饲料成本差异比对情况
表6 成活率差异比对情况
3.1应用“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料生长优势明显
使用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料养殖周期缩短,鱼种成活率高,发病和病死率低,相同密度、相同管理的鱼种生长速度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在本地区养殖条件下,自配料养殖虹鳟,从鱼卵到商品成鱼上市约为24个月,而使用通威颗粒饲料养殖周期约为20个月,较自配料缩短4个月。
3.2应用“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料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根据四个参试小区试验增重结果和饲料效率数据测算分析,应用通威牌颗粒饲料和自配料每吨饲料可生产鱼662 kg、326 kg,通威牌饲料较自配饲料每吨可增产鱼236 kg,按虹鳟鱼现行市场价格每吨2.8万元计算,可增收6 608元。由此可见,应用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料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料饲料系数低,鱼类利用率高,所投饲料产生的污染物相对来说要少得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巨大。另
外通威牌颗粒饲料较自配饲料劳动强度低,节约生产成本,食品安全系数高,生产的鱼产品可放心食用,从人民身心健康来说,社会效益好。
3.3科学控制绿色品牌颗料饲料投喂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是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保证
四个参试小区中,第一参试小区投放的为大规格鱼种,第二、三、四参试小区投放的为小规格鱼种,规格分别为185 g/尾和16g/尾、29.4 g/尾、93.26 g/尾,试验结果表明,饲料系数具有随养殖规格增大而增大的趋势,由于喂养的饲料均为直径为2 mm的通威牌3号特种鱼用料,规格较小,大鱼在短时间内很难吃尽投喂的全部饲料,加之大规格鱼种较小规格鱼种池水量较大,导致投喂量相对增加,浪费严重,必然造成第一参试小区较第二、三、四参试小区饲料系数偏高,饲料效率偏低的现象发生。根据王诗瑶[7]在“虹鳟颗粒饲料投喂技术”中阐述的“12 g/尾以下鱼苗鱼种选择0.3~2.2 mm颗粒料投喂;16~50 g/尾的鱼种可分别选择2.2~3.2 mm粒径、长度3~4 mm的颗粒料投喂;60~190 g/尾的鱼种可分别选择5 mm粒径、长度3.5~4.5 mm的颗粒料投喂;195 g/尾以上的个体,可选择5 mm粒径、长度6~8 mm的颗粒料投喂”。理论采用饲料粒径大小需和养殖鱼种规格大小相适应,严格掌握正确的投喂量,方能实现冷水鱼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3.4食品安全的根本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之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推进,国内外“绿色消费”和“绿色壁垒”对水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要适应这一形势就必须严格控制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只有鱼用投入品和生产过程安全了(即推广应用全价颗粒饲料),管理跟上了,才能真正打破“绿色壁垒”,才能保证鲑鳟鱼养殖业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美国大豆协会.膨化饲料养殖卵型鲳鲹的生长表现[J].中国水产,2008,11:86~88.
[2]徐革锋,等.不同饲料对细鳞鱼仔鱼开口驯化的比较[J].水产学杂志,2007,20(2):7~11.
[3]刘翠娥,等.不同饲料蛋品质水平对黄缘盒龟影响试验[J].中国水产,2008,8:70~71.
[4]龙勇,等.虹鳟营养需求的研究[J].北京水产,2004,3.
[5]刘文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基本知识[J].科学养鱼,2007,8.
[6]叶远涛,等.西伯利亚鲟鱼引种养殖试验技术报告[J].水产学杂志,2007,20(2):45~49.
中图分类号:S9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5)03- 0034- 03
作者简介:范玉锋(1971-),男,甘肃榆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工作。